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腾讯WE大会在北京落幕,全球不同领域的顶尖科学工作者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一起“寻光未来”。
今年的WE大会共邀请了九位嘉宾演讲,我们可以先做个简单的梳理:
Stephen Hawking:探索星际空间,拓展新的生存空间
Pete Wordedn:突破摄星,探索宜居星球
姚期智:量子计算时代的来临,冲刺最后一公里
Tony Wyss-Coray:探索自我,对抗衰老
David Wallerstein: 探索未来,拓展商业化科技边界
Pablos Holman: 以发明家之力,解决世界性问题
郝景芳:科幻文学,连接人文与自然科学
张康:抗癌攻坚战,对抗衰老,延长人类寿命
ED Gerstner: 寻找并鼓励最令人惊叹的科研成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详细看下几位嘉宾究竟谈了些什么?
霍金的忧虑,下一个一百万年在何处
“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100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
霍金教授说出这样的话,是对人类目前发展现状的忧虑。在霍金看来,人类必将面临的矛盾,是自我的发展规模过载,生存空间不足是人类共同的挑战。
于是在霍金的演讲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应当就是目前,我们在星际探索中的种种努力,从你太空飞行器,到光动力推动,以及锁相激光器。说起来的高科技,相对于星空之辽阔,显得那么渺小,但这足证人类的伟大。
浪漫化的说法中,那正是第一只抬头仰望星空的猿猴,所带来的人类的奇迹!
我们不曾忘记星辰大海。
突破摄星,未来我们将去往哪里?
第二位演讲者Pete Wordedn正是霍金提到的“突破摄星”计划的执行董事,在20分钟的演讲中,他真正把目前科学家在来太空探索计划中的实际工作展现了出来。
Pete首先介绍了一下“突破摄星”计划的的工作内容。首先是对离我们最近的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星体的探查,其次是星空观测以及星际航行的最大难题,如何能够提高星际航行的速度?
太阳光帆、动能改造......科学家努力,使太空旅行成为现实。
不再局限于地球一隅,在太空资源的开发中,或许能够找到人类的真正未来!
量子计算再突破,科研应用加速器
在姚期智院士的讲解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简单的认知,这是计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那么它能带来什么呢?我们知道,数学可以说是基础科学的基础,数十年来,我们在科研领域的飞速突破,可以说,是得力于计算机的发展。
在姚期智院士的演讲中,他对量子计算机能够给我们带来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抱着很高的信心,甚至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最后一公里,但也是非常长的一里路。”姚期智如是说。
对抗衰老,人类从未放弃
Tony Wyss-Coray的演讲从记忆的退化到身体的衰弱,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在衰老面前的无力。可以说,自然年龄是人类发展的最大瓶颈,牛顿屈服于此,爱因斯坦屈服于此,没有人可以逃脱。但是人类总是在不断探索对抗衰老的可能性。
应用领域上,他提出了阿尔兹海默症这个例子,神经能力的衰弱,可能比肉体的衰弱,更让人感到恐惧。对人体奥秘的探寻,正是要解决人类自身存在的隐患。
长生无觅,青春难得,科学家的努力,正在一点点的逆转人类与衰老战斗的劣势。
地球是家,怎么管家
在我看来,腾讯CXO(首席探索官)网大为的视角,正是一个“地球管家”的视角。当我们着眼于全星球,我们就能够理解,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在他的演讲中,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就是重点。
问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网大为在讲述自然资源的不匹配以及自然灾害的肆虐中强调了这一点。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事儿,是人类一直努力的方向。
作为腾讯的老员工,网大为也重点说了腾讯在相关领域的投入。对商业公司而言,科研投资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他此前在采访中所说,他的工作正是“不断向外推动腾讯的边界”。
全球的其他商业公司,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也正是用意如此。
未来与发明,从不止步
科学,要走出实验室,这正是发明家的存在价值。
Pablos Holman是一个未来学家,以及一个发明家,这两者联系到一块儿的时候,最容易让人对他的发明物产生兴趣。Pablos说要用激光炮打蚊子、要用核废料发电、要用新的天线连接世界......这些都是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
异想天开,是发明家的标签,也是科技突破的所在。“我想挽救的是全世界,而不只是美国。”
科学不是幻想,而是未来
“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这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所言。于是科幻作品,往往考虑的比现实科学更远。
郝景芳演讲内容,是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与人类共生的情况设想。再有《三体》中对宇宙文明的推演,对未来想的更多,我们才能更有信心。连接人文与自然科学,思考未来的人类社会样态,这是科幻作家想传达的。
正如郝景芳雨果奖获奖作品《北京折叠》中,对三层世界的设想,科幻作家思考的,是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某种意义上,他们可以说是“未来社会学家”,去探索未来社会的可能性。
除了活下去,我们还要活得久
在张康教授的讲述之中,抗癌的工作,检测是第一步。DnA甲基化治疗,能帮助人们在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这意味着更好的生存率。
在张康描述的愿景中,通过早期诊断治疗,2027年肿瘤死亡率将降低一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普惠的技术。
另一方面,张康教授也讲述了“对抗衰老”的前沿,将人体中的“衰老钟”调慢,这对缓解老龄化意义非凡。
“我希望在我们的这一生当中,我们可以活到150到200。”另一个豪言壮语。
科学,需要惊叹
最后一位嘉宾身份特殊,来自世界世界顶尖科学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的ED Gerstner(印格致)。“《自然》在寻找什么样的文章呢?”他用“WOW”来回答,一声惊叹。
如他所言,我们需要的是令人惊叹的科研成果,正如以往获选的论文,它们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就在11月4日,腾讯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助力青年科学家的科研事业,这是一个前瞻之举。
ED Gerstner说“保护大家的好奇心”,让我们继续为科学惊叹。
三个多小时的WE大会,每位嘉宾二十分钟的讲演,这是不足以展现科学的全貌的,但足以引起人们对科学前沿的关注,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科学事业,让更多的人思考人类的问题。
若有光,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