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心理学导论》笔记

第1课: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现状研究,人类大脑如何运作,我们如何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变成现在的样子

心理学通常被分为以下五个子领域:

  神经科学,通过观察大脑反应来研究心理;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成长、发育以及学习;

  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方法研究心理,通常将心理比作计算机,探究人类如何行动,如语言理解;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如何与他人交流;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发展心理学家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的,特别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固有的、内在的、天生的,又有多少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产物或是教育的产物。试图找出人性的基本成分究竟是什么,还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会在多大程度上一直保持不变,你的人生又有多少是由命运决定的呢。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如今的样子,为什么我们会不同,对我们为什么不同的解释又是什么,又是什么使一个人如此迷人。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道德,我们要在大部分课中探讨,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或者说是否应当更多地归因于所处的环境。

 

第2课:这是你的大脑

对多重人格障碍的一种解释就是在你的身体中存在着多个心灵,争夺对身体的控制权,而你所寄存的生理客体,在有生之年里是可以被毁坏的,这些观点在美国家喻户晓。几年前在芝加哥做过一个调查询问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及他们死后又会如何。不管信仰如何大部分人都回答说,‘我将会步入天堂',二元论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正如克里克所指出的,并不存在与身体相分离的另一个你,特别是并不存在与你大脑相分离的另一个你,心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心理反映了大脑的活动,就像运算结果反映了计算机的运行一样。

现有的科学共识是所有的心理活动,包括意识情绪选择道德,都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心理学的发现之一,就是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单元,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尽管神经元的外形各不相同,以一个典型的神经元为例,这里细小的触毛叫做树突,树突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信号,这些刺激信号可能是兴奋性的,会增加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可能性;也可能是抑制性的,会降低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的可能性,胞体将刺激信号总和起来,如果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神经元便会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轴突传递,轴突比树突长的多,在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之间,有一个细小的缝隙,这个缝隙叫做突触,当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后,轴突会释放出能够穿透缝隙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被称为神经递质,它们会作用于树突上,这样神经元之间便通过化学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这些化学物质可使另一个神经元变得兴奋,提高该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的可能性;也可抑制另一个神经的兴奋性。

很多类型的精神药理学都在研究对神经递质的控制。一种是兴奋剂,兴奋剂会增加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另一种是抑制剂,抑制剂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可能是通过破坏神经递质而实现,也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生成而实现。神经元会通过这些巧妙的方式来影响你的心理活动。


神经元可以分为三类:
感觉神经元:负责收集外界信息,比如当你看到我的时候,视网膜上的神经元会产生神经冲动,将刺激信号传递到你的大脑还有运动神经元:如果你要举手,这些运动神经元会告诉肌肉该做些什么
第三种是联络这两种神经元的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主要负责思维,它们将感觉与行为联系在一起。许多脑组织中的神经元是可以再生的。

尽管神经元服从全或无法则,但仍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神经元的反应强度。神经元越多反应强度越大,另一种会增加反应强度的因素就是神经冲动产生的频率。抑郁症的问题就在于缺乏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神经递质;引起帕金森症的一个病因,便是严重缺乏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比如延脑负责心率与呼吸,延脑位于大脑深处;小脑负责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下丘脑控制进食饥饿,口渴以及部分的睡眠活动,它们中的许多都会参与到心理活动之中,但其实真正的反应则发生在大脑皮层。对感觉的控制程度,决定了身体部位在大脑中对应区域的大小。

 

第3课: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理性的主张,其中的两个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个观点即关于无意识动机的观点,拒绝承认人类行为受到意识的支配。弗洛伊德还举了很多简单点的例子,阐释无意识动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例如你是否曾经毫无理由地,喜欢或厌恶过某个人,在没有充分的理由的情况下做出某事,这全都属于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范畴。所以这些事情可以通过,我们无法觉察到的认知系统,予以解释。在你的头脑中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结构,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内部冲突,你的行为模式与你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单一理性存在的产物,而是一系列冲突事件的产物。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自性中生物性的一面,本我追求吃喝拉撒保暖和性的满足,本我追求快乐的即时满足,也就是说婴儿只有本我。但世事总难以尽如人意,快乐并不总是在你想要的时候得到满足,这个结构被称为自我或是自性,它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试图在现实中找到满足本我要求的方法,自我的出现象征着意识的起源。超我是社会家庭规范的内化,你试图在现实中满足本我的要求,但有时也会因此而受到惩罚,有些欲望是不适当的,因为在你的脑海里会闪现出超我,一种道德良知告诉你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需要注意的是超我也是盲目的,超我并不是一位能够教你明辨是非的伟大的道德哲学家。在这两个争执的声音之间的结构,一种声音要你去满足欲望,另一种声音却说"你应该感到羞耻’。我们可以看到,本我和超我的力量,都存在于我们无法觉察的无意识之中。肾和胃的活动一样,你无法通过自省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活动都是无意识的

第二个观点是认为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与特定的动欲区有关。弗洛伊德还认为,如果你在某一阶段遇到了阻碍,没能得到满足你就会停留在这个阶段。

我们知道超我是盲目的,超我不仅要求你别干坏事,还要求你不要有做坏事的想法。而本我则由赤裸裸的原始欲望构成,超我的存在让欲望受到了抑制,这个过程并不会出现在意识层面之中,有些受到压抑的欲望会通过梦境和口误而表现出来,很多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方法来阻止来自本我的原始欲望。进入到意识之中,弗洛伊德把这些方法称为“防御机制”,你通过抵制不适当的原始欲望来保护自己。
例如有一种叫做升华的防御机制,是将这些能量以其他方式进行了释放;投射机制是指当你做坏事或有不良想法时,你会将行为合理化,为行为寻找一个更为社会接受的解释;最后是退行,意思是回归到发展的某个早期阶段,孩子们经常使用这种防御机制,他们感到压力和受伤的时候,他们便回到更加年幼的阶段表现出年幼时的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 所有的机制都绝非病态的表现,一般来说我们会运用这些机制去维持无意识系统的平衡。当防卫机制不起作用时,就会造成一种病症,目不能视耳不能闻健忘症之类的记忆缺失等等。精神分析学家的作用就是克服病人的抗拒,帮助病人理解他们的内在想法,病人一旦理解了更深层次的冲突究竟是什么,问题便会得到解决。

哲学家卡尔.波普提过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指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在于,科学能够做出关于世界的有力预测,这些预测是可以被证伪的,如果理论不能够被证伪,那它们就算不上科学。非科学假说最好的例子便是占星术了,占星预测的问题并不在于它们是错误的,它们甚至连错误都算不上。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是无法验证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太过模糊又太易变通,你无法通过任何可靠的方式去验证它的正确性。假设弗洛伊德对病人说,你憎恨你的妈妈。病人回答道‘哇哦有道理',弗洛伊德就会说‘我是对的’;又比如弗洛伊德说你憎恨你的妈妈‘,然后病人答道‘我才没有,你这是胡说太恶心了‘,弗洛伊德会说‘你的愤怒表明了我刚才的话正中要害,你将这种想法压抑了下来,所以我还是对的‘。许多精神分析的支持者们都试图建立研究项目来科学地扩展他们的理论观点,但问题是他们所得出的这些具体而可证伪的预测,并不总是很准。

'无意识为何得以进化',一些心理学家与生物学家们所给出的答案是欺骗,广义上的欺骗是以愚弄的方式,使他人相信虛假之事或是使他人对虚假之事做出反应。当黑猩猩受到威胁,它们的毛发会竖起来,使得他们看上去更加强壮从而使其他黑猩猩误以为它们比原先想象中更加危险。灵长类动物特别是人类都是欺骗大师,我们不断地利用我们的心理、行为和动作去哄骗他人相信那些虚假的事情,比如我们总是试着去欺骗他人,使他人相信我们比实际更加聪明可靠,人们会尽力使积极印象最大化,即使留下的印象是虚假的。同时我们也进化出了很好的欺骗检测机制,因此不仅存在着要求我对你说谎的进化压力,而且还存在着要求你辨别谎言的进化压力。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骗子呢,无意识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好的谎言是能够骗到我们自己的谎言,一个行骗高手在通常情况下,会对自己所说的谎言深信不疑。如果我想让你相信我爱你永远都不离开你,你什么都可以信任我,或许最好的策略便是我自己对此深信不疑。所有对于无意识进化的解释便是某些动机和目标,尤其是那些邪恶的动机和目标,最好是无意识的。因为如果个体察觉不到他们所拥有的动机和目标的话,这些动机和目标也就不会被他人识破。

 

第4课:斯金纳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学派远在斯金纳提出他的理论之前就已经存在,斯金纳声名远播的原因在于他科学地发展了这些观点,并同时将这些观点呈现给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

行为主义的核心由三个非常极端又很有趣的观点组成:

第一个观点是它非常强调学习的作用,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你的知识你的一切都是经验的产物。人性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人类是具有无限可塑性的。约翰.华生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只要给予合适的条件,我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乃至乞丐和小偷,而不用去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这是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观点,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华生是一个极端的平等主义者,如果不存在人性,那么一群人因种族或性别优于另一群的人的说法便纯属无稽之谈。华生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人类的自然属性并不存在任何差异,个体差异源于他所受到的不同教育与待遇,因此华生断言他只需通过一定的方式,便能将婴儿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行为主义的第二个观点是反心理主义,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弗洛依德,认为那些所谓的内在心理状态如欲望、意愿、目标、情感等等都是不科学的,这些不可见定义模糊的东西不能被划入严谨的科学范畴里。因此行为主义者的目标是建立一门科学将一切不可观测的事情都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应用,诸如刺激反应强化惩罚以及表示现实世界和客观事件的环境之类的概念来进行研究。 

