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

[续上]

这把我们转引到 Dana-李世界观模型的第三层,即世界观的整个本体及其作用和功能。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1张图片

梁启超从佛家的角度切入,在一篇题为〈惟心〉的文章中说道,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2张图片

从物理的角度看,梁启超的说法可以商榷。

不带眼镜,或带上无色眼镜,物体的颜色是有区别的。

近年经过现代分子遗传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食物的甜苦,透过不同的味觉细胞的不同脑信号蛋白 (semaphorins) 引起不同的味觉神经反应,是有区别的,并非心 (梁启超式) 的作用或感受。

不过,梁启超的说法,还是有值得我们 (抽象地) 继承的地方--「眼镜说」。

我们以「眼镜」比喻「世界观」,权且称之为「世界观的镜喻」。

*  *

打个比喻,

我们把组成 Dana-李世界观模型的五大板块--「群体身份认同」、「个人身份认同」、「价值观」、「人生观 / 信念」和「语言」及各其子系统,喻作色彩缤纷的染料,而眼镜片喻作世界观 (觉知 / 认识 / 理解 / 洞察)。

眼镜片受着诸种色彩缤纷的渲染,影响我们对实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可以随意 (读作现实生活里的主观性) 分派每一板块一种不同色彩的颜料或染料,但板块间的颜料或染料的色彩不作重叠 。

同一板块下的不同子系统-- 以「人生观 / 信念」这板块为例,有「出世 / 入世」、「理性的 / 情感的」、「谁主浮沉:力 / 命」和「可变 / 不可变」... 等等子系统-- 每个都有被分配的颜料或染料,但必须与板块同属一种颜料或染料类。

如果分派了红色作为「人生观 / 信念」这板块的主色,其不同子系统,可以分别是大红、橘红、桃红、玫瑰红、勃艮第酒红、枣红、... 等等,但都同隶属红色系列。

把所有五大板块及其属下不同子系统的颜料或染料混和在一起,得出可能是梁启超所言的「绿眼镜」、「黄眼镜」,或任何其它色彩的眼镜片。

这成就了我们日常用语里的所谓「戴着有色眼镜看」的「有色眼镜」。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

我们每个人都是戴着它来认识和理解 (包括觉知和洞察;下同) 这个世界 (现实) 的。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3张图片

这个「镜喻」,是我们建构的本土临床心理学关键性的其中一块基石。

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 改变眼镜片的颜色 (那怕是任何一板块或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甚或改换另一幅颜色镜片的眼镜,世界观都会作出相应的改变,因而对世界 (现实) 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作出相应的改变。

(二) 五大板块及其各自属下不同子系统的颜料或染料,并非固定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岁月)、阅历、经验以至情景的不同,而会有所改变。

(三) 大多数眼镜是有边框的,把眼镜片套在边框里头;没有边框的眼镜,其眼镜片同样是有边界的。

这意味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现实) 的时候,受框框或边界有所区限。

框界以外,还有别的世界 (现实),其颜色也许有所不同。

*  *

对于第一点,我们略作补充。

以灰色眼镜看他人或自己,与换上阳光色眼镜看他人或自己,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4张图片

我们在上节「中国特色思维」里,曾经谈及过「美女与巫婆」这个两可图形 (ambiguous figure)。

灰色眼镜看他人或自己,像巫婆;

换上阳光色眼镜看他人或自己,像美女。

比如说,如果我们戴着性恶论去看这个世界,人都是非娼即盗;

如果我们戴着性善论去看,人人都可以是美女。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5张图片

凤凰网佛教「一日禅」这个专栏有篇文章,题目是〈面朝阳光,让阴影总在身后〉。

这篇短文中的几句话,与上两图片的「镜喻」互为表里: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6张图片

无论是我们在这里敷陈的「世界观的镜喻」,

抑或佛家的「一念三千」,或

临床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在这里都得到较好的理解。

*  *

朱光潜老师有个经验谈,值得我们参考,

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_第7张图片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章 导论 / 1.6.13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