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总结

到目前位置我才阅读了本书的一半都不到,若要分析原因的话,一方面是因为恰逢春节期间杂事多,人也变得有些懒散;另一方面,则是本书主要结合人类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两个角度来说明,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个非相关专业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与其说让我对其做出什么样的评价,还不如说借此整理一下所学到的知识。

之前看了《社会心理学》,觉得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在心理学领域有指导意义。如今阅读了一半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它的内容似乎更加宽泛。本书一开始就站在更高的位置告诉读者到底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伪心理学,真正的心理学并不是对于某个现象的无端猜测,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验证方法对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研究。后面,还依次讲述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的区别以及其他对于心理学常有的错误观念。真正的心理学与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伪心理学的区别之处在于心理学是通过严密的科学验证方法对每一个猜想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而不是只是根据普通的逻辑推断。但是讽刺的是我们多数时候却更加愿意相信伪心理学的结论,或许是因为其判断过程与我们的思维、观念相似。不过,我仍然相信严密的科学验证方法最终会令人信服。科学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提出假设、实验受控检验、收集客观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接受和拒绝假设和发表、批判和复制结果。由此看来它与我们所熟知的其他科学一样,是通过严密的科学验证得出的结论,一样是令人信服的。

一直以来心理科学就给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因此难免给人一种这是一门非常主观的科学。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有点让我感觉我在学生物科学。不过也解开了我多年来对心理学的一个疑问,如果出现心理障碍,只是人意识的问题吗?难道没有生理上的问题?看了可塑性部分后,终于知道原来人类的神经系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经历而改变。我觉得这有变向的解释了人的行为和态度是相互作用的。原来人类的心理过程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人类的基因不仅影响人们的生理特征,也会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基因也不能完全决定个体差异,环境的影响也重要,只是两者的具体影响占比至今还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了我们的个体差异。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造就的,但是这两者之间也不是独立的,他们对人们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交互作用。遗传基因让我们会对某些事物的非条件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但是这些反应也不是不可替代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则可以利用其他的东西来代替,起到条件刺激的作用。出生后我们学着说话,学者走路,但是学习也不总是好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恐惧也是后天习得的。不过这样的条件反应会随着时间的逐渐消退,或者经过一些放松培训可以得到缓解。

读本书到目前位置还是有几个比较触动的点:一是这本书谈到各个视角问题,对我曾经在《社会心理学》中开头看到的各个学科多层次的解释的观点有一个印证。比如,在《在社会心理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现象,我认为这与本书中的类的神经系统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是可塑的观点是相呼应的;二是,这本书开篇以比较宏观的角度都心理学的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让我一个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三是,本书对每个章节的讲解介绍后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要怎么做,但是对可见现象的详细分析,让我们不会局限在书本上所列举的例子,又是还可以类比到生活中去。比如,对精神病类药物和各种药品的解读,让我明白烟和酒的如何定性、百忧解和安定的功效是什么,也明白了心理治疗领域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本质是心理学和医学模型的理念之争。总之,这本书与我之前所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充分的实验数据说明给人较强的可信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0302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