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软件:有路你不走 无路你瞎撞头

(1)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企业信息化技术

一、企业信息化应用

企业信息化应用,从:单岗位-单部门-多部门-企业级-集团级,一路发展。下一级,必须突破集团组织和资源边界,走向社会。

要在高维度来研究低维度,才能想通怎么解决低维度的问题。听说阿里设计合伙人机制的时候,决策层集体学习英国议会制度。

是的,我个人知识体系,就是从:神话-佛学与哲学-佛教组织-国家组织-企业组织-家庭组织这条线的。

二、企业信息化技术

我也经历了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全历程:DOS-Windows-Web-App-云计算。

DOS没有局域网,只能做单岗位应用。

Windows出来了,容易连局域网了,就出现了单部门多个岗位之间的业务协作、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之间的业务协作,乃至整个企业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之间的业务协作。这一个技术时代就支撑了单部门应用、多部门应用、企业级应用。

后来Web技术出来了,就容易做集团级应用了。集团,可以是全国布局甚至全球业务开展,也可以是多元化投资集团。所以做统一集团财务管控、统一集团人力管控、统一集团流程管控、统一集团数据管控,正当时。

后来移动技术出来了,但在企业应用界没有黑马产生。很多人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我想清楚了,那就是社会级应用还不到时候。

后来云计算技术出来了,社会级应用的需求也到时候了,所以技术和应用匹配在了一起。

(2)企业级应用和社会级应用

一、企业级应用

谈社会级应用之前我觉得也非常有必要谈企业级应用。因为,如果社会级应用和企业级应用不在一个技术代差上,就不好搞。

所以社会级应用必须跑在公有云上的话,那么企业级应用也必须在云上。

如果把社会级应用比作全国高速公路网,那么企业级应用就是省道、市道、县道,必须与全国高速公路网连接在一起。没有企业级应用上云,就不可能引爆社会级应用。

所以,这就是企业级应用现在搞云原生热、企业数字化转型热的原因。

二、社会级应用

大家不要一谈社会级应用就觉得特别大。其实社会级就是由一家家企业级组成的。这是市场竞争、社会分工形成的自然。

有的企业干零售、有的企业干批发分销、有的企业干仓储物流、有的企业干售后安装与维修、有的企业干产品生产制造、有的企业干原材料生产、有的企业干设计。

把这些企业都按细分行业串联起来,就是产业范围内的社会级应用,因为组织调度的都是社会上的资源,而不是企业自营或投资控股的企业资源。如果说产业和产业之间再异业相连,那就是真正的社会级应用。

有些事本来就是容易跨好几种产业的,如

1、人:员工招聘、培训、派遣

2、人:消费者营销卷入

3、财:企业支付、企业信贷、信用评估

4、财:企业代账、审计、法务

5、物:仓储物流

6、公用事业和政府:银行、工商税务、海关、交通、公检法、社保、安监、环保监...

(3)我们重点讲讲企业级生产制造

一、我国生产制造特点

中国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大国,中国也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中国的生产制造呈现“两强三弱”五个特点:

1、区域集群生产强

2、产品集成生产强

3、品牌弱

4、高端核心研发设计、精密生产制造弱

5、全球产业链资源控制弱

从总体来说,现在还都在美国的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游戏规则中,这句话仍然有效:

1、美国资本、IT/OT/CT技术、美国创新

2、俄罗斯原材料

3、日本精巧产品、日本人性化细腻服务

4、德国精密生产设备

5、中国集成生产与全球出口倾销

二、中国工业研发设计信息技术

我们讲工业软件,一般分为三部分:工业研发设计、工业生产制造、工业生产制造管理。我们现在先说说工业研发设计信息技术。

工业研发设计IT,是个非常核心非常专业但又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做又做不来,你如果给他钱让他做,他又觉得不怎么挣钱不想做。

你只要看看PTC、Autodesk、AVEVA、Synopsys、Mentor、ANSYS、MathWorks等等公司的营收规模、营收增长率就知道了。

所以我们也是看了一圈工业研发设计IT,从战略布局意义来说确实应该投资,但从短期商业挣钱角度来说很难决策。如果阿里这样一年营收3000多个亿的公司就好决策了。

我们看了各类:

