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着》

《关于活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活着》

        关于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我想,首先就个人而言,活着是因为他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生命进程的不可逆转注定“活着”是一个偶然成为必然的过程。其次,从出生开始人就有了欲望,发现世界后,便无法摆脱其中的“美好”。只要世界还在,追求与不舍终究无法归于寂灭,因此活着又是一个始终被动的过程。

        有人说活着是出于本能或责任,也有人说是出于某种欲望或为了完成某个夙愿……尽管人们能想到许多“出于”和“为了”来自圆其说,但仍莫衷一是。因此很多人虽然活得丰富,却很难体会到活着的意义。

        当一个人走在街上且掺混于人群中时,会习惯性地按照别人的样子来装扮自己,寻找流行、体会共性或谋求认同和调和。他总会意识到“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却很少去想“我是谁”“我还是我吗”。人们每天规律性地操持事业,常常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搞得无可奈何,却仍然乐此不疲地“痛并快乐着”。这就解释了哲学上提及的“异化”问题。其实异化中的个体是缺少安全感和方向感的,不管他主客观条件如何,在这个问题上都不会有区别。所以我们需要经常问问自己,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

        人生在世,每每会过高估价生命的长度,而忽视它的宽度和高度。因此,当我们问及某些中年人为什么要健身、暴走、美容的时候,经常听到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希望多活几年”或者“享受生活”。其实所谓多活”的那几年用来干什么,什么才是享受生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再者,练一身肌肉、炫上几千米、刷饰得“鹤发童颜”是否就意味着活得有质量,这又是个问题。

        细想起来,我们真的要感谢“神灵”,他创造了无数独一无二的“我”并能让世界如此的丰富而有新意。可事实证明,神灵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他。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神。我们在“造神运动”中自我肯定,求同存异。于是就有了集体意识,有了共同的信仰,有了所谓普世价值,有了公共偶像以及宗教观念。我们用这些共同之处去疏解内心的不安和疑虑。用它们在自我迷茫的时候找到心灵的归宿。并让自己在逆境中求得出路。其实,我们每个个体都是神圣的。人活着就是为了证明这种神圣。因此,当我们审视自我的时候,不妨多思考一下活着的意义。

        当代中国,有多少人年富力强时在透支生命,青春逝去后才想着极力挽回。“前三十年挣钱,后三十年挣命”。终于想明白了却已是垂垂老矣。其实,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国人的寿命普遍得以延长。到2022年,我国的退休年龄有望延长至男性65岁、女性60岁。古人所谓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显然大器晚年成”所取代。“活着”已经不是我们汲汲其间的问题。换而言之,思考如何“活着”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要讨论的重要命题。

        我们要在“活到老学到老”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我思故我在”中提升生命的高度。因此,在未来社会,人是否“活着”,人活得是否有质量将取决于他能否坚持用生命去学习和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