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际交往困惑?两招轻松行
问题:
喜喜老师,您好!请教一个问题:我女儿三年级,同桌是个调皮的男生,开学第一天自己的橡皮丢了,就抢我女儿的橡皮,占为己有。女儿说报告班主任也没用,可能觉得班主任不会管这种小事。作为家长,我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人际交往的困惑?
网友:张桂红
看到这个问题,真让我吃了一惊:三年级的孩子,一个敢抢占,一个对抢占不知所措!
我以为,这样的事发生在一年级刚进学校的那几周,是正常的。三年级还发生这样的事,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出了问题:至少男孩分不清“你的”与“我的”边界;女孩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无所知。
一、分清你我是关键
橡皮丢了,按理小男孩子的正确做法是:立即在自己课桌周围寻找;如果在自己周围找不到,还可以请同学帮助寻找,因橡皮有弹性,掉落时蹦得老远也有可能。如果在教室找不到,就应该回家请父母重新买一个。
可是,他不知道正确的做法,而是按自己的认识方式来解决丢了橡皮的问题。
1.错误原因:世界是我的
小孩子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时,能看见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不能看见的,世界就不存在了。小孩子分不清“你的”和“我的”的时候,对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是“我看见的就是我的”,“我拿着的就是我的”。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小孩子们在争东西时,经常说的理由就是:“我先看着的,就是我的!”更不用说“我拿着了,就是我的”,对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了。
小男孩刚进三年级,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从他的表现来看,准确地说,他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他还不太分得清“你的”与“我的”的界线。他之所以有“抢”与“占”这些行为,是因为他的橡皮丢了,又随手拿到一个,因而就有了“我拿着了就是我的”这样占为己有的结果。
也就是说,小男孩犯错的第一大原因,是世界都是我的,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抢占”了同学的东西,是犯法的行为。因此,亲爱的老师,亲爱的父母们,对男孩的行为,不能用道德规范来看待;而应该看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什么教育。
除了小孩子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外,据我的经验,这样的男孩,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儿,家庭从来没有进行过“你的”与“我的”物权的教育,要什么都是按需所取。所以,拿同桌的橡皮归自己有所,就与在家里拿什么归自己所有一样。
按上所述,这个班级缺少“物权规则”教育,同学之间你拿我一个橡皮,我用你一枝铅笔,不过是小事一桩。所以,小男孩“抢占”东西的行为不仅会发生,而且没有得到制止,更可怕的是小男孩没有受到怎样正确的拥有自己的东西的教育。
2.分清你我,有借有还
对这样的男孩,要家校携手,共同教育,帮助他分清“你的”与“我的”界线,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物权意识并遵守物权规则。简单地说,就是要孩子不逾越“你的”与“我的”之界线,学会“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学校,除了书本要写孩子的名字外,每个孩子的一切物品,大到衣服、书包,小到铅笔、橡皮等等,都要有孩子的名字。这样,当东西掉以后,便于及时物归原主;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分清自己的和同学的。要动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学的同意且用后及时归还。
在家里一定要严格分清“你的”与“我的”,坚持“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原则。同时,父母对孩子每天带回家的东西要严格督察,发现不是孩子的东西带回了家,一定要追问东西的来源。如果是擅自拿了同学的东西,就要孩子物归原主,赔理道歉。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分清“你的”与“我的”,孩子才不会“抢占”别人的东西。
当然,如果小男孩是故意欺负同学,抢占东西,那么就更不是小事了。老师、父母不仅要进行教育,更要对小男孩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助他学会正确的做法。
二、学会说“不”来拒绝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许多老师与父母,觉得像橡皮啊、一只铅笔呀,这些小东西不值多少钱,被同学拿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拿去就拿去吧。
但是,亲爱的老师们、父母们,对孩子而言,东西是不论价格的,对他们来说,自己的东西、自己心爱的东西,就是大事。我们必须要重视孩子的这些问题,既要引导他们无私地帮助有困难的人,也要引导他们学习维护自己权益,知道自己有权利说“不”,有权利拒绝别人的请求。
1.规范搁置防“抢占”
对所有的孩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进行有条理地收拾自己物品的教育。在搁置自己的物品中,划清“你”与“我”的界线,有助于孩子个体意识的形成。
比如,我们班级,怎样收拾文具,也有严格的规定。不用的时候,所有文具,必须放在文具盒里,关好文具盒。上课,文具盒放在桌子的上方,需要使用文具,才能打开文具盒拿出文具;使用后立即放回文具盒,不能堆放在桌上。下课时,关好文具盒,放在抽屉里。
这样就能用规范的搁置物品的方式,划清“你的”与“我的”的界线。如果小女孩是这样收拾自己的文具的,不给小男孩顺手牵羊的机会,小男孩就很难“抢占”到她的橡皮,从而达到维护自己权益的目的。
2.拒绝帮助是我的权益
小男孩的橡皮丢了,我们提倡同伴帮助他;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拒绝帮助,也是同学的正当权利哦。
所以,如果小女孩不愿意把自己的橡皮给小男孩用时,她可以温和拒绝:“对不起,我的橡皮我自己的舍不得用,请你理解!”
如果小男孩自己要打开小女孩的文具盒拿橡皮,小女孩就应该有礼貌地坚决地拒绝:“对不起,请你别动我的文具盒!”
一般情况下,有了这样的提醒,小男孩就不会拿小女孩的东西了。
如果小男孩非拿不可,小女孩可以温和坚定地告诉他:“这是我的东西,请你放下!”如果小男孩还不听的话,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谴责,抢占的行为会得到阻止。如果小男孩非要“抢占”不可的话,小女孩只有求助于老师来解决问题了。
学会收拾、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给别人顺手牵羊的机会;学会拒绝别人的请求;学会求助来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等,都是在学习维护自己的权益。
孩子们也只有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个体意识才能真正建立。
孩子既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伴,我想他们的人际交往就没有问题了。
用阅读自我挑战
把网瘾变为网商
中国教育学会IAP素质大赛权威推荐
百度宝宝知道权威推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童喜喜首次提出“网商”概念
《网侠龙天天》为儿童量身打造,培育儿童“网商”,是为孩子量身打造的网商培养课程,儿童日常网络生活指南
教育专家推荐:
《网侠龙天天》系列童书独具匠心地教儿童如何在网络时代立足,如何把网络作为工具积极自学。这些励志的成长故事,不亚于一剂“网络疫苗”,在这网络时代,应该向儿童特别推荐。
——朱永新(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这是一套深入浅出的书。说它浅,是因为它故事轻松明快,语言风趣幽默,非常适合孩子阅读。说它深,是因为对孩子的校园生活、网络生活具有启示性、教育性。
——徐德霞(《儿童文学》杂志前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