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数据产业仍需突破再升级

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数字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以大数据技术赋能公共服务提质加码,成为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必修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众多城市利用大数据优势,对疫情预警、追踪、监测、宣传等,从而服务于疫情防控决策和公众参与,为防控机构与群众提供讯息。

究其根本,社会治理能否实现科学决策,关键在于对数据的重视程度,出现突发事件时,对决策的准确性和速度要求极高,掌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就能在第一时间分析问题,调整应对部署,从而形成科学决策。

此次疫情,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与防护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短板。如何让大数据建设成果应用在实际生活与突发情况中,推动新技术新应用与治理现代化的融合,是这场疫情所留下的思考题。

后疫情时代,大数据产业仍需突破再升级_第1张图片

大数据基础设施水平差异仍存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各地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照出了数据共享困难所带来整体防疫上的被动窘迫局面。

着眼于政务管理,在疫情中,不同地方的政务水平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分化趋势。从人口流动管理、重大突发事件角度来看,跨部门、跨地区实现数据信息采集、存储、整合、共享等,使基层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成为关键。而基层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受制于各地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导致我国政府数据往往还存在着诸多数据孤岛和壁垒,部门间各自为政现象仍旧存在,降低了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价值难以释放。3 月 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短短的一句话,让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再次成为热词。

可以预见,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产业将迎来新的升级和蜕变。未来,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培训普及工作的支持,将市场验证过的技术和产品“下沉”到民众,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将成为解决类似大型公共事件问题的关键。

数据源与数据开发能力缺乏有效融合

近年来,数据资源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歌猛进,数据量和数据类型都持续高速增长。但从疫情防控中可以发现,数据获取、运用与开发程度,决定其在疫情防控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具体来看,实际能够被用来进行开发利用的数据,多为官方渠道公开发布的数据或企业在产品运营中自身积累的数据,数量和种类上相对有限。常常发生掌握数据的一方,缺少足够的数据开发利用能力,而拥有数据开发能力的一方,却没有足够数据的局面,致使数据被“尘封”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推动两者协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盘活的局面,更加充分地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价值,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作用。一如此次疫情中,众多新兴企业利用公开数据进行整合研发,构建新型的社会公众服务和商业服务的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分层布局、联动响应。

其中,九次方大数据的省市区三级疫情联防联控大数据平台,采取“分层布局、联动响应”的模式,实现了大数据思想、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九次方亦庄大数据上线疫情监控平台,清晰披露疫情发展情况。

数据隐私边界需要更加清晰

前方战士仍在阻击疫情,后方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防线也不能动摇。为疫情需要,可能需要在个人信息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但也必须做好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谨防打着“疫情”的招牌,非法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对公众造成伤害。

针对疫情期间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网信办纷纷发布通知,要求做好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

交通运输部发布紧急通知,要依法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向卫生健康等部门提供外乘客信息外,不得向其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泄露有关信息、不得擅自在互联网散播。”

网信办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同时,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确诊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的流动情况,为联防联控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持。

后续疫情消散后,在合规之外,“适度”的隐私边界如何划定?如何平衡保护隐私、控制风险和产业发展、鼓励创新的关系?这些疑问仍待反思与解决。但从对滥用人脸识别的争议,到对人工智能精准推荐算法的担忧,再到对手机应用过度收集数据的强烈反弹,最终到疫情之下隐私安全的呼唤,可以看到公众在新技术的“锤炼”下变得日益成熟,兼顾防范风险和鼓励创新的数据监管与治理,必将朝着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疫情时代,大数据产业仍需突破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