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煽情”是思维的黑洞

本来想举个例子,后来想算了。我国媒体的煽情毕竟是建立在一些确实是悲剧的事件之上,举出具体例子来,说不准也许大家的思路就会拐到:这确实很感人啊! 之类的。但是要说的其实不是这些事件悲不悲剧、感不感人。

媒体们,也许是因为得到授意,或者官方媒体职责所在,最早对灾难性的事件的报道,竟然是侧重于表领导们的功,语言也太过腐朽,总是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等等,这样的做法显而易见会令公众大大不满,指责官方把国难办成喜事,以前这个说法不在水面上,自从微博盛行(当然也是在微博的有效管制方法出现之前),舆论有了出口,这个意见才大大地提醒了官方,后来就显然减少了这种做法。

但是煽情却仍然在。在那些地震、火灾、爆炸乃至爆恐事件中,我们的……(敏感职业省略)逆行的背影,牺牲的年轻的脸,等等,让多少人留下眼泪、让我们永远不忘等等。

是这样。这个本身没问题。问题是这个是太被强调的主旋律。很多事发生以后,它的前前后后有太多需要考虑的地方,但它们都体现为一些浮于表面的通稿、自媒体杂乱无章而且思考不到位的声音、或者一些好像是在赶时效性一样发的很快但思考空洞的评论文章上。

一个倡导我们去“感动”而不是希望我们去系统性地了解和思考的社会。

诚然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理解,然而,最后我果然还是觉得,这样的导向消耗着社会成员们的心力。

媒体停留于煽情,我个人觉得无非是几个原因,第一是引导意识形态,希望能引导出各方鱼水情深、社会齐心的状态来,果然如此的确是个好的状态。第二种是懒人主动媚俗。第三是作为媒体,必须交稿,但却受到限制难以做其它内容。

第一种,如果是官媒的话,算是职能所在。不过,我其实不能相信用这种手法可以创造出真正的和平无事来,原因大概就是下面两点要说的内容吧 。

第二种,就是懒而保险的做法,毕竟其实对大部分的公众和媒体工作人员来说,大家能够想出来的东西都很有限,不仅仅是思考方式和专业知识的问题,还有一个信息量的问题,就是某种思考要建立在大量的系统性的准确信息之上,这些东西难以得到,还有可能难辨对错,时效性又压在那里,所以做煽情的内容才是真正惠而不费,懒惰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恐怕会带领大家一起变笨——因为一件令人难以释怀的事情发生之后,大家都会觉得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一定要选出某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式可以是各种追溯性的研究工作,但是,煽情的出现会起到终结的作用,给人一种错觉是,这本身就是一种解决,于是反思的过程就终止了。

第三种,就是和第二种面临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可能是有心无力,有一些领域,去碰触的话,招惹来的压力可能是自己不能处理的,只能选择放弃,但是总要做点什么,最后只好选择了一些煽情的东西。这种状态,我觉得最为糟糕,因为它在缓慢地消耗个体对社会的参与感,不论是媒体工作者还是读者,最后可能会觉得,我对社会的事件都是无能为力的,最后我放弃这种参与,我对公共事务不感兴趣,也不觉得对社会负有公共事务方面的责任,社会怎样也好,我只做壁上观,或者可能我连壁上观都不做了,有那个时间我去看电影。这个也许是最糟糕的一种状况,即便官方的初衷是希望借助感情的因素让大家能有一种团结感,最后的结果却是成了互不关心、难以调动的一盘散沙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媒体的“煽情”是思维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