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与政客——《战国策第三篇: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

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

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

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驭西入秦。

司马光的这首诗,短短八句,概括了孟尝君田文的生平。贾谊说:“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这是历史上对孟尝君为数不多的正面评价之一。

作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是那个动乱年代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之一,战国策中所记载的这段文字,主角是西周的韩庆,但这段文字中,却可以让后人窥视他的政治作为。

“树大招风”这句话古今通用,孟尝君的名声吸引了秦昭王的注意力,为了见他,还先把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秦昭王表达了诚意,孟尝君也准备出发了,但苏代的木偶人与土偶人的对话,又让他取消了行程。

但终究人算不如天算,当昏庸的齐湣王遇到精明的秦昭王,孟尝君不可避免的被派往了秦国,然后又顺理成章的被囚禁了,秦昭王用实际行动证明苏代是个乌鸦嘴。

靠着会鸡鸣狗盗两个食客的功劳,孟尝君逃回了齐国。凭借着被囚禁的这段经历,让良心会痛的齐湣王把宰相的位置给了他,执掌国政的孟尝君想报复秦国,才有了《战国策》里这段故事。

任何时候的战争,后勤保障都是要解决的大问题。孙子说:“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现在孟尝君已经纠集了韩、魏两国的军队攻秦,但粮草的问题,他把这副重担扔给了西周。

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混得实在是惨,春秋时期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战国的时候只能依附着其他诸侯国生产,到了战国末期周王室又分出两个姬姓小国,西周国和东周国。我们这里面的男主角韩庆,就是当时西周国的。

西周本身实力很弱,齐国纠集韩、魏攻秦,跟自己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却被安排了一个后勤大队的职位,韩庆当然要替周赧王跟孟尝君讲讲道理了:“田宰相,你以举国之力支持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打了九年了,也就是得到了宛、叶北边那块地,还让韩国和魏国强大了。如果你又拉着这两个国家攻打秦国,这样打下去,以后韩国和魏国南边不用担心楚国、西边不用担心秦国,他们日益强大,齐国的势力就会逐渐减弱,以后齐国可就没机会领导这两个小弟了。这是个看实力的年代,风水轮流转的事可不少啊。

让我说不如这样,你也不用让西周运粮草,你就把兵陈在函谷关外面,让秦国感受到压力,我去秦国给秦昭王传个话,就说你没有打算攻秦而使韩国和魏国,只是想让秦昭王释放楚怀王并且把楚国东边的地盘割给齐国。秦国没有什么损失而避免了三个国家的攻击,一定会同意。齐国得到了楚国东边的土地更为强大,而你的封地也会更加安全。楚怀王被释放一定对你心存感激,而韩赵魏因为西边有强大的秦国,还会以齐国马首是瞻。”

韩庆这一石七鸟的政策,得到了孟尝君的首肯。秦国面临的战争压力,西周面临的运送粮草压力,全都化乌有。看似能够圆满结局最终也没有达到韩庆描述的结果,楚怀王最终还是死在了秦国,这也说明孟尝君只是一个投机的政客而非深谋远略的政治家。

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政客都会有一支为自己出谋划策上午幕僚团队,但最终做决策的还是当事人。秦昭王第一次相见孟尝君,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孟尝君因为苏代的一个寓言就放弃西行,可以说他是一个谨慎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胆小的人,还可以说他是一个耳根特别软没有注意的人。政治家考虑的更长远,做决定前思前想后是难免的,但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改变,善变的只有想投机的政客。

在《战国策》记录的这段文字中,韩庆给孟尝君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孟尝君也被这个结局打动了,也完全按照韩庆所说的去做了,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韩庆的三寸不烂之舌,而没有再对达到这个让他满意的解决做任何实质性的动作,更没思考过如果达不到韩庆锁描述的解决该如何应对,这件事让孟尝君可谓投机的意味更明显了。

政治家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现在的决策对未来影响的把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鸡鸣狗盗之人,跟着孟尝君算是有份正当的职业,孟尝君死后,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难免重操就业。孟尝君好虚名,却苦了薛地的百姓。

孟尝君不但是个政客,还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政客。

原文: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藉兵乞食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藉兵乞食。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不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惠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藉兵乞食于西周。

你可能感兴趣的:(政治家与政客——《战国策第三篇: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