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黑暗森林读后感

我不是个科幻迷,读书时最差的学科是物理,其次是数学。可当我走进刘慈欣搭建的《三体》世界后,却久久徘徊在这浩瀚的宇宙沧海不愿离去。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弄懂天体物理学,更不会明白宇宙的那些名称定律,但我懂人性,才会对猜疑链、黑暗森林法则、零道德的宇宙文明这些三体猜想深有同感。

文明的第一需求是生存。这句话初看是如此粗俗简单,如同XX是社会第一生产力这样的课本语句一般索然无味。但这句话却是三体小说的基础,也是一切血腥的来源。就像刘慈欣所说,如果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观念在人类社会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我其实一直不认同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怎么能肯定宇宙的其他文明是有道德的呢。也许我们自认为道德沦丧的人类文明其实是宇宙中道德最高的文明。那么有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生存呢?这会不会让你胆寒,你身边的恶却已是宇宙的善,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高等文明是以什么为标准呢?是以技术还是以道德,或是幸福生活指数?高技术低道德的外星文明与相对高道德低技术的人类文明,谁是更高一级的文明?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而需求就是欲望。所以外星文明也好,人类文明也罢都摆脱不了欲望。这才是文明的共同之处,这也是文明能存在的动力。所以才有了猜疑链,才有了黑暗森林法则。说白了就是,对一块恒定蛋糕的瓜分抢夺。

我不认为人类社会通过交流就可以避免猜疑链。实际上正因为我们的心口不一,猜疑链才在我们的文明中无限循环。就算你说你是善意的,我说我是善意的,我怎么知道你说你是善意的心里也是善意的,你怎么知道我说我是善意的心里也是善意的;就算我知道你说你是善意的心里也是善意的,我怎么知道你认为我说我是善意的心里也是善意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先揣测对方是恶意的,再等待对方自证其善意。我想我们生活中应该能遇到不少这样的人吧。

至于黑暗森林法则和技术爆炸,在人类社会也比比皆是。我们在工作上经常会遇到某些人无缘无故的压制与欺负另一些人,即便不是利益相关方,即便对方弱小或毫无威胁,也同样会遇到这样莫名其妙地恶意威胁。这就是在谨防技术爆炸,虽然你现在对我没有威胁,说不好你什么时候就突然强大起来了,唯一能消灭这种概率的方法就是黑暗森林法则,举枪消灭之。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所以这并非人的劣根性,而是所有文明性,是生存的需要。那么把生存法则奉为神明的三体人民生活得如何呢?从那个发出三个“不要回答”的监测员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也是一样痛苦的。而且,作为底层人民的他在三体这种技术高度发达的文明中过得也和人类文明底层人民一样不幸,甚至还差点被饿死。为了生存,摒弃一切情感,只剩下冷漠和麻木的三体政府也像地球惧怕三体一般惧怕地球,生怕自己的人民在见识过人类文明美丽的一面后会对他们心存怜爱,甚至崇拜,最后也像地球三体组织崇拜他们一样,将地球文明视为宗教信仰,发展出一支三体地球组织来。于是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除了做好自己文明的思想工作,就是用智子锁死地球基础物理研究,谨防技术爆炸。而且在得知人类心口不一的天性后,深深地陷入了猜疑链的死循环中,错过了一些制胜的机会。其实现在看来,三体绝大部分的战略都是正确的,而且一往直前毫不犹豫。而人类几乎总在踌躇不前中徘徊犹豫,错过了更多次的生存机会。章北海这个人物的一生就在诠释作为人类,哪怕再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甚至一度做到杀人不眨眼,只要有一点残存的感情,哪怕就停留了三秒钟也可能被彻底毁灭。这也是为什么三体说,他们不是没有过爱,而是因为爱不适宜生存所以被掐死在摇篮里了。

如今我回想起来,《地球往事》和《黑暗森林》中印象深刻的几幕,有叶文洁得知三体文明真面目时的无言;卑微的破壁人二号喊出,“面壁者泰勒,我是你的破壁人”时最光辉的一刻;发出警告的三体监测员叙述自己可怜的一生以及控诉三体文明的压抑和无意义的生活;三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全人类通话时说的五个字,“你们是虫子”;地球三体组织道出罗辑既是面壁人也是自己的破壁人,他与“主”直接对决的谜语。过于乐观的未来人类发布要善待三体人的演讲时,冬眠苏醒的听众起哄投掷西红柿,随行人员在台下忙于收集这宝贵的天然农产品时的尴尬场面;还有未来人类盲目乐观,心生爱恋地形容那个最后团灭人类全部舰队的水滴探测器为圣母之泪的可笑;丁仪临死前提醒盲目乐观的未来人类,自己冬眠两个世纪醒来却还可以在大学教物理的隐含悲剧;人类舰队被团灭时的血腥场面;最后是罗辑被人类抛弃和驱逐,濒临死亡时在自己挖的墓穴里与三体直接对决的决绝与震撼;最终三体被威胁无奈之下发来的那句“住手”。

米兰昆德拉说过,人只能活一次,活一次不算活。乔治马丁说过,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刘慈欣说过,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可我最欣赏帕斯卡说过的那句,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黑暗森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