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辛苦真的能获得一分才吗?

一分辛苦真的能获得一分才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8

常言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都相信天道酬勤,并身体力行。可事实呢?

不勤奋肯定不行,但勤奋不一定行!

在教室里,不缺乏勤奋的孩子。这些乖孩子,态度认真,舍得下功夫,老师说什么,就尽力做什么。

可其中绝大多数人充其量只能做一个中等生,做不了优等生。这样的事实多么残酷呀!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在日常教学中,我选择一些勤奋的孩子,跟踪观察,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

举两个例子来看看——

这天,我布置一个200字的小短文,让学生当堂完成,学生们迅速提笔,只有小Z紧锁眉头思索大约5分钟,才匆匆下笔。结果其他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模仿课文完成任务,小Z的短文有创意,有思想。

连续观察,发现小Z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经过消化升华,才会动手,思维品质很好!这是其他勤奋生不具备的。

我不定期抽查勤奋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探究勤奋的态度对他们的成绩到底有多大影响。我发现:如果是死记硬背,差别不大,但剩余的情况就差异很大。

有一天下午班务时间,我叫两个学习认真的孩子爬黑板,不看书,默写出上午第四节地理课的知识点。一个只写出几个小标题,他说:只是把老师画的重点看了看,印象不深。另一个用树形结构罗列出所有的知识点,有几点是书上没讲到的。这个孩子给大家介绍说:他利用的是下课后5分钟时间,在脑袋里重新理了理,在公交车上又回忆了一遍,补充一番。

两个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复习了所学知识,勤奋好学当之无愧!可结果却大相径庭。

一分辛苦真的能获得一分才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反复观察实验中,我也加入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记得参加中考那年,我的政治成了瘸腿,史老师赶紧给我吃偏饭,她把自己辛辛苦苦油印的习题集借给我,让我背。我背得昏天黑地,也没提高多少。眼看只剩两个月了,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哪来的灵感,停止背题,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复述几本政治书,直到看着目录能讲下来,又分专题整理一遍。这时我拿起习题集,一遍画下来,只捡出20几道不熟悉的题目,加强一下,最后中考96分,那时中考是闭卷的。

我的眼睛高度近视,看不清黑板,客观上逼我养成勤奋啃书的习惯,可能别人一目了然的东西,我得反复琢磨印证,慢慢吃透,好处是经过自己深度思考的知识,以自己熟悉的方式重新排列,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慢慢的,我才明白:“勤奋”分为“真勤奋”和“假勤奋”,它们的区别是:会不会思考,有没有深度思考。“假勤奋”又分为“有意识地假勤奋”和“无意识地假勤奋”。它们投入的时间和收到的效果不成正比,效率比较低。所以他们再用功,充其量只是一个中上等生。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是成不了特优生的。

“无意识地假勤奋”,是浑浑噩噩的,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在飞。勤勉地执着地无效地飞着,浑然不觉。

“有意识地假勤奋”,是害怕困难,懒于思考,故意逃避真正的问题,愿意在琐碎的消磨中忙碌,他们是在“秀”勤奋,用“勤奋”安慰自己。

而“真勤奋”需要遇事自觉调动注意力,深度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效果显著。它“勤”在深入思考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谋定而后动,勤于“谋”!

我们的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当接到任务时,一种人是依靠自己的情感、记忆、经验迅速做出应答,立即行动起来,操作中很频频出错,结果中规中矩。

而另一种人,则在精心准备,他们收集信息,判断优劣,找出隐患,推演过程,制订方案。看上去慢,却稳步向前,极少出错。其实他动手之时,勤奋的思考已经让他胜券在握!

这样看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就带有或然性了。

再次强调,勤奋是必须的,但一定要“勤”在点上——勤于深度思考。

拒绝“秀”勤奋,提倡“真勤奋”。以后你还敢说:“没有功劳,我还有苦劳”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分辛苦真的能获得一分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