1、CAD、3D CAD、EDA、BIM

2、CAE、ARVR、仿真可视化

3、CAPP、CAM

4、3D打印

在中国都挺软。

所以我们还是不得不退回到和企业信息化关联密切的:PLM、PDM、BOM。

三、中国工业生产制造信息技术

我国缺乏世界瞩目的工业巨头,如:

1、工业巨头:西门子、GE、波音、空客

2、机械巨头:三菱重工、横河电机、富士电机

3、电气巨头:施耐德、艾默生、ABB、罗克韦尔、霍尼韦尔

4、汽车巨头:博世、戴姆勒

5、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庞加迪

所以我国也难以形成工业设备+自动化OT+CT通信+IT信息技术这一条链条。

我们在工业设备+自动化OT方面,从核心零部件L0级-设备级L1-产线级L2-车间级L3-工厂级L4,都比较短板。

我们也曾经考察过中国的:

1、核心零部件级L0:芯片、实时OS、传感器

2、设备级L1:PLC、数据网关、通信网关

3、产线级L2:DCS、SCADA

4、车间级L3:MES

但都核心竞争力不佳、垂直细分太多、挣钱不佳。

四、中国工业生产制造管理信息技术

我们绕回来一圈,又退回到MRP、供应链采购这个范围。

不过现在在车间级和工厂级我们发现了两类新场景需求:安全生产管理、环保管理。因为中国这些年对这些监管非常紧,而且未来也会非常紧,不可能倒退回去十多年前了。

不过在这里再多讲一句,中国人对MRP误解太大,老要求工厂级、车间级、产线级甚至设备级的需求,这是不对的。MRP属于企业资源计划的一部分,是企业级颗粒度的。在企业级层面我们就做企业级层面的需求。很多人把ERP当做业务操作工具软件,这得误差多大。你拿企业管理软件当业务开展操作工具软件,这怎能不多需求,这怎能好用呢?花什么钱得什么东西,解决什么问题就买什么东西,千万别豆子麻子西瓜所有问题都期望一把改锥工具能解决,承受不起啊。

(4)我们再讲讲产业级生产制造

我们发现了以下产业级生产制造新需求,专门针对我国区域集群生产和产品集成生产这两个优势的:

1、生产:区域集群协同生产调度管理平台

2、质量:全程质量保证与追溯

4、原材料:全球产业供应链资源采购平台、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仓储物流服务调度平台

5、研发:集成产品全球研发设计协同平台

6、工人:产业工人资源调度平台

7、资金:产业金融服务

8、结算:产业财税共享服务平台

9、信息:产业标准主数据、画像标签和关系图谱、产业行情/招投标信息

而这些平台,国内国外都没有。

我们发现,在产业级、社会级,全球都差不多在同一个起跑线,差距并不是很大。就如同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数字营销、零售、支付、电子发票、仓储物流、配送方面,和世界差距并不大。就如同中国IT技术产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差距和世界相比也不是很大。

(5)我们最后讲讲中国云计算厂商

我们为啥要讲讲中国云计算厂商呢?

因为中国云计算厂商都在端-管-云布局:

1、端:芯片、实时OS、LBS/地图、摄像头/麦克风

2、管:边缘计算服务器、5G

3、云:服务器和容器、存储和CDN、网络、文件存储、关系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大数据平台和可视化平台、AI、IoT接入平台

4、云应用开发平台:企业移动入口平台和小程序、应用组件和开发中间件、开发平台和源代码管理平台和Open API开放平台、DevOps部署平台和运维监控平台、应用商城和订单/合同/发票/支付/计费

他们还通过强大的品牌、庞大的客户群流量、庞大的资本,对上层应用解决方案厂商进行投资控股,让他们整合基础技术和应用软件解决方案,让他们去卖云计算产品,让他们去实施交付云计算产品。

他们还通过高薪、高股权挖国际巨头如SAP、Oracle、IBM、HP、德勤、埃森哲的大售前顾问、大销售经理。他们签订的合同往往上千万、上亿,然后他们再分包给上面投资控股的应用解决方案商或者加速器里面的黄金生态合作伙伴。这些生态合作伙伴做业务咨询、业务建模、部署配置、应用开发、集成开发。

他们一起在各个细分的装备制造、重工业、能源、建筑行业,甚至在快消品制造、耐消品制造行业攻城略地,主要以工业大脑为由头,把端、管、云、云应用开发平台、以及上层的应用软件全卖进去。

640?wx_fmt=jpeg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工业软件:有路你不走 无路你瞎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