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过秦论》浅见

乾——上九,亢龙,有悔

贾谊名篇《过秦论》,人称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行文极尽夸张和渲染,气势充沛,一气呵成,确实让人看到了贾谊的才华。但对于他在文中分析总结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窃不敢苟同。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泰国实力逐渐强大,为秦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秦法中“军功爵位制”极为残暴,以带回敌军人头作为证据论功行赏,从而使秦军士兵作战人人争先,经常手提、腰缠、马项上挂着敌人的头颅冲锋陷阵。是故,六国称其为“虎狼之秦”。所以秦从崛起之时,就仁义不沾。

秦昭王时,秦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成就了“人屠”白起,秦坑杀赵降卒40余万。秦末时,项羽坑杀秦降卒不足秦杀赵之半数,而被天下人所不齿。可见六国称暴秦乃是实至名归。

“始皇帝奋六世余烈,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而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杀天下儒生无数。始皇是将秦之残暴贯彻始终。

秦起于残暴,壮于残暴,耀于残暴,从未有仁义可言。既无仁义,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就不成立。

(苏轼评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一篇《贾谊论》,字里行间有着对贾谊壮志未酬的深深同情。同时,也有对贾谊那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性情的恨铁不成钢。)

����4��Rf]�

你可能感兴趣的:(贾谊《过秦论》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