最后行为主义者认为生物种群之间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他们会说‘人和老鼠根本没有区别,只不过相较于老鼠,人类生活在刺激更加丰富的环境中罢了。从这个理论观点中可以得出一种研究方法,那你就能通过研究非人类动物的学习过程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这也是行为主义者的常用研究方法。 

行为有三个主要的学习原则,这三个学习原则被认为能够解释所有的人类心理活动,所有的人类行为。

第一个原则是习惯化,由于重复暴露在刺激环境中而造成对该刺激反应倾向的降低,你会习惯于很多事情。习惯化一种非常有用的适应机制,人能够注意到新鲜事物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需要确定它是否会对你造成伤害,需要确定如何去处理这个新鲜刺激,但你不能一直去注意它。习惯化是通过经验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经验改变你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 。 

学习的第二种形式被称为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是指在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刺激之间形成联结,这里的刺激是一个专业术语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事件。无条件作用是指无条件刺激会引起无条件反应,这是我们的本能。如果有人用棍子戳你,你会因为疼而叫出来,这就是无条件刺激引起了无条件反射,这些行为无需学习。但学习会在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另一种联结,当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同时且多次反复出现,条件刺激很快也能引起条件反应。这就是所谓的条件刺激引起了条件反应,事实上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假设你怕狗,是因为某天有只狗向你跑来,这里狗是一个中性刺激,突然间它咬了你,咬伤所带来的疼痛感和有此所带来的痛苦与恐惧,就是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而这时狗的存在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所以你开始对狗心生恐惧。如果你认为这是恐惧症的起因,那么这也同样是消除恐惧症的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如何令条件刺激、条件反应消失呢,你只需要将它们区分开来,找出在非条件刺激不存在的情况下,能够使你感到恐惧的东西。那么经典条件作用有何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它不是一切的原因,它只是联结而已,当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同时出现时经典条件作用的效果最强。经典条件作用使得你对预示着即将发生之事的提示线索变得敏感,使得你能够为即将发生的事件作好准备。

最后一种学习类型叫做作操作性条件作用,是在学习行为与成功,或失败程度之间的关系。学习什么行为起作用,什么行为不起作用。自然选择就是随机突变的随机分配,对物种的自然选择,同行为的自然选择进行过类比,这种行为上的变化被称之为效果律,也就是说行为倾向随奖励而增加、随惩罚而减少,强化会导致人们行为反应概率的增加。负强化与惩罚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负强化只是奖励的一种形式而已,是正强化中你接受某种刺激。假设你想训练某人做某事,如果你想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诀窍就是不要进行连续强化,间隔强化会使行为持续时间更久。

行为主义理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许多人对于刑事司法和刑事法规的看法,都是在行为主义原则下形成的。乔姆斯基在《<言语行为>述评》中认为应用在人类身上的效果律,要么是无效且毫无意义的正确假说,要么就是稳定且明显的错误假说,其理论几乎终结了行为主义学派,此后虽然行为主义的统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还是二十世纪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第5课:婴儿是如何思考的:思维的发展历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主动思考者,他们试图去理解世界,他研究的初衷并不是出于对儿童的兴趣,而是出于他对认识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兴趣。皮亚杰将儿童视为科学家,认为儿童能够形成关于世界的一系列看法图示或者说小型理论,而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机制实现——同化顺应。同化是指反应范围的扩大,顺应是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从心理上来讲,你拥有-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你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便是同化。你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便是顺应。儿童在不同的年龄拥有不同的行内方式。

他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在此阶段儿童只是个纯粹的自然生物,儿童对于外部世界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认识,儿童只是触摸和观看,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发展起客体永存性的概念,客体永存性是指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皮亚杰认为婴儿并没有这一概念,只要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婴儿就会认为物体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当儿童进入了前运算阶段,他们逐渐拥有了表征事物在头脑中构建世界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局限的。局限之一儿童是以自我内中心的,他认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完全没有意识到别人眼中的世界可能与自己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他们很难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世界。守恒是指物体某方面的特征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特征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但皮亚杰认为儿童并不知道会这样。下一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七到十二岁儿童可以解决守恒问题,虽然此时的儿童有能力进行一些逻辑思考,但他们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局限于具体情境的。最后大约在十二岁的时候,儿童的抽象推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得以完善。

皮亚杰要比弗洛伊德或是斯金纳成功很多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个原因是这些是关于儿童发展的有趣且可证伪的论断,在皮亚杰之前没有人注意到守恒,并没有人注意到婴儿在追踪和理解客体上存在着守恒的问题。皮亚杰的理论也有其局限之处,他是否真的解释了儿童思维是如何从具体向抽象转变的、儿童的客体永存性概念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还有些研究方法上的局限。皮亚杰非常热衷用问与答的方法进行研究,但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儿童并未能完全掌握语言,这可能会导致你低估他们的理解能力,往往儿童越小这个问题就越明显。最后是证据上的局限,婴幼儿究竟知道些什么。关于婴儿认知的现代科学发现,那就是婴儿是愚笨的,婴儿对世界一无所知,我们所拥有的绝大多数关于婴儿的知识,都来自于对婴儿注视次数的研究。

我们如何解释,婴儿何时掌握了原本并不知道的知识,答案之一就是神经元的成熟,由于婴儿在发展过程中会清除掉许多多余神经元,因此神经结构会发生急速的变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也在疯狂的生长,这个在不同突触间形成联结的突触发育过程在两岁时达到顶峰,髓鞘的形成也同样发生在发展过程之中,即便是青少年的髓鞘也并未完全发育完善,特别是他们额叶的髓鞘并未完全发育,而额叶与约束力和意志力有关,所以婴儿大脑并未发育成熟也就成了问题。

霍莫辛普森效应,当被要求指向他想要的物体时,他只是情不自禁地指向了他想要的物体,撒谎所需要的额外行为超出了他的能力,包含谎言与欺骗的任务要更加困难。“不同种类的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弗洛伊德一样皮亚杰相信儿童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全面的改变。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存在独立模块,独立且预置的关于世界的认知系统,这些系统拥有部分先天知识,它们能够进行一定的学习,但学习模式因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它们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一种叫做孤独症的障碍,孤独症是阐述负责社会功能的大脑区域与其他区域如何不同的一个完美的例子,因为他们无法出于本能地理解人们的兴趣欲望,倾向于和他们的视线相一致。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相信模块理论,如果模块是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当我们回顾发展的数据时我们讨论了其中的两个主题:物理学和人类,也就是客体模块和社会模块。在大脑中存在一个特殊的专门应用各种人工制品的模块,这些人工制品包括了桌椅、汽车以及刀叉等,有些人认为大脑中存在一个社会学模块,用以面对各种人类团体、种族以及阶级等,有些人甚至认为大脑中存在着一个直觉生物学模块,这是一种与所具有的人类及物理学知识,并不相同的常识性生物学知识。

 

第6课:我们如何交流?思想、语言和手语

很大程度上来说语言就是行为,人类语言的研究是各种人性理论的重要领域,如果你想要理解关于人类本质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就必须得探讨并解释语言。

我们可以发问从狭义上说语言拥有何种特性,从广义上说哪些其他的交流系统也同样拥有那些特性。

语言非常重要的两个事实:其一是所有语言都共享一些深层且复杂的共性,尤其是所有的语言都至少能够有效地表达抽象概念,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法谈论抽象概念的语言。语音是语言的声音系统,语言使用的可能声音列表是有限的,英语拥有大约四十个音位。儿童出生时并不知道任何特定的语言,因此他们需要学会停顿,学会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声音。语音理解实际上说明了语言加工和意识的各个方面,通常来说当你听到一个句子时,你会通过心理活动在词与词之间创造出间隔。通常当你听到某些不清楚的单词时,你会填入间隔并确认那个词是什么。

你可以用汪汪这个词来表示'狗',因为它听起来像只狗,但你却无法使用一个听起来像国家的词来表示'国家',所以语言是允许任意命名的。语言允许在符号与我们想要使用的任何想法之间存在着这种映射关系,当我们掌握了这些任意映射时,这些任意映射便组成了某种语言的词汇。语法是指使我们将词组合成短语以及将短语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和原则。假设你的词汇量是有限的那么如何使有限的符号变成无限的句子,答案便是你有一个组合系统。音乐也存在一个组合系统。

家长跟儿童的说话方式并未对儿童如何学习语言产生任何影响,尤其是在对待婴儿的时候。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你完全不懂多种语言,但你可以听出世上所有语言之间的声音差异。随着年龄增长,你会逐渐缩小敏感的范围,直到只对你所使用的语言敏感。这种敏感范围的缩小,大约发生在婴儿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大约七岁的时候开始一直到青春期,学习语言的能力逐渐减弱。

 

