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观后感三随笔

如果出去旅行经常会吐槽坐车不舒服,饭馆难吃,看了围城之后,发现老祖宗早就吐槽过来,而且吐槽的很有趣。比简单的说车慢、饭菜难吃有趣多了。例句:

这是辆病车,正害疟疾,走的时候门窗无不发抖,坐在车梢的人更给他震动的骨节松脱、脏腑颠倒,方才吃的梗米饭,仿佛在胃里铮踪跳碰,犹如赌场中碗里的骰子。
你讲这咖啡里有人的唾沫,我看你这碗面里有人的鼻涕。


《围城》观后感三随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能因为现代的小说,比以前技术、表达方法高明很多,对这部作品没有很深的触动,所以写不出来很多东西。

就像现在一般的电影拿到十年前让人感觉惊叹,因为很多技巧、特效那个时候没见过,但放到现在就是一般的电影,就像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了之后,基本不可能降下来。

教书育人实现教育理想,和现实的处理教务工作是两码事。就像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和每天上班,之间相隔的巨大鸿沟,堪比天堑。

方鸿渐做教师之后,才知道除了教学工作之外,大家都很闲,有充足的时间把政治斗争搞得有声有色,八卦能力跟现在差不多。

单位里好像最不缺的就是政治,大家关注人情世故、鸡毛蒜皮比本职工作花费更多时间。

方鸿渐留学回国之后,原本浑浑噩噩在岳父的银行工作,没有什么积极进取,就是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后来转到三闾大学,虽然我觉得更像三流大学,把教书当作启迪民智的一种方式,是不是很伟大。与这种伟大对应的是现实的苟且,教大学更多的是教育内容,而是人情事故和各种政治斗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更多的苟且。照应到书中,生活不止这个工作的苟且,还有以后其他工作,更多的苟且。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围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城》观后感三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