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狗镇》,允许想到特朗普吗?

【置顶的PS】

影射,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做法。要不是不敢直说,怎么会用影射的伎俩呢?

问题是,所有的艺术创作,又都乐此不疲。就像说谎,是人类较之于其他动物有所进化的标志之一,人能把谎话说得跟真的一样,假到真时真亦假,真假交融,一片混沌。

洪荒年代没有过去,不过是出现了另外一个进阶版。

电影,不就是用影射来观照现实的吗?美国电影,自然可以让人联想到美国,当然,也可以推而广之,放眼全世界。

如今,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在那个他称之为“运动”的竞选过程里,出现太多的不可思议、意料之外,让太多的人去反思太多。

锵锵三人行里,北大的教授饶毅用白左的自由主义论调,把特朗普当选做了彻底的否定,说白了,就是这届美国人民有点问题。实际上,特朗普真的没有比希拉里的全国选票多,而是选举人制度让特朗普获胜。

好吧,开始影射——

难道,不就是因为有狗镇中的那些美国人,才有了今天的特朗普吗?

影射是不好滴,戒不了,没办法。


看《狗镇》,允许想到特朗普吗?_第1张图片


Dogville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人的电影,而是关于狗的——当然,没有任何看不起拍电影的人和不喜欢狗的意思,甚至,觉得电影里只有那条叫Moses的狗,才有点狗的样子:谁偷了我的骨头,我就会不高兴,别的不管。

01

电影里的房子,果树,废矿,土地……凡是应该以实物形式呈现的东西,统统都看不见。也许拍电影的人认为,换一批人放到里面,也还是这么一个Dogville。也许,人家就是要强调形式主义,就是要集中火力突出表演。

波兹曼说,“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电影,是不是也遵从这样的规律呢?

看起来Dogville里的形象都是在自己虚无的空间里表演,即便一个空间里出现强奸的现象,同时另外的空间里,人物也可以在冥思灿烂的阳光……通过形式对比试图说明:你干你的,我想我的。

是啊,物理隔绝一旦消失,肉体和心理冲突看起来就更残酷。

02

电影里的故事,不是个好故事。一个女人,居然能够出现如此多的面相,形而下了之后,只能说是个魔鬼,尽管是美女基德曼扮演的。

Grace选择逃离,选择顺从,选择屈辱,选择传道,选择宽容,选择权力,选择残酷,选择杀戮,全是一刹那的电影叙事,看不出任何由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或许,她的父亲,她那位非常、非常、非常爱她的父亲,而不是黑帮老大的家伙,说的一点不错,那就是:傲慢!

Grace总认为,即便是自己的父亲,也不是个好东西。逃到了Dogville之后,她看到的一切,虽然是一个蛮夷之地,最早对她直接表达警觉和不满的是条狗,而所有的其他被称之为人的动物,都可以彼此沟通,达成一致,美好共生。

然而,Grace的这个想法是先入为主的(preconceived),是傲慢的,她凭什么要那么认为呢?

她对打打杀杀的父亲有不屑的傲慢,自然也不应该不明白,Dogville所有人都有傲慢:对于自己的胸怀有居高临下的傲慢,有隐匿的傲慢,对于自己行业有坚守的傲慢,园艺上的独到理解的傲慢,对于自己性感的傲慢,愚蠢的傲慢,就连孩子也有被教化的傲慢……。这些傲慢,构成了一个集体傲慢的闭环,在Grace没有打破之前,完整连续。

每个人对于自己傲慢的无视,让所有人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社会形式”之中。

03

另外,Grace之所以被允许留下来,就充满了辩论和协商的策略,也正是这种策略,让她陷入了无底的空井之中。

她为了留在Dogville的辛苦劳作,她的生存情势发生变化,她的苦难从开始到加重,无不是由于策略的不周全,执行中的意外和“故意的意外”,一点一点地造成的。

策略,说起来是为了达到的目的的手段,去掉臆想的那些美丽幻影,其实狗屁不如。真正的策略是,“some things you have to do yourself”(有些事还得自己做!)。

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靠自己。对和错,尊严和卑微,世俗和高尚,坚忍和冲动,宽容和偏激,如何转向,没有什么恒定的上帝之手在指引,当然,也不是通过丢骰子来判定,永远都是不同情境下的自主行为。

04

电影中,最讨厌的是Tom。

这样的男人,长期在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只到面对死亡的时候,居然还提出是不是可以把发生的一切当做创作的灵感。真心佩服!

不知道他的所有关于道德的说教,以及对于丑恶的容忍,是他那些自由和民主观念的惯性,还是他为了掩饰自己无法区分“great”和“small”的无能。他想要从事的“写作”,是一次真正的行为艺术,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离奇。

对他,不耻。

05

电影最后,酣畅淋漓的放火和杀戮,感觉很过瘾。火光中的一切不过是都是形式,村庄和那些人。形式的毁灭,就得通过诸如黑道的暴力逻辑,这大概就是革命的原始路径。

在暴力语境中,Dogville的存在和消失,总是不可避免的。

Dogville被设定成洛基山脉中的一个小村,就自己的地理知识知道,它与Country RoadTake Me Home这首歌描述的一点也不搭界。而且,完全颠覆了自己早先从乡村音乐中形成的那些静谧与安详的概念。

可见,电影中的Dogville,真是十恶不赦的文本,让人如此愤怒,不过,电影目的也就此达到了。

那么,还要不要坚持乡村的某些美好意象呢?为了美好,也出于对经历过的美好再度憧憬,只有忘记Dogville的丑陋。

Dogville的抽象,让戏剧冲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任何一个如同Dogville一样的地方,都可以当做故事发生的“座架”和“装置”,于是才有了红高粱地,才有了白鹿原,才有了乔家大院,才有了苏州河,才有了外婆桥……以及这些场域里一切的故事。

Dogville无处不在,是因为人如同野狗一样,四处流荡。

如果没有电影最后的大火和枪声,Dogville或许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不见了踪影,完全融入到公路那头的Georgetown。

所有Dogville的村民越来越多要去大都市。在那儿,Dogville的过去一切的痕迹不会集中表现,可Dogville发生的故事就不会再重演吗?

06

拍电影的人,有艺术家的气质,更有新媒介技术表达的手段和能力,他们想必不愿意Dogville里的所有“会话”成为现实中会应验的谶语,不过,这就不再是拍电影的人自己可以把控得了的。

所以,在Dogville的片尾,用了许多的老照片和David Bowie的都市摇滚Young Americans,意欲制造出电影的纪实意思,但是,感觉一点也不高明,不过是电影基调延续的需要而已。

事实上,由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Dogville这样的地方,只会也只能剩下一条狗。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狗镇》,允许想到特朗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