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症患者 2018你欠自己一次大扫除

  心理学上有个病叫“强迫性囤积症”,它源于囤积者无节制的囤积兴趣,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还不舍得扔掉,他(她)们囤积的大量没用的东西,有人甚至因此无法正常生活。心理学家说,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从其词源来看是指“无节制囤积的兴趣”,你有囤积症吗?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点囤东西的习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囤积症患者。

囤积症患者 2018你欠自己一次大扫除_第1张图片

  有的人收集邮票、明信片,沉醉其中、自得其乐;有的人热爱文学,书柜里满满的名著,如痴如醉地汲取知识、拓展视野……其实这些行为只是一种收集爱好,他们所囤积的物品对他们而言是具有价值的,并不是无用之物,他们珍视这些东西自然也不会想到丢弃。

  而囤积症症状,百度百科列为以下两种:

  1、不仅仅只是非常不爱清理杂物的懒汉,他(她)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物品均保持着非常强烈的感情,即使是那些看似使用时间最短暂的东西就像使用过的创可贴,他(她)们都不舍得丢弃。他们过分偏执地将毫无用处甚至是腐烂变质的物品都收集起来。

  2、总是想方设法记住最初为什么要将它保留下来。当一个强迫性囤积症患者试图决定将什么物品扔掉时,就好像是在经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囤积症患者总想得太多。他(她)们在作决定前,会非常努力地搜寻记忆,设法回忆起所有与该物品相关的情况。这一番周折后,他(她)们才会努力作出决定。

囤积症患者 2018你欠自己一次大扫除_第2张图片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小编的手机总是提示系统存储空间不足,翻看手机很多APP只是一时脑热下载了,却好几个月都没有打开了;手机相册中的照片翻来看去,总觉得每一张都是回忆舍不得删掉,其实重复的很多;看到好的文章,总是想着先收藏起来以后看,可是说的“以后”却都被渐渐遗忘了,这些情况都可以被细分为“信息囤积症”。

  而最常见的囤积动机是避免浪费可能还会用到的东西;其次是担心失去重要的信息,这些人即使知道在图书馆或网上能找到相关信息,也无法丢掉过期的报纸;第三种动机是因为物品有感情意义,跟重要的人物、地点或事件有关。

  其实,无论你在囤积什么,越囤积,越匮乏。

  就好比家里如果买了一箱苹果,老人总是先挑烂的吃,可是往往原来的烂苹果还没吃完,新的烂苹果又出现了,所以就永远在吃烂苹果。你想囤积好苹果,可最后得到的只有烂苹果。

  所以2018年我们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给自己来一次大扫除,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清理出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某样东西,还是某个人,某段关系,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囤积症患者 2018你欠自己一次大扫除_第3张图片

  当然不用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就是在关注“以后”,而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关注“现在”,哪里有什么未来,所有的未来都是以当下的状态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我们真正能拥有的永远只有此时此刻。

  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正如大文豪爱默生所说:“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懂得放弃,我们每个人都有难以割舍的东西,放弃了,也许是一种胜利,也是一种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囤积症患者 2018你欠自己一次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