《哈佛中国史》第二卷~三国二晋南北朝

这一段历史时期,约在公元200年~600年之间,基本就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

《哈佛中国史》第二卷~三国二晋南北朝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文化中心南移(南北之争)

中华文明发源地在黄河,但从东汉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以人口指标为例,

直到西汉末年,长江流域的人口才占中国总人口的1/4,不过从东汉开始,在洪水泛滥(黄河改道)和军事入侵的压力之下,北方人开始向南方大规模迁徙。公元320年西晋覆灭,迁徙再次加剧,数百万汉人到长江下游地区定居。
从西晋到东晋,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户籍人口增长了五倍,到隋朝统一中国的公元589年,长江流域的人口已经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40%,再加上珠江流域的人口,可以说南方已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到宋灭亡,北方人口只占全国的15%)

南北朝时期是文化地理中心之争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绝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有争论,也只是黄河流域内部上游与下游的冲积平原之间的互相对立。此后,就变成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争了。

文化地理中心向南方迁移,主要就是洪水与战争。

黄河经常发洪水,有史以来,大概发生1600多次,黄河改道26次。再加上战争,胡人经常侵袭汉人(五胡乱华),弄得民不聊生,汉人纷纷南迁。但胡人以骑兵为主,长江就变成了一条天堑。

二、世家大族兴起

豪族、世家大族、贵族、士族基本是一个概念,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的政治,一度被称为是贵族政治;秦、汉曾消灭旧贵族,但集权与土地兼并,又出现新贵族。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南阳豪族出身。他打败王莽所依靠的也是各地豪族。东汉的豪族与以往的贵族不同,他们不仅拥有大量财富和土地,还追求文化和价值观的建设,以将家族影响延伸得更远(到晋朝称“世家大族”)。

三国时的曹操(包括其后的司马家族)、孙权及其手下,大都是豪族出身。

晋朝是世家大族的黄金时代,特别是东晋。那时,皇室无能,皇权衰微,政府被一些世家大族把持,最具代表性的是琅琊王氏。当时有一句谚语:“王与马共天下”,这个马指的是司马氏,而王就指的是琅琊王氏。世家大族的势力甚至排名在皇帝之前。

后来东晋灭亡,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执政者大都出自寒门,都不大待见世家大族。但也是一种博弈关系,有合作有斗争。

三、政治军事:为什么最后北方统一中国?

第一,这些人已经逐渐适应了南方的气候和习俗,对他们而言,失去的北方乃是陌生的异域,无足挂齿;

第二,一旦北伐成功,收复中原军阀,凭借战功必定更加骄纵,皇权的处境只会更加糟糕。因此朝廷对于北伐的态度相当矛盾,既要借北伐的口号收揽人心,建立合法性,也在担心北伐的结果会不会危及皇权。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拖延和阻碍,导致南北之争失败。

四、宗教

1、道教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兴起在东汉末年。当时有太平道(张角,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师道(张璐,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经典),但都未成就大功。

100年后,西晋出了一个大神~葛洪(茅山道派,也叫上清派),把道教和儒家结合了起来,构建了一套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术,大受世人欢迎,道教才真正发达起来。

到了东晋,茅山道派越发兴旺。他们不仅深入大众,还打入了世家大族;在同时代的北朝,天世道的 寇谦之呼风唤雨,硬是把北魏的皇帝太武帝拓跋焘发展成了教徒,并且授予他“太平真君”的称号,以道教圣人的身份来统治北魏。

道教之所以能够兴盛,主要因为在六世纪早期(南北朝时期),它成功转型为哲学化的宗教,迎合精英的世界观和国家的需求。在北方它得到国家的直接支持;在南方,他在精英之间风靡一时,其信徒包括皇室成员,甚至皇帝本人。当然道教的巅峰不在魏晋南北朝,而在唐朝,它被统治者奉为了国教。所以,有一种文化、逻辑、体系是很重要的,它便于传播、传承

2、佛教

道教的传播轨迹是从大众到精英,佛教刚好相反。

西汉末年(约公元前两年),西域古国,大月支国国王的使者伊存,来到西汉的首都长安,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汉代太学生)。此后,佛教一直在社会精英层中传播,直到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佛教开始传入北方的农村。游方和尚,在村落四处讲述佛经故事,同时做一些慈善活动,比如搭建桥梁什么的;甚至通过表演,比如自燃、用钉子穿过身体等等来证明神迹,吸引受众。

当时的佛寺布满了南北朝的大都市,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道教时有争斗,不过也有共通的一面,它们都相信末世论和轮回观念,常常互相借鉴,甚至交融在一起。

20170408

你可能感兴趣的:(《哈佛中国史》第二卷~三国二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