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数据传输RDT(Reliable Data Transfer)

可靠资料传输(Reliable Data Transfer  简称rdt)

资料可靠度是网络传输中非常大的问题之一。TCP抽象服务的模型中(也算是理想状态),每个应用程序的讯息都透过网络上可靠的通道来传输,然而现实中的困难是 可靠传输协定的下层是不可靠。也就是说,现实中存在着许多状况,例如资料位元错误、封包遗失等等 造成资料的不可靠,必须建立有效的传输协定。

1、rdt1.0
rdt的模型主要是用FSM(Finite State Machine-有限状态机)来定义状态与操作方式。
rdt1.0是假设使用最可靠的通道情况。主要有传输端与接收端两个部分,资料传输方式很单纯,传输端等待上层传资料进来,收到上面的资料以后装成封包送出去。
接收端收到封包以后,将封包解开,把讯息往上送。

2、rdt2.0
2.0考虑到了资料错误的情形,当接收端收到资料,会有ACK(相当于OK)NAK(相当于Send Again)两种讯息,当资料接收到以后确认无误,会送ACK给来源已确定资料无误。当侦测到错误时 会传回NAK通知来源端再送一次。

3、rdt2.1
2.1新增了sequence number,同样使用ACKNAK来确认讯息,封包的号码可以用来确认是否重新传输封包。
例如接收端在等待编号0的封包,结果收到封包1,此时会回传ACK1给来源端,而正在等候ACK0的来源端收到ACK1 表示封包0可能遗失,所以会再重送封包0

4、rdt2.2
一次使用两种确认讯息 处理起来比较费力,因此2.2中移除NAK的讯息,在ACK中加入编号 就可以达到确认与否认的效果。

5、rdt3.0
3.0同时考虑到封包遗失与资料错误的情形,除了使用ACK机制,另外在传送端多了倒数计时器,封包送出去如果超过时间仍未收到ACK或是收到不正确编号的ACK,则再送出封包一次。


6.
Stop-and-Wait 与 Pipelined Protocol

rdt3.0虽然确保了资料的可靠性,可是它采用Stop-and-Wait机制,效能方面无法让人接受,因为送出封包后必须等待对方回应才能继续传送,假如连线Delay太长,整体效率会严重低落。

为解决这问题,后来发展出 Pipelined Protocol,可以让传送端同时传送多个封包不需等待确认相对的,传输端与接收端都必须增加封包的暂存空间与序列号码。当其中的封包出现错误时有不同的回覆方法,主要有Go-Back-N(GBN)Selective Repeat(SR)两种方法。

Go-Back-N(GBN)
传输多个封包 必须有个暂存的区域,暂存的区域中存在着窗格大小(Window Size) N,存放着各种封包(已确认、已送出但未收到ACK、未送出的封包等等)
接收端也会开启窗格来接收封包,会记着目前收到封包的编号,假设收到顺序不对的封包N+1(等待接收第N个,下一个传来的却是第N+1),会将N以后的封包全部丢弃,此时传送端一直没收到ACK(N),会把N号以后的封包全部重新传送出去。

Selective Repeat(SR)
GBN的传送方法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因此SR的传送方法就是只针对未收到的封包做重新传输的动作。首先规划出大小为N的窗格来限制大小,窗格的基底会停留在最近一个尚未收到ACK的封包区域,当封包时间逾时会重新送出封包,直到收到该封包的ACK 窗格基底才会往前移动。


7.
Flow Control(流量控制)

虽然TCP接收端有缓冲区,但有时候应用程序读取讯息的速度小于传输端传送讯息的速度,假如缓冲区满了还继续传资料过来,会造成缓冲区溢位的情况,为避免此状况,设了一个"receive window(接收窗格简写成rcvWindow)"变量,用来记录缓冲区剩余的空间有多少。

当接收端收到讯息后,会回传给传送端rcvWindow的数值,如果rcvWindow=0,传送端会停止传输资料但这个方法会造成问题,假设停止后 接收端一直没讯息通知传送端,此时传送端不会运作,而接收缓冲区也是空的,资料传输停止。
因此当接收端rcvWindow=0时,传送端会持续传送一个1byte的区段给接收端 以确认缓冲区可否继续接收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