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怎么阅读文献?

研究生怎么阅读文献?

一、阅读文献我们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能力:
**(1)数据检索的能力:**查出所有相关的论文,而无任何遗漏 。

**(2)资料筛选的能力:**如何可以只读论文的题目、摘要、简介和结论,而还没有完全看懂内文,就准确地判断出这篇论文中是否有值得你进一步参考的内容。

(3)文献的系统组织能力:要读懂一篇论文,一定要同时读懂数篇或十数篇被援引的其它论文。期刊论文是一个极端没有系统的知识,必须要靠读者自己从几十篇论文中撷取出相关的片段,自己组织成一个有系统的知识。

(4)论文的分析能力:要有能力逐篇分析出文献的优点与缺点,精确判断其对我们的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阅读的作用

1.获取知识背景;

2.了解研究进展和动态;

3.寻找立论依据;

4.参考实验方法;

5.汲取选题、科研思路和实验设计的启示;

6.学习与模仿论文的格式与写作的技巧。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文献阅读的一般要求

- 无主题地广泛浏览(求知识面广)。

- 定期浏览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重要期刊。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最好的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

**- 围绕研究方向泛读:**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大量阅读有关文献,使自己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 精读上乘作品:**在某领域中有重要意义的文献,有创新性的文献,对自己研究工作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文献,研究思路或论文撰写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献。

2.文献阅读的技巧**

**- 学会从Abstract和Introduction中筛选和判断:**假如你有能力每50篇论文只根据摘要和简介便能筛选出其中最密切相关的10篇论文,你就比别人的效率高5倍以上。
**- 只需要懂你所需要的细腻度:**必须学会选择性的阅读,而且必须锻炼出选择时的准确度以及选择的速度,不要浪费时间在学用不着的细节知识!多吸收“点子”比较重要,而不是细部的知识。

  • **整批逐层地阅读:**读不懂也不要慌
    **- 每次读论文都一定要带着问题。**根据自己的问题有选择性查阅文献,有选择性地阅读与自己的问题有关的部分,每次读论文只要图能回答你要回答的问题就行。
    **- 要逐渐由粗而细地一层一层去了解。**在读的过程中,可能有的文献看懂了,有的文献看懂了。看得懂的,就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根据上一层知识就可以问出和明白下一层更细致的问题,再根据这些更细致的问题去重读,去理解到更多的内容。即使还是看不懂,但是心里知道有那么回事,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做了铺垫。
  • **要一整批一起读懂到某个层次,而不是逐篇逐篇地整篇一次读懂。**对于相关性比较近的文献,我们不要逐篇逐篇地整篇一次读懂,而是要把这一系列的文献一整批一起读懂到某个层次。这样,第一轮读完后,可以根据第一轮所获得的知识判断出哪些论文与你的议题不相关,不相关的就不需要再读下去了。这样才可以从广泛的论文里逐层准确地筛选出你真正非懂不可的部分。
    **- 不要细读不会用到的东西。**绝大部分论文都只需要了解它的主要观念(这往往比较容易),而不需要了解它的详细演绎过程(这反而比较费时)。只有那些真正需要我们精读的文献,才需要详细了解其详细的演绎过程。总之,白费的力气必须被极小化!
    **- 敢于想象与猜测:**硕士生开始学读文献时,还有一个毛病就是不敢发挥自己的想象,读论文像在读教科书,论文没写的就不会,瘫痪在那里。不必读懂,但要去想办法“猜对”。其实,很多学者对许多论文根本不是“读懂”的,而是“猜对”了!看到文献的题目后,要发挥不太离谱的想象能力,去大胆地猜测文献的主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实验方法以及预期的实验结果。假如猜错了怎么办?不用怕!猜完后要根据你的猜测,在论文里找证据,用以判断你的猜测对不对。猜对了,就用你的猜测(其实是你的推理架构)去吸收作者的信息与创意。

猜错了,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献的作者比你高明,实验设计比你更严谨,思路比你更开阔。论文里会有一些信息告诉你说你错了,而且因为猜错所以你读到对的答案时反而印象更深刻。另一种就是你比作者高明,你有比作者更开阔、更赋有创新性的思路,更严谨的实验设计方案。

3.带着哪些问题去精读文献?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创意或者闪光点是什么?
这些创意在应用上有什么好处?
这些创意和应用上的好处是在哪些条件下才能成立 ?
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吗?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缺点或局限是什么?
这些缺点或局限在应用上有什么坏处?
这些缺点和应用上的坏处是因为哪些因素引入的?我们能克服吗?如何克服?
这篇论文的哪些部分(点子)值得参考?对自己的研究,有哪些指导意义和启示?

文章参考自微信公众号百度学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