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

题记:Radio,一个被遗忘的事物。唯独与我结缘,实为人生一大乐事。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radio可以在线收听。接收方式多样,不仅可以通过收音机,电视盒子、卫星接收器、手机、电脑、网络等终端都可以收听。

文:思想者风 图:pixabay

radio_第1张图片

收听广播节目,已经有15年之久。国家电台、地方电台,新闻广播、音乐广播、交通广播等,不同受众、不同声音。微博、qq、微信问世之前,广播与听众的互动主要通过信件,主播与听众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邮件。100866,一串记忆犹新的数字,这是曾经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邮编。我曾经欣喜若狂写过信件,希望主播可以回信,幼小的心灵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希望了解外边的世界,接收到外部世界的讯息。

回想那段岁月,激动不已。寂静的夜晚,如期守在广播旁,听着优美的旋律,熟悉的声音,安然入眠。有时醒来,收音机还在广播,大多是失眠的夜晚。有时跌落在地上,自己却毫无知觉,摔坏好几个收音机。为了寻找节目信号,绞尽脑汁,我曾经拿细铁丝拴在天线上,连到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不知道买了多少个电池,家里全是废旧电池。回想起来,妙趣横生。

在那青涩的年代,努力奋斗着、拼搏着,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憧憬着世界的美好。单调、紧张的学习,加之升学的压力,心里极度压抑。为了缓解压力,每晚都去操场喊几嗓子。夜晚入睡,广播里的柔声细语伴我渐入梦乡,激励着我走向远方。


radio_第2张图片

一路走来,收音机伴随着我的成长,转眼进入大学,收音机成为我们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力工具,为此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台收音机。课堂上认真聆听和模仿普通话老师的发声、读音,课后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收音机里的发音,勤加练习、模仿,加之老师的不断矫正,终于顺利拿到普通话等级证书。后来就束之高阁了,偶尔拿出来听听。

这段情缘仍然在继续,2008年5月12号,一个特别难忘的日子。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山河悲壮,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那一天我正准备睡觉,强烈的震感把我惊醒,学生们慌忙撤离。从那一天起,我们天天守在收音机旁,听着中国之声及时的信息报道,密切关注着灾区的伤亡、救灾和百姓安置情况及志愿者的行动。那个时刻,心在汶川,日日夜夜期盼赶赴灾区救援。那一刻,80后崛起了。

5.12不久,我和学校四川籍的同学,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摹捐活动,负责捐款箱的看护和入库。帮助几个四川农民工搭乘义工的车队赶回家乡。个人发起组织了为死难者默哀签名活动,尽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radio_第3张图片

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运城是山西传递的第3站,通过广播,我们时刻关注圣火的到来。本人担任火炬突击手,负责火炬的安全。看到阎维文把火炬传到谭晶的手中,那一刻,我无比自豪,文明的圣火终于来到了运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我肩上的责任也可以转交给下一站的志愿者了。

8月北京,中华大地迎来了第一次奥运盛会。从早到晚,守候在收音机旁,关注中国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为他们欢呼、喝彩。

激情与梦想,激荡着青春无悔的岁月。岁月沉香,逝去的记忆沉淀为额头上的皱纹。蓝色理想,早已编成青春的纪念册。任时光飞逝,年轮不再。


姚科:生命静美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流浪远方,流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齐豫那悠远的声音,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radio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