第7课:意识、语言、愿景与记忆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抽象思维必须有语言的参与才能实现吗',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研究无语言生物,如婴儿和黑猩猩,他们确实非常聪明,如此一来便能证明抽象思维并不需要借助语言便可实现;另一方面若了解到他们并不那么聪明,这就说明或许他们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认知缺陷,从而表明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必要前提。有些人的语言功能由左脑负责,而有些人则是右脑,还有些人是左右脑分工。'学习多种语言会导致认知障碍吗 ',从我们已知的情况看幼年时期学习多门语言,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成功的感知涉及了关于世界的可靠的无意识猜想。我们会注意某些事物忽略其它事物,而绝大部分的事物我们并没注意到。关于记忆的类型有很多种,记忆的关键在于组织和理解,某些记忆实际上是错误的不可信任的,对自己的经历我们通常记得不甚清楚。看到某物可以看作由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信号可以被视为一个数组集合,视网膜是个二维平面,而我们要在这个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延展出一个三维的立体世界。而这在数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二维平面图像都存在着不定数额的。

我们拥有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无意识假设,我们的心理拥有某些关于事物如何存在的假设,这些假设让我们能够做出从二维数字到三维世界的能够做出有根据的猜测。当我们看到一个处于阴影之下的平面时,我们会自动地假定它比看上去更亮,于是我们认为它更亮,事实传到你眼中的信息只是冰山-角,来自单一光源照射的光亮程度,只是供你作出某种假设,并得出结论的一个依据而已,视觉系统会做出一些假定,但并不一定正确。在视觉错觉中这些假定就是错的,但却能指导你,以恰当准确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人们总是对记忆格外着迷。广义上来说遗忘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你遗忘了关于过去的记忆;而另一种遗忘症是马特.达蒙遗忘症,你丧失了形成新记忆的能力。大致而言记忆可以分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一种感觉的残留,短时记忆就保持了几分钟;长时记忆能储存你周围的环境信息,遗忘症便是与个体自传体事件有关的长时记忆的缺失。语义记忆基本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忆,而情景记忆是自传式的,即你的经历。你可以将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感觉记忆,也就是信息的输入,接下来是短时记忆,再下面是长时记忆,那么进入记忆的信息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种说法是 '注意决定’,而注意大致上来说就像是投映在经历中的聚光灯,注意拥有某些特点,有些事情无需意志努力,有时注意是不随意的,这叫做变化盲视’
当我们的注意集中在一点时,我们会忽视环境中其他的一些明显的事情,当你十分擅长于某件事,注意就会变得不随意也无法阻止。

 

第8课:意识的呈现、意识到过去、视觉记忆

变化盲视实验表明如果你将目光从我身上挪到那边去,停留片刻然后再看回来,即便我换了一身完全不同的衣服,你也不会注意到,除非你有意识地告诉自己'记住这个人的衣着'。通常来说这没什么问题,因为你的记忆系统和视觉系统会应用一个关于宇宙万物的基本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多数事物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保持不变的。实际上对变化盲视的各种研究正是在探查信息如何从感知进入意识,以及哪些信息能够进入意识哪些不能。记忆的储存容量是有限的,因为大脑是有限的,但并没有人知道储存容量到底有多大,而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非常有限。

假设你看到一串字母am ai so n,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把它们组合成词,要记住它们就要记住八个组块;另一方面如果你把它们组合成四个词,那你只需要四个组块就能记住这些字母;如果你把这串字母组成两个法语单词'la maison'(房子的意思),这就只需要记住一个或两个组块了。因为你的理解程度会影响记忆的基本单位,事物在记忆中的存储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短时记忆如何让它进入长时记忆,信息是如何从意识进入长时记忆的。假设你要记住一些数字,很常见的一种做法便是你不停的念,脑袋里不断重复,这种方法叫做'保持性复述',但这种复述通常不能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要让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光复述是不够的,通常你需要将信息结构化并进行组织,你对信息组织越充分,对信息理解的越深刻,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如果你想记住些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为信息赋予含义,从深层来讲记忆事物的方法就是去理解信息。提取线索是有意义的,提取线索能让我们回忆起某些事物。编码和提取之间有着更一般的联系叫做相容性原则',相容性原则是指你对已学内容中信息的记忆会比较好一些。如果你需要回忆你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如果你试着去想学习时所在的教室回忆的效果会更好;如果你在这间教室参加期末考试就会比在其他教室参加期末考试考得更好,因为这间教室能够提取线索,记忆的提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回到学习知识的原始情境中。记忆幻觉是一种感觉你感到事情曾经发生过,前额叶受损会使这种情况加剧。答案是确实曾经发生过,因为事实是有时人脑会大规模的出现了小差错,你正在说话,然后你遇到了什么事情,你将这件事放进你的记忆之中,但有时你并没有将关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日期贴在对此事的记忆中,这是关于幻觉记忆的理论之一。

为什么会有遗忘这个过程存在呢,一种解释是大脑是一个生理客体,任何生理客体都会衰老,因此在你大脑中形成的记忆痕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退。第二种解释是干扰,记住的信息越多就会阻碍原先信息的提取,因为它们在记忆中会发生混淆。最后一种解释也许是最有意思的解释,即提取线索有所变化,时间越久世界变化越大,那么提取线索的变化会使对某些事情的回忆变得更加困难。这也导致了对童年遗忘症案例的大量科学争论,人们很难回想起年幼时的记忆,一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提取线索发生了巨大改变而导致的;也有人将此归因于语言,婴幼儿最初并未掌握口语或手语,儿童直到一两岁甚至三岁才学会语言,很可能是由于语言的学习重新格式化了你的记忆;还可能是神经系统成熟造成的,可能是大脑的记忆区域在大概两三岁时才生长出来,但并没有人真正知道原因。另一个提取失败的原因便是脑损伤,逆行性遗忘是指失去对过去的部分记忆,原因是当你正在经历某些事情时,这些经历需要被记录到你的大脑中并将其与你现在的经历同步起来,然而脑部遭受突然撞击会导致你失去意识,然后发生在撞击之前瞬间的记忆,就无法在大脑中保存下来。另一种遗忘则是顺行性遗忘,也叫科尔萨科夫综合征,你失去了形成新记忆的能力,你永远都活在现在。

人们记得可怕的罪行于是认罪,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过,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撒谎,甚至都不是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精神错乱分裂或是幻觉,而是因为他们说服了自己,或是更多地被别人说服了,从而相信自己确实犯过罪。以下是我在餐厅吃饭的过程,假如我说我吃完饭就直接回家了,省略了我吃完之后付账这个细节,但是你仍然会把空白的部分补上,所以你有可能在过后回忆时说'他告诉我他吃完饭然后付账离开了',因为付账是你在餐馆里必须要做的事,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假设你遭遇过一场车祸,当被问及'两车相撞时车速有多少'和'两车猛撞时车速有多快',一般而言,听到猛撞'的人比听到相撞’的人更倾向于说他们看到了车窗破碎,因为问题改变了他们的记忆,让这些情节的记忆更加深刻。催眠是最为明显的例子,有些人很容易被催眠,但我们在催眠状态下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并不一定不准确。催眠只是让人更加乐意配合,不幸的是事实上并不存在记忆装置,催眠状态下的人只是在按照提示编造记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为人们灌输虚假记忆,这并不是因为你穷凶极恶,而是因为你确实相信有些事情发生了,你跟别人谈论这些事情,之后你便形成了这些记忆。

闪光灯记忆就是那些非常生动的记忆,我们很多人都能生动且确切地记住我们站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实上这些记忆并不能太过相信。记忆有很多种类,你可能在失去一种记忆的同时恢复另一种记忆,可以将大脑系统分为对长相的记忆、对日常客体的记忆以及对空间地点的记忆。记忆的关键是组织和理解,对某个事物的理解越多,记忆起来就越容易,最后某些记忆是不可信的。

 

第9课:进化、情感和理性:爱

如果具备亲近、激情和承诺这三个要素,在斯腾伯格看来才算真正的爱。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吸引,集中在7个因素上,三大因素和四个有趣因素。
如果其他因素相同,相似性熟悉度空间接近性,是决定吸引力的三大因素。对我们真正有魅力的人,是那些偶尔失态的能人,心理学上这叫'失态效应',这点可以在公众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生理吸引力让我们比较困惑,但通过实证我们可以明白有时候有魅力的人,给我们的回应对我们更重要。第三点有趣的因素是得到和失去,比起稳定状态我们对变化更敏感,变化通常意味着危险和机遇,不看好你的人对你态度变好,这就是艾伦森所说的增益效应',我们容易被那些越来越看得起我们的人所吸引。态度的改观,比一开始对我们的看法更为重要,现在有趣的是同样存在一个'流失效应’,真正伤害我们的人并不是那些看轻我们的人,而是一直对你好的那个人开始冷淡你,所以你只会被所爱的人伤害第四点有趣因素是环境,我们很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所误导,甚至被来自我们自身的东西误导。

 

第10课:演化、情感、理性之进化的合理性

"这个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命是如何获得判断计划和做事的能力的呢。"总是有证据支持进化论,这里我指的进化不是某种具体的机制,而是身体各部位。第一个是达尔文的观点,他说生物结构的进化过程是纯自然的;第二个观点笛卡尔的反驳,说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自然物质和自然事件的产物。当你把两个观点结合起来的时候,它会促使你了解我们是什么,我们的心理活动和眼睛伪装一样是自然选择中纯自然过程的产物。我们的认知机制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悦上帝,也不是偶然,而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塑造来解决某些问题的将进化论应用到心理学的讨论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两个误解,第一种是如果我们采取进化论的观点,那么自然选择会促使动物广泛传播他们的基因,那么这意味着肯定每个人都成天想着我要传播我的基因,这个观点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把终极导因和引信导因区分开,终极导因是指某事物在数百万年的历史中存在的第一原因,引信导因是指现在做某事的原因。你为什么吃饭,没人会回答因为我必须维持我的身体,用于将来传播我的基因,相反你吃饭是因为你饿了。它们是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解释,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终极层面与心理层面不相关。第二个错误是认为自然选择使得所有事物都具有适应性,我们需要将适应性与副产品和意外区分开来,我们喜欢巧克力我们喜欢纳斯卡赛车这些不可能有适应目的,因为巧克力和纳斯卡赛车是近代的产物,因此我们要记住有些东西纯粹是偶然,有些东西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偶然,学习心理学和进化论就是为了分清什么是什么。

