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4.1/4.2/4.3/4.4/4.5/4.6/4.7/4.8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里,是古代的面积单位,即长宽各300步。古代计里画方,安置居民,里是居民组织的基本单位。现在有些小地名,仍以里为名,比如里村。

择,古书引用或作“宅”。

这句话的意思照字面理解:“左邻右舍都是有仁德的人该是多美的一件事呀。不与仁人相邻,怎么能得到智慧呢?”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

约,“困穷”的意思。不仁的人心里没有杆称,穷困的时间长了就可能为非作歹,安乐的时间长了就可能腐化堕落。有仁德的人以“仁”为标准,穷也好,达也好,我行我素。

孔子常以仁、智并举,仁是体,智为用。仁主静,不动如山,安于仁;智主动,长流似水,利于仁。“利于仁”大概就是努力为“安于仁”创造有利的条件。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者以“仁”为标准,好恶也以此定,其所好之人是仁人,所恶之人是不仁之人。不仁的人没有此标准,其所好之人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所恶之人或者说看不上的人是不可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志”是有心追求。如果立志追求“仁”的境界,离仁近一点,离恶就会远一点。仁成,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都想要富贵,这很正常,但是不以其“道”得之的富和贵,君子宁可不要。行其道,本着良心做事,但是仍然贫与贱,那就贫与贱吧,安之若素。

孔子的道就是“仁”,君子背离了“仁”,还怎么成就名声呢?“终食”是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造次”是急急忙忙。“颠沛”是困顿挫折。君子无时无刻不按照“仁”的要求行事,火烧眉毛也不忘了“仁”的要求,困顿挫折也不忘了“仁”的要求。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很悲观,他说他没见过好恶分明的人。好仁,玩命追求;恶不仁,深恶痛绝,不让不仁的人影响到自己。这是讲心。

接着讲力。孔子说他没见过有谁心中追求仁,却因力不足而做不到。有没有人能在一天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仁”上?也许有吧,反正孔子说他没见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所犯的过错,应该先进行分类。观人之过要随类而责,该批评批评,该原谅原谅,这是仁人之心。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还是学不会,则不应该受到批评。因为不学而学不会,则应受到批评。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卖油郎独占花魁》里,卖油郎说:“若得这等美人搂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

孔子不喜欢美人,喜欢“道”,他说:“谁早上能来给我讲明白‘道’,就是晚上死了也甘心。”

�TekH����

你可能感兴趣的:(里仁第四4.1/4.2/4.3/4.4/4.5/4.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