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mpeg ffserver 作为 rtsp 服务器

http://blog.chinaunix.net/xmlrpc.php?r=blog/article&uid=25033252&id=3082636

ffmpeg和ffserver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实时的流媒体服务,这里实时的数据来自摄像头,如果考虑到应用程序和网络状况,这里客户端看到的画 面还是会落后与摄像头本地获取的画面,最糟糕时甚至看不到画面(扯远了),这里我们关注的是ffmpeg和ffserver之间是如何配合工作的,了解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个别问题也能有的放矢。

ffserver先于ffmpeg启动,它在启动的时候需要加参数-f指定其配置文件,配置文件里包含有向客户端传送的流的配置(如编码方式,帧 率,采样率……),也有对feed1.ffm的配置,还有其他的一些配置。feed1.ffm是什么?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缓冲文件,下面会提到它是如何被 用到,ffserver启动后,feed1.ffm就会被创建,这时如果你打开feed1.ffm看看,会发现feed1.ffm开始的部分已经写入了内 容,你可以找到关键字ffm以及向客户端传送流的配置信息,在feed1.ffm做缓冲用的时候,这些信息是不会被覆盖掉的,就把它们理解为 feed1.ffm文件的头吧。

ffserver启动后,ffmpeg启动,它启动时加的一个关键参数就是“http://ip:8090/feed1.ffm”,其中ip是运行 ffserver主机的ip,如果ffmpeg和ffserver都在同一系统中运行的话,用localhost也行。ffmpeg启动后会与 ffserver建立一个连接(短暂的连接),通过这第一次的连接,ffmpeg从ffserver那里获取了向客户端输出流的配置,并把这些配置作为自 己编码输出的配置,然后ffmpeg断开了这次连接,再次与ffserver建立连接(长久的连接),利用这个连接ffmpeg会把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 ffserver。如果你观察ffserver端的输出就会发现这段时间会出现两次HTTP的200,这就是两次连接的过程。

ffmpeg从摄像头获取数据后,按照输出流的编码方式编码,然后发送给ffserver,ffserver收到ffmpeg的数据后,如果网络上 没有播放的请求,就把数据写入feed1.ffm中缓存,写入时把数据加上些头信息然后分块,每块4096B(每块也有结构),当feed1.ffm的大 小到了ffserver.conf中规定的大小后,就会从文件开始(跳过头)写入,覆盖旧的数据。直到网络上有播放的请求,ffserver从 feed1.ffm中读取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上面粗略的描述在实时流媒体服务时ffmpeg和ffserver的关系,这些看法都是在阅读较早FFmpeg代码(very old)时得出的,现在不知这个架构是否改变,兄弟我把砖扔出,希望大家用玉来砸。

http://hi.baidu.com/%D3%E5%CE%E4%CC%D5/blog/item/400f2c00b1b29697e950cded.html


 ffmpeg+ffserver搭建流媒体服务器 


ffmpeg和ffserver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实时的流媒体服务。

一、理解
里边主要有如下四个东西,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差不多明白了。
1. ffmpeg
2. ffserver
3. ffserver.conf
4. feed1.ffm
1. ffmpeg,负责媒体文件的transcode工作,把你服务器上的源媒体文件转换成要发送出去的流媒体文件。
2. ffserver,负责响应客户端的流媒体请求,把流媒体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3.ffserver.conf,ffserver启动时的配置文件,在这个文件中主要是对网络协议,缓存文件feed1.ffm(见下述)和要发送的流媒体文件的格式参数做具体的设定。
4.feed1.ffm,可以看成是一个流媒体数据的缓存文件,ffmpeg把转码好的数据发送给ffserver,如果没有客户端连接请求,ffserver把数据缓存到该文件中。

二、http的建立流程
1.配置ffserver.conf文件(初次接触可以参考ffmpeg源码中的doc/ffserver.conf,里边有详细的注释)
如下写一个示例
Port 10535
RTSPPort 5454
BindAddress 0.0.0.0、
MaxHTTPConnections 2000
MaxClients 1000
MaxBandwidth 1000
CustomLog  -
NoDaemon

#实时流数据配置(参考源码ffmpeg/test/下的ffserver.conf)
File /tmp/feed1.ffm
FileMaxSize 1M
ACL allow 127.0.0.1

Feed feed1.ffm
Format avi
#
BitExact
DctFastint
IdctSimple
VideoFrameRate 10
VideoSize 352x288
VideoBitRate 100
VideoGopSize 30
NoAudio

PreRoll 10
StartSendOnKey
MaxTime 100


#已经存在的文件而非实时流
 
File "myfile/testvideo/test.flv" 
Format flv 

#加入一个RTSP应用
 
File "myfile/testvideo/test.mpg" 
Format rtp 


2、如何实现播放
(1)实时流用http传输
如果传输硬盘上的文件,则:
ffserver -f /ffmpeg0.8.9/ffserver.conf & ffmpeg -i inputfile http://localhost:10535/feed1.ffm
如何传输摄像头捕获的实时流,则:
ffserver -f /ffmpeg0.8.9/ffserver.conf & ffmpeg -fvideo4linux2 -framerate 30 -i /dev/video0 http://127.0.0.1:8090/feed1.ffm

启动ffserver和ffmpeg。 ffserver先于ffmpeg启动,它在启动的时候需要加参数-f指定其配置文件。ffserver启动后,feed1.ffm就会被创建,这时如果 你打开feed1.ffm看看,会发现feed1.ffm开始的部分已经写入了内容,你可以找到关键字ffm以及向客户端传送流的配置信息,在 feed1.ffm做缓冲用的时候,这些信息是不会被覆盖掉的,就把它们理解为feed1.ffm文件的头吧。
ffserver启动后,ffmpeg 启动,它启动时加的一个关键参数就是“http://ip:10535/feed1.ffm”,其中ip是运行ffserver主机的ip,如果 ffmpeg和ffserver都在同一系统中运行的话,用localhost也行。ffmpeg启动后会与ffserver建立一个连接(短暂的连 接),通过这第一次的连接,ffmpeg从ffserver那里获取了向客户端输出流的配置,并把这些配置作为自己编码输出的配置,然后ffmpeg断开 了这次连接,再次与ffserver建立连接(长久的连接),利用这个连接ffmpeg会把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ffserver。
如果你观察ffserver端的输出就会发现这段时间会出现两次HTTP的200,这就是两次连接的过程。
ffmpeg从摄像头获取数据后,按照 输出流的编码方式编码,然后发送给ffserver,ffserver收到ffmpeg的数据后,如果网络上没有播放的请求,就把数据写入 feed1.ffm中缓存,写入时把数据加上些头信息然后分块,每块4096B(每块也有结构),当feed1.ffm的大小到了 ffserver.conf中规定的大小后,就会从文件开始(跳过头)写入,覆盖旧的数据。直到网络上有播放的请求,ffserver从 feed1.ffm中读取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2)本地文件用http传输
ffserver -f /etc/ffserver.conf
用命令启动ffserver,然后用ffplayhttp://ip:port/test.flv,或者在vlc中输入以上网址也可实现播放。

(3)本地文件用rtsp传输
ffserver -f /etc/ffserver.conf
用命令启动ffserver,然后用ffplayrtsp://ip:port/rtsp.mpg,或者在vlc中输入以上网址也可实现播放。
备注:在做测试的时候,用rtsp不能传输flv文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