丹尼尔.卡宁曼对人类理性数十年的研究彻底的转变了我们]对人类的决策能力及理性的理解,它改变了我们从前认为的,我们是逻辑思考者,依据逻辑公理数学和理智思考,转而认为我们实际_上是用简单、快速的直接推断法,这种直观推断法在我们的进化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时它也会误导我们。

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第一个叫框架效应,假设美国正在想办法对付一场大面积的流行病估计会死六百人,有两个应对计划,按计划A这么做大约两百人会获救;计划B有三分之一的几率全部人都活,然后有三分之二的几率全部人都死。大多数人选择计划A人们不再关注有多少人会活下来,而是集中在有多少人会死,同时关注的也并非没人会死的概率,而是所有人都死的概率。这就是框架效应,它的观点是你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答复取决于选项的框架。在这个例子中,还结合了损失规避的概念,人们厌恶某些损失,所以问题的框架能影响你的决定,突出不同的重点。另一种例子是禀赋效应,我向你展示一个杯子或者一块巧克力,你看起来很饿,你会给我多少钱来买这块巧克力,最后你说我愿意出两块钱买这块巧克力。另一种情况完全相同,但是这次是我先把巧克力给你,然后说你愿意多少钱卖给我这块巧克力,这时候人们会说两块五如果你问愿意花多少钱买的话,这是获得,这是你愿意花多大的代价来得到某物;但是如果你被问到,你愿意以什么价格卖掉它,你觉得这是个损失,当它变成损失的时候它就更有价值了。第二个例子是基础概率,有种疾病大约一千个人中有一个会得,它有百分之五的误诊率,你真正得了这病的几率有多大,答案是百分之二。这种推理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的大脑不是进化来做基础比率运算的。第三个偏见是可获得性偏差,如果你想知道某件事发生几率的话,你有多大的概率想到它是个很好的提示,但这也可能是个误导。如果你住在福罗里达,那里貌似是鲨鱼集中营,你受伤的几率是五十万分之一,但人们往往高估了风险,因为鲨鱼攻击是受人瞩目会被新闻报道。最后一个例子确认偏误,假设你是一起监护权归属案例的陪审团成员,父母中的一人A收入一般健康良好,正常工作时间和孩子的关系过得去;父母中的另一人B收入较高,健康上有点小问题公差很多,和孩子关系亲密。想一下你会把监护权给谁,当你在想什么是一个好父母的标志时,B的好父母特点就会跳出来;当你在想坏父母特点是什么时,B的坏父母特点又会跳出来,总体而言当我们确认某个假设的时候,会使一些实际生活中逻辑上很简单的问题变得极度困难。

 

第11~12课:演化、情感、理性之情感

从进化角度看心理,迫使我们从科学角度看待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们是怎样的、我们是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需同我们自身保持某种距离。为什么巧克力好吃,这不是宇宙中的必要事实,它是我们心理营造的事实。对其他的生物并不适用,所以我们需要追溯回去,问自己为什么觉得巧克力诱人。起初的洞察力就是问问题,我们开始谈论情感,为什么他们存在,目的如何,如何工作。
有许多有常识的人也许会想,要是我能用我的理性合理思考,不让情感指导行为,我会做得更好,事实证明这种思考情感的理念严重错误。经典的例子最有名的例子,是一个叫做菲尼亚斯盖奇的人,1848年他在有爆炸物和铁棒的工地工作,一个铁棒像这样穿过了他的头,令人惊异的是盖奇没有死,他没有失明没有失聪没有失去语言能力,没有患失语症没有麻痹没有反应迟钝,从某种意义上他更糟糕他失去了他的性格,他曾是负责任的家伙一个居家男人,但事故后他变得善变和不逊,沉溺于使用不敬的言语,他失去了家庭没有了工作。情感可设定目标并区分事务优先级,没有情感你什么也不能做,你所做任何事情的优先级由情感设定,没有情感就没有生活。
首先我要讲一点面部表情,这是我们在情感中的交流方式。微笑不是人类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也可以微笑,微笑是社交信号。你可能想象人们在高兴的时候微笑,相反人们微笑是渴望能开心地交流,事实上面对一个微笑的人,不微笑很难,这种现象就是情绪感染。另外分析愤怒情绪,原因之一它是基本情绪、全球的,很多非人类可能大多数非人类物种也会愤怒,它是非社会性情感。我们害怕蜘蛛、蛇、高地、暴雨、大型动物、黑暗、血、陌生人、侮辱、深水......它们为什么会引起普遍恐惧,有什么共同点。有东西让我们的祖先提心吊胆,有些东西在人类进化后对我们很危险,所以我们害怕这些、不害怕这些,即有东西天然引起恐惧和关心,这就是我想说的恐惧。
社会情感可分为两类,你对有基因关系亲属的情感;你对那些与你无关,但有相互作用的人的情感。我们对亲人有感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把我们联系在一起,遗传相似度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影响到你关心他人多少。从心理学角度看,动物进化趋向于对自己的亲人有益,特别是自己的孩子。从进化的角度看,对任何一个年轻的生物体,一方面得足够吵闹他人才能帮助你,另一方面不能太吵人们会杀了呃逆,所以它是复杂的,你感应到要帮助他们,这个声音是最细微程度的干扰,孩子哭是向你发出信号,从更积极地角度看孩子是可爱的,他们可爱因为他们,与我们大脑的特定方式有联系。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微笑,其实基本全都是用来安抚及缓和情绪的,像是别伤害我的微笑,还有像人类一样害羞地微笑。但非人灵长类动物不会用微笑打招呼,也不把微笑当作是对幸福的真情流露。进化是由你的后代遗传和复制了多少你的基因所决定的,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动物热衷于会照顾他们的孩子,也不难理解得以存活的孩子,会对他们的父母产生依赖。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动物包括人类,与非亲属也有微妙复杂的关系,你也会对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很友善。动物们共同工作比单独工作获益更多,益处超过代价,这被称作互惠利他主义。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中,骗子被称为搭便车者,其行为无非是不劳而获,假设有两个基因,其中一个基因构成的吸血蝙蝠,能接收来自其他蝙蝠的血液,同时也分享出去;另外一个基因则只接收不向外分享,短期来看后者B将会胜过前者A,因为事实上,在其他吸血蝙蝠生病时B会保持健康,其后代也会表现出色。既然短期来看,骗子总能比诚实者更胜一筹,那合作还怎么发展呢。它如何发展成进化上的稳定政策呢,答案是发现骗子,只有动物们团结一心惩治骗子,互惠互利才能发展起来,要发现骗子需要许多神经系统上的工作。

关于对欺骗行为的敏感性有过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报答。在社会行为和社会情绪的演化中,它的影响很大,经典的例证就是囚徒困境。假设你和一个朋友抢了银行,警察把你们放在一个小房间然后说我们要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你们要互相揭发。现在你面临了选择,你们有两个选择,和朋友合作保持沉默,或者背叛朋友告密。如果你死守承诺他却揭发了你,你将被判终身监禁而他则会平安无事;如果你能相信你朋友也会合作,那你们俩都得进监狱呆一段时间,这就是囚徒困境的重要架构。无论你的朋友选什么,对你来说告密都是更优选择,最糟的情况莫过于你死不承认时,另一个人告密;最好的情况莫过于你招认一切,另一个人保持沉默。但总的来说最好是两个人都拒不承认,总的来说最糟的是两个人都招认了,造成悲剧的根源是无论你的对手怎么做,告密都是有好处的,但如果两个人都告密的话,两人处境都会更糟。囚徒困境中随着对象的改变,我们的情感也会变化,我们会与合作伙伴建立感情,促使我们将来能与合作对象和睦相处,对于背叛我们的人会心升愤恨和猜疑,日后我们就会出卖或避免接触这类人。倘若出卖与自己合作的人,心里也会痛苦,这将让我们日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它实际上与日常生活中理性的人很容易被利用道理是一样的,一个理性的人对挑衅做出回应,将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行为,因为假如你脾气不好,公认很没理性,人们迫于你的非理性,会对你比较好。

情绪的文化差异是建立在社会学家所说的荣誉文化的差异上的,荣誉文化有其特定的属性,你不能依靠法律,而且这其中的资源很容易被拿走。

 

