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

子女教育_第1张图片
互联网图

这周吴军老师分享了他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对我很有用处,特整理笔记,梳理思维脉络。希望对你有用。

吴军是谁,百度。

吴军,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

“硅谷来信”作者。

吴军从四个方面分析子女教育,整理如下:

一、认清现状,优化策略。

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教育,只能是相对的公平。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永远不可能平均,都有相对好一点的,和相对欠缺一些的,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不够分的。

网上流行这个段子,也说明优质资源的稀缺。

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通常采用三种方式分配教育资源。分别是抽签、考试录取、分学区。

竟然有抽签,这也太儿戏了吧!但是在美国这确实是一种方法。抽签博的是运气,会导致社会失去活力。

考试录取是比较公平的方法,结果是产品(学生)的同质化和呆板化。导致学生失去创造力。这种方式有被取消的趋势。

学区房变成了相对公平的解决方法了。这导致在当下的中国,学区房稀缺。竞相购买学区房。诚然拥有一个好的学区,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其实父母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孩子需要的是不断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辛苦和痛苦。

目前,大部分家长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给孩子报了好多特长班,课余时间被填塞的满满的。打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培养孩子的兴趣的旗号,强奸孩子的意志。这种凑热闹、随大流表现的就是家长们无知的爱。这是孩子的起跑线吗?这是孩子的兴趣点吗?满足的只是家长的虚荣心和成就感。

读书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但是辛苦地学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孩子可能学的很辛苦,但是并没有很痛苦。如果痛苦就不学了。逼着孩子痛苦地学习会有什么后果?后果是即使孩子看似成功,但最终成不了一流人才,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

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真心陪伴,与孩子一块快乐的度过。请相信人类有向善的天性,而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好奇的天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内在的欲望,他们自己自觉地去学习进步。

三、兴趣的培养

目前中国的课外培训活动非常多,美国对课外培训活动更看重。但是目的不一样。

美国的课外活动培训的目标一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来能够热爱生活。二是在竞技中培养勇气。

如何找到课外活动的兴趣呢?

就是不断尝试的结果,就像买鞋子,只有穿上试试才能知道合不合脚。

上帝是公平的,在一方面少给了他们一些,在另一方面就会补偿TA们。所以千万不要看别的孩子学什么·,做什么,就安排自己的孩子去学,去做。认真陪,发现天赋领域。

四、突破阶层。

每个父母都希望进入更高的上层阶层。贫困阶层向中产阶层跃进相对容易些。父母和孩子的目标一致,父母支持读书,孩子自己愿意读书。

中层阶层向精英阶层跃进就非常困难。困难是困难,不是没有办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思维方式限制了阶层的跃进。如果有起跑线的话,那就是父母的见识。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原件不好,复印件能好吗?

通过吴军老师的分享令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主要的思路,指明了教育孩子的方向。我非常认同吴军老师的观点,同时希望对你有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