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

火车七点多停在了威尼斯Santa Lucia火车站,前夜从维也纳乘坐的夜班火车,买的是坐票,跟国内的软座票差不多。同车厢有个维也纳大叔,很爽朗也很健谈,说很喜欢威尼斯,经常到这儿来过周末,每次都会住同一家旅馆,去火车站旁的一家小餐馆吃饭,然后去海边转转,四处溜达。前半夜车厢内只有大叔跟我两个人,大叔颇为熟练地向我示范,将正对着的两个座位往中间拉伸,便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沙发床。我照着去做,睡了半晌,有乘客上车,我们就又恢复坐姿,后半夜在朦朦胧胧中半醒半睡。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1张图片

虽还是七点,但阳光已略有灼灼之感。我拖着行李走出威尼斯火车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零星停靠的船只,这个点儿还没什么生意,船夫们在船上拉拉绳索,或是做着清扫工作,时不时朝两边路上的行人瞥几眼,吆喝两声。我朝狭长的河流两头看了看,有零星几座石拱桥在河流两岸架起。就着离得最近的这座,踏上去朝旅馆走去。穿过好几个安静冗长的小巷子,抬头便是破旧的长长窄窄的木窗半开半掩,鲜艳靓丽的小盆栽置于窗台,古旧中透着一股生气。搭在两堵墙间的绳子上悬着彩色的衣衫和毛巾,在我眼里也不免有几分亲近可爱的味道,仿佛走进民风淳朴的小村庄,清新自然。走出巷子便是块小方地,迎面走来一位头戴深灰色毡帽、眉目垂垂、唇上蓄着一小撮花白胡子的老头儿,像极了《天堂电影院》里那个电影放映师艾菲特,一样都穿着灰灰的衬衫和马甲,悠悠地走着。这种电影即视感好比书上的文字活生生地切换成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新鲜又熟悉。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2张图片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周边的一些建筑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味道,雕饰、架构都在大气而精致中透着些许浪漫气息。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3张图片

让我觉得特别惊奇的是,在威尼斯这座城市你看不到任何公交车或汽车,人们除了走路外,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划动摇摆在窄河道间的小木船,穿梭行驶在激起浪花的海面上的公交船。通勤的上班族早晚坐着公交船从城市的这头到那头,正如其他城市的人坐着公交或地铁出行一样;也有住在外岛的居民在路边被海水冲击得颠簸不定的码头上,等着固定班次的船来载他们回家;外来的游客则有悠闲坐进造型好看的贡拉多,听着意大利民歌,说说笑笑,穿过头顶一座座桥,赏着岸上风韵十足的建筑,好不惬意。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4张图片

比较想吐槽的是威尼斯的船票,当地人似乎有类似于公交卡的乘船凭证,即使现场买票也很便宜。但轮到游客即外来人,票价则是正常票价的一倍多,日常坑游客。不过,有一种天票,价钱还行,可24小时内无限次乘坐,要是一天内乘船的次数较多,还是挺划算的。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5张图片

傍晚回旅馆的路上再次经过圣马可广场,地面上竟积起漫过脚踝的水,询问路人才得知是因为傍晚到晚上这段时间河水涨得厉害,地下的水就通过广场上的洞孔漫上了地面。广场四周的建筑全倒映在水面上,餐厅外一排排的红色座椅也映在水面显得格外好看。大人小孩脱下鞋,在水上跑闹,笑声盈盈不断。不觉感叹“水上威尼斯”也算是名不虚传了!餐厅外的乐队正在奏乐,碰巧演奏曲目之一是电影《布达佩斯之恋》里的《Gloomy Sunday》。这是电影中的“杀人之曲”,也曾被列为禁曲。记得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二天在伦敦地铁里就有拉小提琴的卖艺人在拉这首曲子,在威尼斯船头也听到小哥用意大利语在演绎,如今又听到这首曲子的小型交响乐版本。境由心生,心随境变,电影里悲伤的隐喻在现实生活中换了场景,也可以生发出恰如其分的感受。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6张图片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7张图片

威尼斯的大街上游客络绎不绝,在穿过广场河边的几座桥后,我转而穿进小巷中,一下子清静了许多。夕阳下旧旧的民间住房,门前即是微波荡漾的小河,几只木船停靠在门口,小孩呆呆地站在小船里,爸爸在门口不吭声地张望。无枯藤老树,亦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气儿。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8张图片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9张图片

穿过里亚尔托桥(Rialto),走到河边的小道上,看岸边用餐的人们都坐在积水的椅子上,有人还踮起了脚尖避水,画面很有喜感,忍不住回过头来想给他们拍张照片,恰巧旁边一大叔也举着手机咔擦一声,我俩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大叔笑着说:“I love this shot!”嘿嘿,这种与陌生人间开怀大笑的契机,就像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笔画,却生动得印成鲜艳的画面,每次回想起来自己都会轻轻地笑出声。当然,可能也是自己有时过分矫情,把生活中的小确幸看得太重了。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10张图片

第二天一早便坐船到威尼斯外岛,先到的Marona玻璃岛。正如其名,这个小岛以加工雕饰玻璃闻名,岛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玻璃饰品店,有的还连接着玻璃加工厂。参观了海边的一个厂间,看工匠在高温的火炉旁,用工具一步步炼制、勾嵌出各种器具和装饰品,也是个费力的精细活儿。玻璃岛不大,清晨时分岛上人也不多,小逛一会儿便又坐上前往Brunoa彩色岛的船。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全是粉刷成彩色的房子,我虽没什么少女心,但鲜艳明亮的童话色彩还是让老阿姨觉得很开心。像是法国动画电影《画之国》,大家最终都拿来各种颜料,给自己涂上鲜艳的色彩,彩色岛也仿佛是一个手拿画笔的小孩,尽情地给自己刷上各种靓丽的色彩。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11张图片

小岛中心的小广场格外热闹,四五个孩子玩着跳绳,记得小时候我也特别爱玩跳绳。两头的小伙伴用力地甩动着粗麻绳,其他人又紧张又兴奋地钻进绳子摇出的弧形空间中,起劲地蹦跶着,小辫子一阵一阵地扬起。广场另一边两三个笑眯眯的大叔搭起遮阳的小帐篷,弹着琴,唱着歌——小岛人民欢乐多。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12张图片

和船上认识的美国阿姨同行,流连在广场四周的饰品店里,摆弄起各种手工的小玩意儿。走进蕾丝博物馆里寻找一百多岁高龄的蕾丝手艺人,戴着眼镜,坐在竹椅上,一针一线地做着蕾丝的编织活儿,精气神很好,守得住热情,耐得住心性,日复一日地勾针引线,真是老手艺的坚守者。小岛人以手工见长,无形中似乎赋予了小岛更多的快乐气氛。总觉喜爱手工之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人,懂得精致生活,会主动去抓取一些可以平添生活趣味的事情。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13张图片

在威尼斯停留的短短两天,初见意大利的古旧历史感,以及这个城市本身独特的城市面貌和人文景观。有人说现在的威尼斯已经失掉了昔日商业迅速发展时期的辉煌面貌,俨然不复当年的繁华尊荣,是个蒙上一层灰土的城市。但这个有些破旧的威尼斯又有什么不好呢?把古旧作衣裳,辉映着城市的人文气息。城市文化建筑中深藏底蕴,当地老百姓气定神闲,时不时来几句歌剧腔的调调,而游人则尽管驻足赏味。

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日志 | 水上威尼斯 201606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