第13课:我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首先我们要讨论人们有何不同,用不同的心理学理论,然后我们再探讨各种,关于人们为何不同的理论。人类差异的根源,一个是性格另一个是智力。描述性格的方法之一,是从人们对待世界的方式,更确切地说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当我们谈论性格时,我们也在谈论一些其他事情,我们谈论不同情况和时间下,一个相对稳定的特征。对不同的性格进行区分,一个是可信度,可信度最直接的证明方式是在不同的时间,测试同一个人并且得到相同的结果。有效性是指你的测试能够测出我们想要测量的东西,有的事可信但是无效有的事有效但是不可信。有个心理学共识被称为大五类,包括开放性、情绪性、责任感、外向性、以及随和性,这个理论一直很可信,如果你们对别人进行长期测试,结果会十分稳定,最后这一理论应该能够预测现实世界的行为,你在责任感等级测试中的得分会显示出你对配偶的忠诚度,心理人格测试中你在开放性中的得分会暗示你跳槽的可能性大小。

lQ关系着社会成就、卓越的社会地位、工作表现,和其他与工作有关的可变因素,所以某种程度上社会对于IQ测试,比如涉及到晋升教育和参军等问题时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然而与此同时,|Q测试的作用多少会影响到你在心理速度、记忆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智力水平。人们的差异有两个原因,你的基因和你的环境,你的本性和你的教育,你的遗传和你的经历,所以我们关注的区别是基因差异所引起的差异幅度,而不是基因影响的某个个体特征的部分。我们可以将环境分成两种类型,一个是共享的环境,共享的环境的范围就是造成差异的那些事,人们在同一屋檐下成长的现象。假设某些人很神经质,并假定一定程度上是你们的环境造成的,那么假定神经质是因为有糟糕的父母,这就是你共享环境的一部分;这和非共享环境形成对照,假定你很神经质,是因为你五岁的时候某人向你扔了个雪球,砸到你的脑袋,这就是非共享环境

我们怎么能搞清楚哪些是遗传原因,哪些又是环境原因,这在现实世界里很难证明,想要知道是什么导致我们的相似需要把这些东西分割来看,需要用到行为遗传性作为工具。同卵双胞胎的基因重复,他们共享百分之百的相同基因;异卵双胞胎就不是克隆,他们共享一半的基因,而收养的兄弟姐妹没有特定的基因重复。假设布罗姆有七个小孩,他们的智商都是104,我们收养了其中三个,然后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每个孩子的智商都是104,这就是说是布罗姆家庭的原因使得我抚养的小孩得到了104的智商。在不同的家庭成长,如果他们仍然相似,就说明他们的基因相似,在行为遗传学里最令人惊讶的发现就是用于行为遗传性研究的一对双胞胎,他们以"傻笑双胞胎"著称,他们任何时候都可能突然傻笑,这跟环境没关系,因为他们并非共同成长,这对分开成长的双胞胎的大脑扫描显示他们的大脑在各种方面非常相似且你分不清谁是谁。

所以这导致了两个行为遗传学上的惊奇发现,第一点就是几乎任何事都有高度的遗传性,对于智力、性格、你有多开心、你的宗教信仰、你的政治立场、你的性取向都是高度遗传性,基因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很大影响。个体间的高度遗传性是不是意味着组间差异也是遗传造成的,答案是'完全不是',组间差异至少大部分是由环境因素而非基因所造成的,其中之一便是智商高低,与遗传基因的相关程度似乎低于与社会因素的相关程度。第二点是我们都知道即使基因没有任何差异个体的智商也可存在本质区别,弗林效应指个体的智商逐年增加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你将现在智商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带回20或30年前,他的测试得分会高得多,没人知道为什么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但是几十年间即使智力发生巨变,也不会影响基因。

 

第14课:什么激发我们:心理学

通常我们的身体与大脑的进化,是为了繁殖的成功,但我们能用运用大脑选择自己的命运,道德不一定要紧循生物学原理。
如果一个小孩所受到的数学教育很差,大家会同意的是优良的师资教育得到改善;但如果说那孩子数学差,可能是基因上的原因,人们就会倾向于得出绝望的结论。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在原则上并无差异,有些可能更难改变,有些则很容易,为什么基因被看作是既定且无法逃避的影响因素。近视由生物学原因产生,但很容易解决;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对待肥胖者的态度,遗传问题并非无法避免的,由文化产生的问题也并非容易克服。

 

第15课: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道德

关键问题是"道德情感是怎么进化而来的?",我们眼中的道德情感包括谴责、羞耻、骄傲、义愤,简单的喜爱之情,对他人的关心,这些情感是无法用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的,如果进化论是讲适者生存,那动物怎么能进化出道德情感?

第一个答案是亲缘选择,进化论起作用的是我们的基因,人会对亲属慷慨,你的关心,你对他人的道德情感,取决于你和他们拥有多少相同的基因。最利他的行为就是为他人牺牲自己,有强烈利它主义的动物这些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被保存下来,而那些不关心他人的基因则不会,这是使人向善的力量之一。另一道向善的力量就是合作,动物会发出声音互相预警,会互相整理毛发,它们会交换食物,这些行为的原因就是动物进化了,会克服囚徒困境、克服欺骗和背叛,这就产生了情绪,包括被视为道德情绪的情绪,例如内疚和愤怒。首先要讲的是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不会对你的痛苦无动于衷,如果你受伤了,某种程度上我也会觉得痛,人有一种天生的能力,我能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黑猩猩被放到一个房间,房间有根杠杆,当黑猩猩拍杠杆的时候它就能拿到食物,但房间有一个窗口通到另一个房间,而在那个房间里有另一只黑猩猩,它们没有血缘关系,以前也从来没见过面,当第一只黑猩猩拍杠杆时,第二只黑猩猩就会受到痛苦的电击,这样第一只黑猩猩就进退两难了,要吃东西,它就要折磨另一只黑猩猩。当然黑猩猩不会饿死自己,但它们忍了很长时间才吃,这表明它们不想造成另一个黑猩猩受苦,这种结果只出现在同种动物上。在另一个实验里,他们在另一个房间放一只兔子,结果黑猩猩不停地拍杠杆,让兔子痛得上跳下窜、大声尖叫。移情和道德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我看到你痛得打滚,这会让我也感到痛苦,但这不代表我就要对你好,但这种移情作用确实会让我们,从道德上关心和关怀别人。不同的人感受到的移情程度也不同,如果你有强烈的移情,你就很可能是一个很好心的人,这表明移情和喜欢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在一类被称为’精神变态者’的人当中,他们就没有这种本能的移情。

第二个道德情感的案例分析,是“内群体”与“外群体”,我们对他人的喜爱,对他人的关心,我们喜欢谁,与谁亲近,在乎谁的痛苦并非一视同仁,比起别的群体,我们更喜欢自己的群体,特别有趣的是,后天形成的群体,不是那天生下来就属于而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够极大地控制你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态度。这个例子叫罗伯洞穴实验,实验中有一些11, 12岁的男孩参加一个野营活动,他们都是有钱人小孩、环境适应力强、属于同一种族,他们被分到不同的小木屋里,每间小木屋任命一个队长,他们为自己的队伍取名“老鹰”和“响尾蛇”,接着分组以后,他们就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当这两队小男孩要与另一队互相竞争时,这种群内感情开始变强烈,老鹰队的开始更关心老鹰队的人,而不是另一队的人,他们形成了群内团结,也形成了对另一队的成见老鹰队自豪于自己的生活严谨,他们觉得响尾蛇队又脏又粗鲁,响尾蛇队则认为老鹰队装正经,最后两队打起来了。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做回朋友呢?让他们进行和谈,但这个方法失败了;然后他们决定进行个人比赛,不是以老鹰队或响尾蛇队的身份比赛,这个方法也失败了;让他们一起吃饭,结果变成食物大战;宗教职员向男孩们布道手足之情,也没取得一点成功。成功的办法是告诉所有男孩,营地的水管被截断了,他们要全部出动保护营地,所有队员都分享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这个实验里这种群体性是通过一种很有力的方法形成的。

群体的形成与道德有什么关系?群体会影响道德,答案就是我们所讨论的道德情感是移情和关心这样的情感,要我对你产生道德情感,群体实验表明这些道德情感的深浅,部份取决于我们所属的群体。道德判断不是关心,爱或移情,而是好坏之分、公平和不公平之分,道德判断有三个特点。例如我说我不喜欢草莓冰湛淋,这是一个评价,一个判断,但不是道德判断,为什么不是?因为这个判断里没有一种强制的意味,没有谁有这个义务非得要吃,而且这个判断也没有惩罚的意味,我们在心理学上所说的道德,不是指你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例如堕胎或死刑,道德判断是一种你不停地作出的判断。通常是无意中作出的,我们知道有些共性,在世界每个地方都存在,这些直觉包括对欺骗者感到愤怒,对分享者感到感激、判断对错的感觉,这些都是很基本的直觉。Shweder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关于思想的三种不同的道德思想体系,一种是自治道德,这种文化中的道德哲学家眼中的道德就是对,平等,自由;但很多文化则重于集体道德,强调义务,地位,等级制度,互相依赖;还有的文化则重于神性道德,他们的道德则与纯结、神圣、亵渎、罪孽等有关。

