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中医药更需中医理念题

作者:白峰

中医是我们的国粹,也是精华,中医一路走来,经历了辉煌,也走过麦城,也被西医否定过,更比一些人无休止的放大过,可以说中医,命运多舛,不过,如今中医也慢慢被认可,既被国人认同,也被国家提倡,更被世界认可,中医不再是不治病的医生,而且全科医生,也是具有中华文化的医生,中医走到了前台,一些医院,都开设了中医科,而且一些医院直接改为中西医结合医院。

就在最新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会上,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重点介绍了医改的“甘肃经验”,大力推广中医药。为了引导甘肃城乡居民使用中医药,甘肃的中医药实现了100%报销。此外,甘肃通过中医健康教育,将对中医药的倚重延伸到了预防。(4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一直推崇中医,其本身就是中医出身,其通过中医治病的药方也在网上风行一时,更引导了中医理念,那么其要在甘肃甚至是全国推广中医,能不能推广的开,从重视程度上说,中医推广也不存在问题,从各方面中医推广已经具备了条件,而且推广也不是问题,但毕竟中医治病来的慢,而且是慢功出细活的事,其能不能完全被患者接受,也被各大医院和社会完全接受,值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我倒是觉得,要推广中医药,更需要的是中医的理念。没有中医理念,中医得不到社会和患者的认同,推广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那么什么是中医的理念?当然对于中医来说,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当然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中医的理论基础来说,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的理念,就有了精神养生的理念,运动养生的理念,饮食养生的理念,针灸推拿养生的理念,本草养生理念,而本草养生的理念,就是中医药的养生理念,这与中医的产生和理论基础也相当的吻合,更接近,如今人民无论是在运动上,还是饮食上都已经完全遵从了中医的养生的理念,可不,大妈舞的运动,人们在饮食上的讲究,都无不说明了中医理念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这些理念也正如国家提出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也与中医理念很是相近,强调了平衡和科学,而就在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上,参会的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期中医药工作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将五大理念全面融入中医药工作。

推广中医药,是一种治病救人的理念,也是正本清源的过程,也与中医提出的治未病的理念一样,就是强调在病还没有出现时,就去调节,就去用中医药的方法去治病,病可能早早治愈,可不是,扁鹊见蔡桓公就是一党生动的中医药推广的案例,那么,要让中医药发扬光大,就先把中医的理念推广开来,推广中医药就不是问题,更容易让人接受,让社会接受,也让医院接受,非但能降低高额的医药费,而且也让民众的健康成为了常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推广中医药更需中医理念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