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看待“学而思”

“学而思”这个课外培训机构估计很多家长都不会陌生。从一开始的饥饿营销,到现在从奥数已成功铺开语、英、物、化,同时还开始了幼儿中班课程。即使它已经从培养稀缺人才,转变为让更多孩子接触到的普教,但是还是有大批的家长在排队报名、调了闹钟争分夺秒的争抢名额、分分秒就想着把钱送出去缴费。不要觉得匪夷所思,当你有了在读书的孩子,当你周遭的家长都在鸡血,当你和孩子入了这个圈子,你真的会觉得这很必要。

中国的教育机制就是应试。不要想着国外的散养是多么舒适,首先你不在国外,遥而不及的事别去管、也别去想。国外可以静待花开,我们这,时间到了还不开花,就直接断供,你就不用开花了。所以时间到了你不能盛开,也必须有个花骨朵啊,好让你继续接受着养料得以在之后还能开花。何况,国外之所以散养,一是有较好的福利,不怕今后没工作没收入养不了自己;二是国外并不是人人都要上大学,电工、水工一样得到尊重,有甚者还收入不菲。至于国外的中产阶层或是更高层的,不和我们现在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一样,学的东西真心不比我们少,花的费用也是多多了。当然,孩子也不能只看书,不玩耍,在学习中夹带着娱乐是最好的。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郊游、玩乐也是需要的。要让孩子接触面广、生活丰富,就只有挤时间,凑时间。而且作为家长你也得不断得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引导孩子愉快的学习。

不可否认“学而思”的很多东西对应试是很有用的。而针对应试也没什么不好。孩子成绩有所提高,自然学习兴趣更甚,以此产生良性循环,挺好。所以,我挺乐意让孩子在“学而思”学着,总比在家无所事事的好。我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挤进他们的尖子班或是超常班,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牛娃或是超牛娃。我情愿她在学得不吃力的班级里做个自信满满的优秀生,不想她在更高一级的班里辛苦的跟着,因为我家这孩子不是那种压力越大动力越大的娃,至少现在她还没这觉悟。但是考试、比赛能参加的还是参加,能拿到证书当然好,为之后考中学添彩嘛,不过我并不把这视为目的,所以没特别的期望,就不会特别失望,也不会给孩子太多压力;锻炼她的考场经验和检测她的学习掌握度是我的目的,有时考前我都不会特别辅导或是复习,前一天还带着她到处玩,这样更能体现她的真实水平和平时是否真的已牢记掌握。不过三年级起也许会改变一下对考试的态度,毕竟三年级起真的是到了要囤证书的时候了。可是,每当我陪读时看到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指责孩子的家长,我还是会觉得不妥,孩子很苦,已经来学了,还要被骂被训,干嘛出了钱给家长和孩子都找不痛快呢,为了吃苦体验啊!就这种不快乐的学习,又能学到多少。

作为一路正统学习上来的老一代学生,我也有课外补课的那段时间,有时过多的补习不但不能提高你在学校的成绩,更会让你疲惫和觉得自己的不济。所以适当就好,看到孩子累了就适当减少,看孩子还可以提高就添一下。让孩子想学,上课紧跟思路,听懂了远比回家再补好的多。当然单靠上课的内容还是不行的,有空要复习,大家都知道,考试还是靠题海、靠刷题的,当然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刷,不然是茫然的白刷。

从一年下陪着孩子来学数学,现在也已一年。从头二节课,我自己都觉得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到后来我看一遍大纲就明白主要内容,再到现在上课我就做我自己的事,这是一种适应的过程。女儿呢,也是从第一学期的上课听不明白,回家还得我亲教一两遍,到后来上课明白,回家作业一半不怎么会做,再到现在回家作业全部自己完成,而且基本全对,这也是一种过程。到了三年级,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那么奢侈的她上着课,我玩着手机,写着文章,因为真正的奥数,真正的抽象是从三年级开始的。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怎么看待“学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