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信息化系统一览

维基百科—博物馆: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机构。一般人归纳出博物馆所富有之功能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项。

人们提及的博物馆,通常指具备固定的展览场所的实体博物馆,本文亦然。随着互联网技术及VR技术的发展,相信在有生之年,一定能见证虚拟博物馆的兴起。公众可以更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置身”文明沉淀的殿堂,在光与影之间穿越千年,对话贤者。

博物馆信息化系统一览_第1张图片
博物馆信息系统分类

院内or院外?

以系统的最终用户分类,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系统分为院内系统和院外系统,院内系统的目标用户是院内工作人员;院外系统的目标用户是公众。——当然对于院外系统,负责其后台运维的仍然是院内工作人员。
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通常都是以院内系统开始,因为院内的资源采集、藏品管理所沉淀的内容乃是展示系统的内容源头。
但是仅仅止步于院内信息化建设,不进一步通过展示系统向公众展示这些内容成果,就失去了博物馆作为工作教育、文化传播机构的存在价值。就如果耗费人力物力修建了储水充沛的水库,最终却不能利用其灌溉农田。

资源的采集和利用

资源采集的目标是将实体展品/展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形成数字化内容,常见的形式包括:藏品的3D建模,藏品影像的拍摄、360度拍摄;书稿、绘画、法书类平面藏品的扫描;展厅的360实景拍摄或3D建模等。
对于存在大量音视频资产的博物馆,可以考虑引入媒资管理系统。
资源利用负责将原始内容,按照目标内容要求的格式进行转换和导出。
与其他行业相比,这部分系统并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

藏品管理

涉及多个阶段

藏品管理最基础的是对藏品总账的管理,藏品总账是其他辅助管理(生成流水账)的基础,伴随总账管理的是对藏品出入库的管理,目标用户是库房人员;向前阶段延伸可以纳入入库之前对藏品征集的管理;向后延伸可以纳入对藏品入库之后的研究鉴定管理;以及藏品修复管理。

基础数据差异

藏品管理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是最具行业特点的信息系统。而且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藏品的基础描述数据差异又比较大。对于文物类藏品的基础信息可参考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采用的《文物信息采集表》。


博物馆信息化系统一览_第2张图片
藏品账目

管理流程差异

除了藏品基础描述数据存在差异之外,各个博物馆的藏品管理流程也不尽相同,简单的流程可以通过状态转移实现,而较复杂的流程协同可能需要引入工作流模型或引擎。

博物馆信息化系统一览_第3张图片
编目流程

历史数据的导入

很多没有建设藏品管理系统的博物馆,常常会采用标准表格的word文件作为藏品卡片,采用Excel作为藏品账目管理。在这类单位上线藏品管理系统,需要实施人员编写专用工具,从上述两类文件抽取信息,并以结构化的形式导入数据库。

办公自动化(OA)

与藏品管理不同,博物馆的OA系统并没有多少行业特征,与普通机构的公文管理类似。
小型博物馆没有必要上OA系统,即使中性博物馆,多数的公文协同也可以通过通用的SAAS方式的类似系统予以解决。

内容展示

博物馆的展示系统可以分为部署于馆内的现场展示系统,部署于互联网的院外展示系统。
院内展示系统通常采用触摸屏交互终端,提供导览、互动游戏等内容;院外展示系统可分为传统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

内容统一采编

为了实现内容的可复用,在第一阶段采用一个统一的后台内容采编系统,完成内容的采集、编辑、翻译、校对、审核;在第二阶段,再通过内容发布,将内容以适合各类终端的形式发布。

博物馆信息化系统一览_第4张图片
内容统一采编

终端统一监/播控

如果终端地理位置分布广、数量众多,那么有必要建设统一的终端薄控系统对终端的展示内容予以统一调度。
许多实体展馆由于终端的越权访问没有很好解决,导致频繁死机、windows自带的应用被非法调出,与光鲜的建筑对应实在不相符。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物馆信息化系统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