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其执行过程中会输出显示cmd命令执行的信息。
例如:print os.system("mkdir test") >>>输出:0
可以看到结果打印出0,表示命令执行成功;否则表示失败(再次执行该命令,输出:子目录或文件 test 已经存在。1)。
通过os.popen()返回的是 file read 的对象,对其进行读取read()操作可以看到执行的输出
例如:print os.popen("adb shell ls /sdcard/ | findstr aa.png").read() >>> 输出:aa.png(若aa.png存在,否则输出为空)
subprocess模块被推荐用来替换一些老的模块和函数,如:os.system、os.spawn*、os.popen*等
subprocess模块目的是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并与之通信,最常用是定义类Popen,使用Popen可以创建进程,并与进程进行复杂的交互。其函数原型为:
class subprocess.Popen(args, bufsize=0, executable=None, stdin=None, stdout=None, stderr=None, preexec_fn=None, close_fds=False, shell=False, cwd=None, env=None, universal_newlines=False, startupinfo=None, creationflags=0)
Popen非常强大,支持多种参数和模式,通过其构造函数可以看到支持很多参数。但Popen函数存在缺陷在于,它是一个阻塞的方法,如果运行cmd命令时产生内容非常多,函数就容易阻塞。另一点,Popen方法也不会打印出cmd的执行信息。
以下罗列常用到的参数:
args:这个参数必须是字符串或者是一个由字符串成员的列表。其中如果是一个字符串列表的话,那第一个成员为要运行的程序的路径以及程序名称;从第二个成员开始到最后一个成员为运行这个程序需要输入的参数。这与popen中是一样的。
bufsize:一般使用比较少,略过。
executable:指定要运行的程序,这个一般很少用到,因为要指定运行的程序在args中已经指定了。 stdin,stdout ,stderr:分别代表程序的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处理。可以选择的值有 PIPE, 已经存在的打开的文件对象和 NONE。若stdout是文件对象的话,要确保文件对象是处于打开状态。cmd = "adb shell ls /sdcard/ | findstr aa.png"
fhandle = open(r"e:\aa.txt", "w")
pipe = subprocess.Popen(cmd, shell=True, stdout=fhandle).stdout
fhandle.close()
cmd命令执行结果保存在aa.txt文件中
pipe = subprocess.Popen(cmd, 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stdout
print pipe.read()
控制台打印输出执行结果
参考链接:
http://blog.csdn.net/wirelessqa/article/details/7778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