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千禧

      “千禧”一词大概与基督教有关,这里写它,主要是作为经历者的感受,因为这个词总是有着使我伤叹的论调,围绕这个主题甚至可以拍出像《颐和园》、《山河故人》那样的电影,但目前好像并无此类作品,有的话,烦请告知。相反,97年香港回归是值得纪念的,也是伴随着时代意义的,陈果的香港三部曲便从人们的状态、社会的形态刻画了那时的变化,有种使人不由感叹世事变迁的效果。    

      2000年我6岁,在上海的一处村落,父母跟随者农村前期的打工者的脚步,进驻一家化工厂,也就是生产与重工业和农业有关的原料,只记得浓烈的煤渣味和满目的黑色,工厂的门面、人们的脸、员工宿舍......都是浓烈的黑色。我倒不是很反感,那时也不知道有情绪这回事,反而觉得有地方玩,有野果子吃,有动画片看,没什么值得我烦心的。说起动画片,今天我突然想起了一部有些让我后怕的一部,情节、画面、以及使我恐惧的理由统统想不起来,只记得和蜜蜂有关,是真人拍的,于是百度了一下—————《蜜里逃生》,一个莫名的名字,还是想不起来任何事情,至于我为何确定是它,是在大致看了剧情之后确定的,而且这部动画片也就是2000年首播的,至于有没有重播我也不是很关心。    

        再者,我在2000年开始了读书生涯,在一处有几间大瓦房的民工子弟小学,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工厂之间,中午帮老爸买“上海”啤酒,自己买小浣熊干脆面和糖葫芦,期末考试拿了奖状,爸妈奖励了两块钱(要知道那时候一瓶啤酒才一块钱),晚上的时候也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如果父母加班的话,我猜我应该是看忍者神龟,然后早早入眠,因为第二天有我期待的糖葫芦......那年,我只记得这些。后来没过多久应该就搬走了,搬了不少几次,那是2000年以后的事了。  

        朴树有首歌《我去2000年》,表面上表达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但以他的个性,恐怕意不在此,我觉得那时候人人都想着挣城里的钱,也是外地人去城里立足的开始,一大群人,背着沉重巨大的牛仔包、搭上长途大巴,睡上一夜,第二天睁眼就是美好的新生活了,不过,真是这样?我反正没觉得,中国底层人民一直都没让自己过过轻松的日子,盲目的跟随别人的脚步,生怕所谓的“落后”,日子过得苦,但总想着将来会怎样怎样,但据我所知,当年我身边的家乡人到最后还是下了岗、回了老家,该干嘛干嘛,就像出国,到最后还是一大群华人围在唐人街,过着本国的生活,何必呢?  

        但是,生活不总是简单的,千禧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没有多少期待,就像没有多少留恋,耶稣没有复活,撒旦依然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年千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