使人变坏的第一股力量是“去个性化”,为什么群体中的人会表现出恶行,其中一个原因是能分散你的责任;群体的一个力量就是使责任变小,减少责任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接受命令,我只是执行别人的命令;再有一种减少责任的办法就是匿名。如果你在城市街头遇到了困难,例如心脏病发,摔断了腿,你大叫“救命'是没有什么用的,有用的办法是,指着某个人说“穿绿色毛衣那个人,快报警”。而使人变坏的另一股力量,就是抹杀你行恶的对象的个性,我可以把你描述变成或变想象成不是一个人,可以利用语言做到这点,在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每个人都拥有名字权”,这标志他们的人性,一旦你知道某个人的名字,你对他行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我们知道有些东西会引起我们反感,这是人的普遍共性,这是很基本的一种情绪,如果我们对他人感到反感,他们的重要性就降低。任何有记录的种族灭绝运动都利用过反感这个手段。但心理学上也有使人变好的力量,这些力量就是”接触“和”互相依赖“,“我不想轰炸日本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的小货车是他们生产的“这句话是实质是他和这些人有经济互依性。之前讲过的罗伯洞穴实验就是一个好例子,当他们有了共同目标,他们就会互相联系,从而接触就产生了道德情感。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更关心他们,在道德研究中,这是最后一股使人变好的力量。宣扬德行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讲故事,它能促使你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提高他们同情他人的道德观念时,我们会说“站在他们的角度看”,还有间接方法,如果我想你关心动物,我就把它当成人一样描述。

 

第16~17课: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自我和其他

个体差异基本上就是我们对自身的看法,和我们对他人的看法之间的差异。

很有趣的一个发现是人们对别人的注意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强。Gilovich和他的同事找到了支持聚光灯效应的证据,你以为别人一直在注意你,但其实他们没有,他们都忙着注意自己。如果你问临终的人或者很老的人,'你生命中有什么让你很后悔的?',他们后悔的都是没有尝试过的事,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尝试时,他们的答案往往是“这样做会很傻”。Gilovich还发现了另一个效应,他称之为“透明效应”,我们以为自己比实际中更容易看透,我们通常会觉得我们的秘密要泄露出来,所以人们心里经常会觉得别人都发现了他们的秘密,概而论之,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很难能讲一个故事,因为我们总是认为别人什么都猜到了。“乌比冈湖效应”讲的是人们都会过高地评估了自己认为自己比一般人做得好,其中一个说这是由我们得到的评价的性质决定的。在一个正常,高效,健康快乐的环境里,人们不会大声跟你说你做得有多差,但他们会称赞你做得很好,因而导致人们在某些方面自我评价膨胀;另一个假设是说,好的标准各有不同,人们通常会认为“我比一般人好”,但其实他们只看到了某一个方面。你觉得自己很重要,所以就有聚光灯效应存在;你觉得别人看出了你的想法,所以就有透明效应存在;除了这些效应以外,一个心智正常健康的人会觉得自己很棒,还体现在一种称为”自我服务偏向“的现象中,“认知失调理论”是关于自我的最后一个方面,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出现矛盾时,我们会不安,会采取办法让这种矛盾消失。Festinger做了一个经典实验给了两组人一个很无聊的任务,其中一组拿到的报酬是20美元,另一组的人得到的报酬是1美元,低得惊人,然后他问这两组人”你们喜欢这个任务吗?“,结果发现,拿1美元的那组对这个任务的评价要比拿20美元的那组高得多,当问及20美元那一组时”你喜欢这个任务吗”,他们可能会说”很无聊,我为了20美元才做的“;而拿1美元的人就像Dibert漫画中的人一样,“我不想做那种为了一美元而做无聊工作的人,其实这份工作没那么无聊,挺有趣的,我学到了很多“,他们会这样为不合理的行为找理由。一般来说,当人们投入的精力、金钱或成本越多时,他们就越不会相信自己是错的。人们把认知失调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一个月给我一万美元帮你工作,我会为你工作,但我会想”我是为了一万美元才做的,这样更合理”;但如果我一点报酬都没有,那我就会问我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我会得出结论,我一定很敬重你。免费的心理治疗往往没有什么效果,这样的认知失调就会让你想到你为之付出代价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然后你就会喜欢上它。比起20美元那组,1美元认为任务更好玩,其实他们都是为了钱才做的,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由,所以认知失调不是很显而易见,它不是明显的冲突,而是我们调整我们已认知的观点来让我们显得比实际上更有道德、更有理智。

关于自我的主要发现一是人们都以为别人在注意你,其实不然,只有你自己注意你自己,第二个发现是自我感觉良好,不管什么方面都比一般人优秀,最后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如果你的行为不合理,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如果你的行为很愚蠢,或者让你显得很攻于心计,或很廉价,你就会捏造理由说服自己这是合理的。
 
接着讲我们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我们会对别人的行为想出各种各样的原因。
但Heider发现我们通常会把他们行为的原因归为他们的性格原因,人们过多地把原因归于人身上,而不是实际情况中,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是心理学的核心学说之一,基本归因错误还受文化影响。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种思想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更看重命运,更多地归因于实际情况中。例如在报纸上看到一宗谋杀宗,像美国这样的文化就会着重于报道被指控为凶手的人的性格特点;但在印度这样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报道着重于迫使凶手犯下谋杀案的实际情况。
我们讲了社会心里学中的两个行为准则,一个是对自我的放大,另一个可以称之为“对他们的过于简化”。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是由于一连串复杂的情况和我们的个人本性,当事情不顺利时我们会归咎于外部情况;当事情顺利时,自我服务归因偏向导致我们觉得是自己能干,但我们看待他人时,不会这样做。你看到某样东西越频繁,你就会越喜欢它,这种现象被称为“纯粹接触效应”,也许是因为看多了,就感到自在和安全。熟悉是一股喜欢的渴望和力量,我们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能预测到一段婚姻是否会成功,最后,人喜欢长得好看的人,长得好看的人会被视为更聪明、更有能力,更会交际、更友善这就是圣经中的“马太效应”。

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首先,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有人都有确认偏向。也就是说,一旦你相信了某件事,其他信息都会被你解读成支持你所相信的信息,在与人相处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它制约了我们对后来信息的解读。根据这一个发现,我们有了第二个发现那就是第一印象形成得非常快,对这个现象最早做的研究是大学教授要接受教学评估,学生对教授有什么看法,你需要看一位教授多长时间,就能猜出他有多受学生欢迎?答案是五秒钟。薄片效应和第一印象的影响意味着只需要短暂地接触对方,就能决定你以后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当我们形成对别人的看法时,别人会有什么反应,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原由让我认为别人是聪明的、愚蠢的,同性恋的、异性恋的,紧张的、还是冷静的?”,第二个问题是“他人对你的看法,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心理学家造了一个新术语来讨论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我相信你有某种特点,就可能导致你表现得好像你真的有这种特点一样。这个名字来源于一出戏剧,萧伯纳写的《卖花女》,“淑女与卖花女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她的举止,而在于别人是否待她如淑女。所以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我们的期望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们如何评价他人,不仅对个人有影响,对群体也会有影响。

从一个动机性和主观性的立场出发,我们很容易就会划分我的群体和你的群体,这种想法能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感,影响我们如何选择分配资源。英语中”刻板印象“这个词通常都是一个贬义词,心理学上的刻板印象定义更广泛,用它来指代我们掌握典型性的直觉,指代某个类别反复出现的特性。如果你突然失去了归纳的能力,你就会一头无绪,所以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对男人,对女人,对小孩,对青少年,对成年人,这些刻板印象并不都是坏事。首先,有些刻板印象是积极的,你可能相信某些群体的人具有异于常人的创意或智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形成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和我们形成对类别的刻板印象,如椅子,苹果和狗,两者几乎一样,而且通常这种刻板印象是正确的,什么样的人会长得更高,日本人或者瑞典人,人们会给出这样的答案,他们的答案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通常刻板印象能让我们合理地、正确地归纳世界,但它也有消极作用,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它们并不总是准确的,比如之前谈第一印象是讲到的确认偏向;刻板印象的另一个问题是“刻板印象威胁”,假设要做一个数学测试,假设我要让黑人在这个测试中考得很差,做法很简单,如果刻板印象是“你的群体数学不好”,我在考前说你是这个群体的,你的表现就会下降。他们发现如果你的种族或群体跟一个消极的刻板印象有关,如果别人在你面前提起,就足以构成刻板印象威胁,从而影响你在这个领域上的表现。当人们研究刻板印象时,他们通常会区分三个层次的刻板印象。第一层次是”公众刻板印象“,你不会写真心话,因为你害怕这不是匿名的;第二层就是“私下刻板印象”,私下的刻板印象是你真实的想法,但你不会告诉别人;更有趣的是第三层,刻板印象还会在潜意识在起作用,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这点,但它现样会影响人们关于种族、性别和其他社会群体的看法。

这些数据是关于人们的公众言论的,例如补充完整'hos-',这是一张速闪照片,影响的是你的潜意识,快到你根本看不到它闪过,当看到黑人照片时,实验对象更可能填上'hostile' (敌意的) 这样的词;看到白人时,更可能填上hospital“这样的词。另外是一个关于内隐态度的实验,我在屏幕上放一些东西可能是单词,也可能是图片,如果是黑人,不好的词,或贬义词,你们就大叫喊”右“;如果是白人,好词,你们就大喊”左“,要快而不出错,实验发现,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会偏向于白人,而不是黑人。现在来做个不同的,如果是白人或不好的词,就说”右“;如果是黑人或好的词,就说”左“,两次实验结果都差不多。这个实验做过几十万次,把实验方式变来变去,结果发现在第二个实验中,人们比第一个实验时的反应要慢,这表明他们倾向于把白人和好词,把黑人和坏词联系一起,而不是反过来,你会发现人们有一种偏见把白人和积极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把黑人与消极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在你生命在有很多时候,半秒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针对警察的研究,紧急时刻让他们作出选择应该向谁开枪,研究发现这些刻板态度,能极大的影响你选择向谁开枪。假如你碰上一个难以抉择的情况,你知道你不是种族主义者,你没有表达过任何种族主义态度,但我们认为这些刻板印象,能通过各种不显著的途径来影响你的行为。假设有人陷入了困境,你听到外面有人尖叫,或能是黑人,也可能是白人,情景一是你单独一人,情景二是你身边有其他人,我们在哪种情景上更可能出手相救。在一个人的情景里,任何人都会出手相救,不管陷入困境的人是什么肤色的,但当你旁边有其他人时,那差别就大了,你会觉得别人会去救。

