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看什么书最有价值?

究竟看什么书最有价值?_第1张图片
人丑就要多读书,读完你就是女神了。

|西风南浦

01

前段时间,某网站搞图书促销活动,所有图书一律白菜价,很多人趋之若鹜,同事小周也跟着凑了一下热闹,呼啦啦地买了一大箱书。

刚收到书的时候她非常兴奋,把每一本都翻了几页,立下雄心壮志:“嗯,人丑就要多读书,读完我就是女神了!”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她第一本书还没看完。

这两天,某书店又有打折促销活动,小周凑过来问:“西风,XX书店打折了,超级便宜,一起买一波啊!”

我诧异地望着小周:“怎么?你前段时间买的那些书都看完了?”

“没有啊,可是现在这么便宜,先买了囤着再说嘛,早晚都会看的。”

“呵呵,我敢打赌,你可能会花钱买一堆废纸,相信我,你绝对不会看的。”我泼了小周一脸冷水。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像小周一样,或一时兴起,或贪图便宜,一下子买很多书,但是没看几页就会束之高阁。

这种情况往往比较尴尬,你扔了吧,舍不得,没准儿以后还想看呢;不扔吧,没地方放,看着都闹心,于是就把它们发配到了书架上,有客人来了,“呦,您这么多书呐,真是个文化人!”你讪讪地笑两声:“哪里哪里,随便看着玩的。”同时,默默地下定决心:我从今天开始看书,一定要把它们都看完。然后就去睡觉了,至于以后的事,我就不想再揭穿了。

02

大一的时候,我也是个血气方刚的文艺女青年,下决心要在大学期间读完300本书。于是每逢有书店做打折活动,我都会选购一摞书大包小包地往宿舍扛。

慢慢地,我发现宿舍的空间越来越小,而我读的书却没有增多。直到某天,我发现书上堆积了一坨尘土的时候,我知道这种买书行为该停止了。

是的,我买了书但是没有看。

我知道我不是真的没有时间,我只是太会给自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

上课好累,写论文已经快瞎了,不能再看书了;

好不容易有空闲时间,去看电影吧,回来再看书(你别问我回来后看没看,我不会回答你的);嘿嘿嘿,手机真好玩;

今天长得真好看,不用看书……

其实,这种情况完全是惰性心理造成的结果。

当你没有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很想得到它,并设想自己得到后会如何如何,雄心壮志,计划一堆;当你真正得到了之后,你会觉得这样东西已经属于自己了,从而热情度大减,当初的计划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对下一个未得之物的热情。

这种心理其实很正常,但是绝对不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惰性呢?我想了一个办法。

从那以后,我会把想看的书列一个清单,然后去图书馆借阅,而且一次只借一本,看完这本再借下一本。

我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厚的书,像陈忠实的《白鹿原》那种,最慢要一个星期看完;薄的书,例如余华的《活着》,最慢要三天看完。每天至少要读30——50页书,然后再根据书的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果然,在还书的压力之下,我每天都坚持按计划阅读,并且很有成就感,终于在毕业前完成了自己的读书目标。

这个计划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三点:

一.书是别人的,终究要还,不早点看完还回去心里过意不去,有压力;

二.一次借一本,容易看完,会有成就感,促使你看下一本书;

三.阅读有计划,使命感驱使你去完成。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没有图书馆这么好的资源了怎么办?

其实,图书馆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你的阅读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读哪本书,然后去借或者买,一次只看一本;其次,你要给自己制定合适自己的每日阅读计划。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有图书馆,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始终相信借来的书会比自己买的书更容易读完。

03

经常有人问,西风,我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我该看哪些书呢?你能不能帮我列一个书单?

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我知道即使发一个长长的书单给你,你也不会去看,还浪费你的钱。就像我们经常会马一些如“最好看的十部电影”、“夏天完美瘦身的五个动作”、“拍照需知的二十个小技巧”等技术贴,但是从来不会看一样。

究竟看什么书最有价值呢?

其实就是你正在看的那本书。

每一本书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键在于你要安心地去读完它。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则需要切磋琢磨,每个人的需求和阅历不一样,这个还真没法儿下定论。但是,你只要把它读完了,就多多少少会有收获。

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数量,也不在于它的厚度,而在于你究竟能读几页,吸收多少养分。你藏书一千,一本没看,那么这一千本书对你来说就一文不值;你只有一本书,但是把它读完了,那么这一本书对你来说就价值连城。

所以,以后不要再四处喊书荒了,也不要再囤书了,看到某一本有眼缘,就去读它,读着读着,你自然就知道自己需要看什么样的书了。

书的最大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究竟看什么书最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