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汤国安、杨昕等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 利用水文分析(流量)和表面分析(坡向变率)得到山脊和山谷线
是相对高于邻区或新构造上升地区的地形。山地、高原、丘陵都是正地形。世界上许多石油矿床与高地、丘陵、特别是穹隆或背斜构造形成的正地形有关。天然气、金属矿床常常形成或储存在上述正地形中。
是相对低于邻区或新构造下沉地区的地形。洼地、盆地都是负地形。负地形是沉积物堆积的有利条件,也是冲刷微弱的场所。煤、石油、铝土、铁、泥炭、盐类和锰结核等沉积矿床多形成在盆地、凹地、平原和洋盆等负地形中。
负地形的地貌格局决定了一些地区不断地接纳、汇聚、堆积,在外力作用下,由四周正地形区搬运迁移的陆相碎屑物。“夷平填洼”是不可改变的自然地理过程中外营力作用的运动规律,只要这种正负地形差异格局的存在,就将持续地进行下去,直至夷平或填平。
通过对零值的汇流累积值的栅格的提取就可以得到分水线,也就得到了山脊线。对于山谷线可以利用反地形的特点,可以利用一个较大的数值减去原始的DEM数据得到与原始地形完全相反的地形数据,使得原始的DEM中的山脊变成反地形的山谷,而原始DEM中的山谷在反地形中就变成了山脊。山谷线的提取就可以在反地形中利用提取山脊线的方法进行提取。但是此方法提取出的山脊和山谷位置有些偏差,可以利用正、负地形加以纠正。
1、 在ArcMap中加载样区的原始DEM数据.
2、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以11×11的窗口计算平均值。
3、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将原始DEM减去平均值DEM,获得正负地形数据。
4、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分别进行两次重分类。一次将大于0的区域赋值为1(正地形),小于0的区域赋值为0,另一次将小于0的区域赋值为1(负地形),大于0的区域赋值为0。
1、 在ArcMap中加载样区的原始DEM数据。
2、 洼地填充: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填洼】,输入表面栅格数据。选择将所有洼地全部填充,所以不需要计算洼地深度,Z limit为默认值。
3、 基于无洼地的水流方向计算: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输入填洼后的表面栅格数据。
4、 汇流累积量的计算: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输入水流方向数据。
5、 汇流累积量为零值的提取: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输入计算公式为facc0=(flowaa1==0),facc0为输出数据,flowaa1为汇流累积量数据。
6、 数据光滑处理:上一步提取数据中很多不是山脊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以3×3窗口做平均值计算。
7、 辅助判断山脊线位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等值线】和【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山体阴影】。
8、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以等高线图和山体阴影图判断山脊线位置,调整分级临界点,最终确定分界阈值为0.5541。将光滑处理后的数据二值化,接近1的部分赋值为1,其余部分赋值为0。
9、 消除存在于负地形区域中的错误山脊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将重分类后的数据与正地形数据相乘。
10、 获得最终山脊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将属性值不为1的赋值为NoData。
1、 在ArcMap中加载样区的原始DEM数据。
2、 获取反地形: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计算公式为fandem=Abs(dem-2000),fandem为输出数据,dem为原始DEM数据。
3、 水流方向计算(无需填洼):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输入填洼后的表面栅格数据。
4、 汇流累积量的计算: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水文分析】|【流向】,输入水流方向数据。
5、 汇流累积量为零值的提取: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输入计算公式为facc0=(flowaa2==0),facc0为输出数据,flowaa2为汇流累积量数据。
6、 数据光滑处理:上一步提取数据中很多不是山谷线(反地形中山脊线为原地形中的山谷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以3×3窗口做平均值计算。
7、 辅助判断山谷线位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等值线】和【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山体阴影】。
8、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以等高线图和山体阴影图判断山脊线位置,调整分级临界点,最终确定分界阈值为0.65667。将光滑处理后的数据二值化,接近1的部分赋值为1,其余部分赋值为0。
9、 消除存在于负地形区域中的错误山谷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将重分类后的数据与负地形数据(不是反地形数据)相乘。
10、获得最终山谷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将属性值不为1的赋值为NoData。
首先利用DEM数据提取地面的平面曲率及地表的正负地形,取正地形上平面曲率的大值即为山脊,负地形上平面曲率的大值为山谷。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平面曲率的提取比较繁琐,而坡向变率(SO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表征平面曲率。
1、 求DEM坡向变率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将得到的坡向数据再求一次坡度得到坡向变率数据,记为SOA1。
2、 求DEM最大值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以11×11窗口做最大值计算得到DEM最大高程值。
3、 求反地形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输入公式为H-DEM(H为DEM最大高程值数据,DEM为原始DEM数据)得到反地形DEM数据。
4、 求反地形坡向变率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坡向】,基于反地形DEM数据求反地形DEM坡向变率数据,记为SOA2。
5、 求没有误差的DEM坡向变率: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输入公式为SOA=(([SOA1]+[SOA2])-Abs([SOA1]-[SOA2]))/ 2 ,得到没有误差的DEM坡向变率数据。
6、 求DEM平均值: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以11×11窗口做平均值计算得到DEM最平均值。
7、 获得正负地形数据: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计算公式为C=DEM-B(C为输出数据,DEM为原始DEM数据,B为DEM平均值数据)得到正负地形数据。
8、 提取山脊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计算公式为shanji=[C]>0&SOA>70。
9、 提取山谷线: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计算公式为shanji=[C]<0&SOA>70。
山脊线是处于正地形上且水流汇集量为0的点的集合;
山谷线是处于负地形上且在DEM反地形上水流汇聚量为0。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KBNU7zZeFhJoibaZq7Vw 提取码:n4lg
【基本思想是】
按照流水从高至低的自然规律,顺序计算每一栅格点上的汇水量,然后按汇水量单调增加的顺序,由高到低找出区域中的每一条汇水线。
根据得到的汇水线,通过计算找出各自汇水区域的边界线,就得到了分水线
【评价】算法采用了DEM的整体追踪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分析结果具有系统性好,还便于进行相应的径流成因分析
【缺陷】该方法也存在以下两个明显的缺陷
文章参考
https://blog.csdn.net/qq_40628258/article/details/83473964#_5
https://blog.csdn.net/summer_dew/article/details/82967666
感谢参考文章与当时空间分析授课的许老师,也感谢自己的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