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留在体制内,生活也不止一种打开方式

前几天,姐作为考官,参加了一场体制内的面试。

参加面试的都是90后,果然应了网络上的那句“1988年的中年妇女”(捂脸)。这些90后中,不乏顶着名牌大学光环的天之骄子。可素,一场问答下来,高低立现。往往是那些经历过更多岗位、经历过核心岗位、边做边思考的人脱颖而出。高起点,不代表更强的竞争力。

昨天姐和大家聊了聊要想跳出体制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点,结合这次面试,感受更加清晰。为了追求稳定而留在体制内的你,一定要警惕。因为即使是在体制内,也没有绝对的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企和事业单位都在执行末位淘汰,如果不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就连体制也无法保障你的稳定。

今天姐就和大家聊一下在体制内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第一:保持时刻学习的能力和状态

对于想在体制内保稳并有所发展的你,一定要能主动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本职工作技能的精深学习。你可以将本职工作需要掌握的技能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属于你这个企业的特定技能,一个是属于所有职场都可以应用的通用技能。特定技能的学习,可以让你保持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优势,通用技能的熟练掌握,可以为你的后续拓展打开一扇窗。姐的一个朋友,她是国企的人力专员,专门负责制定企业内部的薪酬发放方案。她在日常工作中就非常留意两项技能的分离和刻意练习。现在她已经离职到一个互联网公司从事人力方面工作,之前在国企积累的人力方面的通用技能就为她的这次晋升立了大功。这种技能迁移和积累能力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关于企业所在行业的上下游知识。海明威说过,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更何况现在,连接,与外界与一切的连接,不仅是个人,也是企业的首要诉求。企业永远欢迎主动思考、了解趋势的人。

三是主动思考除了现岗位之外还能在企业的哪些岗位有发展可能,并主动学习所需要的技能。在体制内最好的状态是能够保持每2-3年就调整一个岗位。一方面避免了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厌倦感,另一方面多岗位、尤其是核心岗位的经历,会大大增强你在企业内部的竞争力。

在上面三个方面的学习基础上,姐建议你还应该抽出一些时间提升自身能力,这才是将你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毕竟这份体制内的工作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每学会一样新的技能,就能为你的人生多加一个斜杠。你的斜杠越多,混搭产生的化学作用就越会越强大。你就不再只是单位、家庭枯燥的单调的两点一线,你的斜杠会让你即使身处枯燥的体制内,也可以拥抱全世界。

第二: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IP

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算是在体制内,你也要力争成为所在细分领域的IP。

这里的IP,指的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意见领袖。要想在体制内具备竞争力,你要能够让自己成为企业内部某个细分领域的意见领袖。无论是你的顶头上司,还是你的小伙伴们,一碰到这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你。

怎样在体制内成为细分领域的IP?除了必要的技能打底外,你还需要借助企业的各种资源为自己造势。比如,通过内部论坛发表相关文章,通过各种会议表达观点,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建议,通过成为企业内训师传达意见,通过企业各种认证证明能力等。

第三:保证自己的价值曲线呈现上升趋势

时刻对自己的价值曲线进行判断,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状态和位置。

关于个人的价值判定,在体制内尤其会存在几个误区。高学历代表高价值?不。高学历只是对你学生时代辛苦付出掌握技能的认可。各种认证代表高价值?不。各种认证只是对你以往付出努力掌握技能的认可。高岗位代表高价值?不。高岗位只是对你以往对企业付出奉献的认可。这些都是过去时。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认为,一个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未来创造利润的总和。借用这个概念,那么,我们每个人今天的价值,都应该是我们未来创造收益的总和。

如果你的未来仍然只是在赚这份企业的死工资,那么你今天的价值就跟昨天没有区别,你的价值曲线是平稳的甚至是下滑的。因为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工资增长却是有限,生活保障会越来越难。

如果因为你的技能积累和创新,你在未来可能拥有某项新的收入来源,那么你今天的价值就高于昨天,你的价值曲线就会呈现上升趋势,你的竞争力就会越强。比如姐的一个朋友,她在国企负责对外合作的活动策划。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因为她的敬业和专业,和很多合作伙伴都成为朋友,以至于合作伙伴自己的活动推广也经常让她帮忙。她得以将几方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活动策划工作室。也因了这些广泛的外部资源,她在企业内的竞争优势也不断增强。她的价值曲线就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

所以,今天的小黑板就是,务必让自己在体制内保持竞争力。不仅是为了能在体制内存活,更是为了离开体制也能存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使留在体制内,生活也不止一种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