把这些研究总结起来的是Trish Devine的自动性理论,这个理论是说每个人都有刻板印象,在我们和别人接触时它们会被自动激活,为了不表现出刻板印象,我们要有意识地压抑它们,这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下功夫,个人和群体都要下功夫。我们会特别强调列举出那些劣势群体的人选,我们的旨意并不在于执行反歧视政策,而是因为有很多证据表明有时我们会想不起那些具有同样资格的人,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它的存在,要认识到我们有偏见,并更努力地去克服它们,不能只靠随机的矫枉过正,而是建立一个体制。白人喜欢白人,而不是黑人,可能是因为刻板印象,也可能是由于组内偏爱的心理,但刻板印象的影响要高于组内偏爱;黑人也像白人一样偏向于白人,这表明组内偏爱所起的影响并不大。

最后讲几个心理学未解之谜:

第一个是睡眠,睡眠是一个动力,像食物和饮品一样的动力。测试睡眠质量其中一个巧妙的方法是脑电图,不规则的β波表明理解力很高,思维很集中;浅睡脑袋就会发出这种规则的α波;深睡是δ波。睡眠有两种,第一种是慢波睡眠,“安静的睡眠”,眼球运动时断时续,然后很慢,这种睡眠很难叫醒。第二种就是快速眼动睡眠,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像清醒时一样,但除了眼部,全身都不会动。我

们很少会在梦里做出不道德的事,除了有意识的梦,在这种梦境里,你可以控制梦的内容,可能会作恶。首先,我们要区分真正的梦和半睡半醒的想法,有个叫Hil的人收集了五万个梦境报告,他从中归纳了一些规律,大部份梦都是不好的,如果用1到10来评分,5.5为中间分值,大部份梦都是在5.5分以下。最普遍的梦是什么?坠落是大家经常做的梦,但被追的梦是次数最多的,这似乎是一个很原始的梦。一个很流行的理论是梦境是巩固记忆的副产物,在备份过程中有些事件会随机地浮现到意识层面,被拼凑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从这个角度看,梦境没有自我适应功能,它只是一种副现象。

然后要讲的是,这是一个真正的未解之谜。Robert Provine做了一些有关笑的研究,我们要区分什么是笑,什么是玩笑。我们了解笑的几个基本事实,从进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笑是人类普遍共有的特征;笑的几个重要属性——社会性和交流性,我们为什么会进化出很大的声音就是为了与人沟通,我们可以把笑声视为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然后笑声有感染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古老的角度,这是由柏拉图提出的,他认为笑是一种巩固感情的形式,它是一种群体凝聚的声音,对抗共同的敌人。

幽默最重要的一个真相是要懂得某个情景中的幽默,它的意思就是说坏事发生了,但不是发生在你身上或你爱的人身上,总的来说,幽默的要素就是要有一个承受一定伤害的目标,可能是敌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你自己,但这种伤害不会很严重,所以移情、关怀、同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是释放了别人的侵略情绪

 

第18~19课:当事情发生不顺时会发生什么事情:精神病

现在临床心理学是如何研究精神疾病的,我们如何界定精神病以及精神病普遍具有的特征,我们如何界定什么是正常健康典型行为,什么是变态非典型异常不健康适应性差的精神问题?
我们只有一套行为标准来判定各种精神病,我所说的行为标准是指病人跟你说的一系列症状他们有什么感觉,他们有什么思想以及对他们行为的一系列观察,你用这个人表现出来的或者跟你说的一系列症状,然后用它们跟现存的各种精神病标准作对比,而这个人符不符合这些标准,最终是要由一个很主观的判断来决定的,因为它们太主观,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是社会规范,你会不会被打上精神病或者精神问题的标签,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社会和文化规范,比如在非穆斯林文化里,一个女人戴面纱会被视为一个非典型或者变态行为;第二个影响我们判断是正常还是变态的因素就是目标对象的某些特征,在我们的文化里一个男人哭是很异常的,或者说一个女人打人会被视为很异常的行为,而男人打人则没那么异常,所以我们都有性别刻板印象,可接受行为是有性别角色之分的;第三个能够影响什么行为是变态因素的就是环境,如果你偏执过度警觉,在巴格达市中心提防威胁,这在今天会被视为非常适应性的行为,因为它能帮助你避免受伤或被杀;但是如果你是在一个安静的小农场,这就不会被视为正常或可接受或适应性的行为。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有很多探索式的方法来判定,其中有三个特征称之为痛苦功能失常异常。抑郁症就是一个好例子,它是一种痛苦的状态,你不快乐、你悲伤甚至伤心到想自杀,只有患者自己会痛苦,这种高度痛苦被列为精神病。另一个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不顾他人的权益,毫不犹豫的偷别人的东西或伤害别人,对别人的感觉没有一点移情或同情心,而且对自己所作所为没有丝毫痛苦,只会造成别人痛苦,这是它列为变态醒悟的原因之一。第二个普遍标准是'失常',抑郁症患者通常会完全丧失功能,们退回自己的世界完全与社会隔绝,能完全衰退是我们把抑郁症视为伤害力最强的精神病之一的原因之一。最后是'异常',是三个标准里最有争议的一个,为它受社会规范的影响太大了,郁症还有性别差异,孩和男孩的患病率几乎到达2:1的比例。

我们来讲一下几个重要理论以及情绪障碍的治疗,我们有一些生物学理论和疗法认知行为理论和疗法,还有人际关系理论和疗法

第一个基因因素,很明显情绪障碍跟基因有关,尤其是躁郁症,还有一些神经递质与情绪障碍有关,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类神经递质叫做单胺,它们也和情绪障碍有关,躁郁症和抑郁症都有关。现在有关神经递质作用的理论认为原因更在于神经递质的受体和它们的运作,这些理论认为神经递质受体例如血清素运作低效,所以即使大脑的突触有足够的神经递质,神经元也用不了它们,因为受体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所以有些缓解抑郁症的药物,就是改善这些神经递质的运作,精神病学界的另一个人Joan Kaufman发现血清素转运基因上的某些变异或者多态性能够预测谁遇到压力时会患上抑郁症,重申一次基因决定不了抑郁症,如果基因和压力同时作用就会导致很高的抑郁症患病风险。大家可能学过前额皮质层,是大脑里一个负责高阶复杂思考解决问题,目标性行为的区域,抑郁症患者他们的前额皮层活动减少,这表明也许它跟注意力集中目标性行为、计划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等问题有关。杏仁体是大脑里一个负责处理情绪信息的区域,有情绪障碍的人杏仁体对情绪信息作出的反应会过度活跃,躁郁症和抑郁症都是这样。海马体是大脑里一个负责处理记忆和注意力的区域,患有慢性抑郁症的人通常海马体都会缩小,这可能与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有关。最后是前扣带回,这是大脑里一个负责处理不同活动的区域,但它与情绪障碍有关,尤其是对痛苦压力以及行为选择上作出的反应,也许是前扣回带的功能障碍导致病人难以对压力作出合适的反应、选择好的应付行为以及当他们的行为有问题时,改变他们的行为。所以生理学理论衍生了几种药物来治疗情绪障碍,血清素再摄取抑剂制简称SSRIs,帕罗西汀百忧解之类的就属于这种,锂是治疗躁郁症的首选之药,它能稳定情绪变换,但服用锂会带来问题,因为它有很多副作用,最后是抗精神病类药物。

一些社会心理治疗是基于Aaron Beck的抑郁症的消极认知理论,认为郁症患者对自己未来和世界有一个负面的看法,根源就是某些认知缺陷或偏见,事情要么全部是好的要么全部是坏的,他们不能看到中间的灰色地带,还有'情绪推理',抑郁症患者身上常见自责、对自我的全面消极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无望感,他们会觉得坏事永远不会消失到处都有坏事,他们觉得坏事会影响他们生活的很多方面。这疗法的重要步骤包括识别患者消极想法的主题以及诱因,通过问患者用什么证据支持他们的理解,他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一个情况,冶疗师帮助患者认清消极信念或想法然后质疑这些想法的真正价值,然后改变与抑郁症状相关的环境因素,但他们也认识到患者的生活中,真的发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他们帮助患者更积极地参加解决问题改变那些环境,他们还会教患者一些方法去管理他们的情绪,这些认知行为疗法,已经显示出非常显著的效果,认知行为疗法有很强的结构性,它针对性很强而且疗程相对较短。

另一个医治抑郁症的主要心理疗法是人际关系疗法,它的理论根据是对自我的消极看法以及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预期是基于养成这种消极自我观念的成长教育中,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帮助患者明白他们消极的自我观念,并且这些观念是如何植根于他们以前的人际关系中,人际关系理论的结构性没有认知行为疗法的那么强,它更专注于过去而认知行为疗法专注于现在,并且应付你目前,正在应付和抗击的情况。

怎么界定精神病和怎么看待精神病上有很多哲学和道德问题。当我们给一个人贴上精神病标签时这并不是一个医学决定,而是一个社会决定我们用它来排斥那些偏离社会规范的人,排斥他们剥夺他们的道德感,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同意他们,并不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邪恶,而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变态,所以我们这样的观念有它的合理之处。

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患有精神分裂,这种病非常严重,他们的问题是无法联系现实,精神分裂有五个主要的症状,有四个是阳性症状,指患者会做的事、和有的不正常症状,一个是阴性症状也就是没有的东西患者缺少的东西。他们会听到声音经常会听到有人告诉他们做什么事,这些声音不是真实的有时是幻听,也有时候是幻视或者幻嗅但典型的幻觉是幻听;另一个症状是错觉,幻觉是一种感觉体验、是不真实的,错觉是指一种错误的信念、一种你不应该有的信念,错觉的一个主题是'牵连观念',牵连观念是指你认为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围绕着你展开,你听到有人窃窃私语你就以为他们是在说你;精神分裂的一个主要阴性症状是缺少正常思维或情绪,有些患者可能会不说话,他们可能没有多少情绪反应。精神分裂下面还分了几种子类型:第一个是偏执型精神分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相信其他人在密谋害他们,他们通常会妄自尊大;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周围环境没有反应,通常他们会重复别人说的话,他们不会说自己的话;最后一个瓦解型精神分裂,通常大家常见的疯子都是这个类型,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他们不能调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难准确说明这些病的根源是什么,但我们普遍认为患者无法整理思维和感知,无法用逻辑整理思想无法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合理现实的时间排序,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引起的结果就是你会失去与他人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失去社会联系意味着你脱离现实。但如果我处于一个良好的社会团体中,有人关心我通常我的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所以精神分裂是一种恶性循环。最近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可能与弓形虫有关,这是一种存在于猫粪中的寄生虫;另一个诱因是紧张的家庭环境,有可能是紧张的家庭环境增加了你患上精神分裂的几率,也有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的孩子很难照顾使得家庭环境变紧张;最后讲一个这个病的不解之谜,世界各地都一样但在工业化落后的国家精神分裂康复率要高于工业化国家。

第二种精神疾病,被称为焦虑症,这种焦虑或者试图减低焦虑的非适应性行为会持续很久。焦虑症分为几种,最简单的就是广泛性焦虑症,它会引起身体症状例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易怒,有证据表明广泛性焦虑症有遗传因素,它与严重抑郁症有关,而且它的根源似乎与童年创伤有关,如果你小时候发生过不幸,你会变得过度警觉;第二种焦虑症,就是恐惧症,它们可以是对物件事件社会环境的恐惧,"准备理论"认为在进化过程中我们变得对某些可怕的东西很敏感,我们就倾向于对这些东西形成恐惧反应;最后一个焦虑症是强迫症,执迷是一种非智理的令人不安的入侵你意识的想法,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在治疗强迫症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解离症是一种涉及解离的精神疾病,这个名称的意思是指记忆的解离,也就是说你不记得了,与自己部分的身份和历史分离了,你无法回忆起这部分的身份。解离症有三种主要类型:解离性失忆症、解离性漫游症和解离性人格障碍。解离性失忆症,她看到了一些可怕的事,结果她对这段经历的记忆就再也回忆不起来了,它通常被称为心因性失忆;解离性漫游症有点奇怪而有趣,它是完全的失忆同时还有身分替换,你离开家你建立一个新身分,这就叫漫游状态;还有一种解离性人格障碍,这种病原来叫'多重人格障碍',这种病是说一个人同时有两种或以上的人格。我们说人格是大家应对世界的方法,人格障碍就是指有些人格太坏了,恶化成精神病,其中一种人格障碍叫自恋性人格障碍,还有逃避型、依赖型、表演型、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非常糟糕意思就是说你很难相处,大部分杀人凶手都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但没有精神病,都只是受正常欲望驱使的正常人,只是欲望如愤怒嫉妒仇恨太极端了。

每个社会都有这样的人,通常是男人,他被一次又一次的羞辱,他觉得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去社会地位,他想把它拿回来,通过可怕的暴行来挽回面子,他把所以人当成他的复仇对象,即使他知道很有可能会死,过去美国用"开始邮政"形容这类人。很多精神变态者都是很成功的人,各个领域里的精英分子,因为他们太成功了,他们看起来不像精神变态者,他们没有同情心、爱、忠诚,他们冷血无情、野心勃勃,但他们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让我们把他们关进监狱里,所以这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病。

如果你患的是普通的单极抑郁症,也就是说你心情很低落,对你来说最好的疗法就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和抗抑郁药例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剂制;如果你有躁郁症认知行为疗法对你就没有用了,最好的方法是药物;如果你有焦虑症认知行为疗法就能帮到你,所以不同的精神病要用不同的疗法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临床心理学里有一些‘非特殊因素',这个术语的意思是指几乎所有的治疗都会有的一些属性,这里列出两个,其中一个是'支持',不管你接受的是什么治疗,或者是精神分析或者是行为疗法或者是认知心理师或者精神医生给你开的药物,你会感觉到支持、接受、同情、鼓励、指导,你会觉得有人情味,有人真的关心你想你好起来,这会造成很大的区别;还有一个是'希望',通常治疗背后都有一股热情,让你觉得这个方法真的能治好你,这个希望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相信会变成一个自我实现预言。当你说趋均数回归时,你已经假设了人生中很多时候都有一个平均水平围着它起起伏伏,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平均数之内,情绪也是这样,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都有一个平均情绪,我们会有情绪差的时候也会有情绪好的时候,这是一个合理的心理学观点。

 

第20课:最好的生活:高兴

大部分心理研究都专注于人类痛苦,通常当人们想到心理干预时,他们都会想到有心理问题的人,然后我们想办法怎么治好他们;最近流行一种心理学称为‘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让那些心理没问题的人变得更健康。快乐有什么用?其中一个答案是快乐是一种目标状态,我们进化就是为了追求这个状态,它标志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Steven Pinker用一段引人深思的话总结了快乐的关键,'当我们身体健康、吃得好、过得舒服、安全、有钱、有知识、受尊敬、有伴侣、有爱时,我们更快乐'

关于快乐的惊人事实:

首先快乐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起大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受身边的环境和发生的事影响。部分原因是快乐似乎有很强的遗传因素,有些人认为基因决定了基准点。人生事件会不会改变你的快乐感?想想你身上能发生的最糟粕的事是什么,你身上能发生的最快乐的事是什么,问问它会使你的快乐感发生多大变化??假设某人发生意外脖子以下全身瘫痪,发生这种事当然会让人很不快乐,但在脖子以下瘫痪大约一年后,人们的快乐感会回升,回到和以前差不多的水平,这表明人生事件有暂时性影响。假设当得上终身教授,你会觉得它是一件人生大事,但半年或一年后,你就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快乐,很多这样的研究说明我们以为这些东西会产生永久而深刻的影响,但通常不是这样的,这种现象有一个术语叫做'情感预测',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擅长根据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预测我们将来会有多快乐或悲伤,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通常没有领会到某件事和日常生活的不相关程度,人生中有很多事会让你以为会让你很快乐,但其实对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还有一个基准点的逻辑,来自一个很糟糕的词:适应力,你会习惯糟糕的事,比如我没有得诺贝尔奖,也会习惯好的事情,比如中六合彩赢大奖。'快乐跑步机'它的意思是说追求快乐就像在跑步机上,但不管你跑多快你还是在原地,你会习惯这种状态。拥有不是得到快乐的手段,你会很快习惯拥有的东西,从这个观点引出了两个方法,一个是不停地尝鲜,这样你就永远不会习惯任何东西你就会永远快乐;还有一个老人的方法,就是走下跑步机,放弃放弃追求快乐,然后追求更实在的事物。快乐研究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你的快乐感是很固定的,一部分是被你的基因固定的,一部分是因为你习惯了生活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情而固定的;第二个启示是快乐是相对的,有很多人研究过钱力量和快乐的关系,如果你一穷二白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身边是什么人你都不会快乐,但如果你不是太穷,你的快乐感就会取决于你的相对环境。有人研究过英国公务员的快乐和健康、他们的人际关系,发现他们多热爱自己的生活这些都不取决于他们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他们相对于别人赚多少,我们是社会地位意识很强的灵长类动物,你在这个等级制度中的高低对你的快乐水平有重要影响。

最后一个发现涉及了对过去一个事件的快乐与痛苦的判断,Kahneman的见解是当你想回一件事时,你不会简单地把你感受到的快乐或痛苦加起来,相反你的记忆会偏向于那些高峰体验以及结尾,如果你想让人对一件可怕的事有一个好回忆或者说不那么糟的回忆,你只要在这件事最后给这个人一点点痛苦就行了。

心理学未解难题:

我们知道大脑是精神生活的来源,但我们一点都不明白它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一个客观物体,一块肉能引起意识体验;我们知道人格有一半的变异,人与人之间有一半的差别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我们不知道怎么解释另一半是由什么决定,肯定是跟经验有关,但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论解释什么样的经验使一个人大胆,而另一个人则胆小,一个人怨气冲天,一个人则心满意足;我们很清楚社会影响能够使人对别人做出很可怕的事,但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更深层次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不受影响,为什么有些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做好事甚至是舍身为人的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yana/p/9028753.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易《心理学导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