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并蒂莲

        又是一个荷花独宠的季节,六月开始,很多摄友都积极地行动了,朋友圈也此起彼伏地晒出各种风姿的荷花,当然水平参差不一,有原始胚胎合盘托出的、有借物衬景配套构图的、更有“断章取义”“深度解剖”“后期点晴”等各种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法的摄影作品问世,古人曾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近日读得浙大陈教授以“一怒之下拔杆而起”来形容个子高挑的荷花,颇感新意;而后期制作的奢华,硬生生把荷花也纳入了“近水三分妖”的行列中了。

          看得多了,少不得要评判两句,但一直沒有找到审视荷花的新的角度。毕竟以荷花为爱物称颂的历史够悠久了。诗词歌赋不胜枚举,绘画文字也数不胜数,我也算是第二次唠叨了。如果说第一次是因为被摄影艺术感染,那么这第二次便是因为荷花中的稀有品种“并蒂莲”了。

图片发自App

        《 西湖百荷图》和工笔《百蝶图》一样,蝶与花的千姿百态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而并蒂莲恐怕就是造物主的慧心了。

          说到并蒂莲,先要说说浙江大学的华家池校区,我们都知道就是先前的农业大学,120周年浙大校庆的时候就想再去看看,可惜被耽搁了,所以这次一听说华家池校区的并蒂莲开了,便毫不犹豫驱车前往。

          夏日的华家池校区是美丽的,美在那一池清水,美在那池中的岛和弧线造型的水浮莲,同样完美地诠释了朱自清的绿,配以那同声合唱的知了声,即便炎炎酷热,也想在此静坐冥思。

寻访并蒂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华家池的荷花地不大,在旗杆操场前,多年的繁殖生长显然让不大的荷花塘拥挤不堪,于是荷花与莲蓬纷纷直冲云宵,争取着阳光雨露的滋润,便有了与西湖荷花不一样的景致。我猜想,并蒂莲莫不是就此孕育?且当说笑,并蒂莲终为稀有品种,故人们把它寓意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

      第一次去,池边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在,边拍边看边聊天,说是第一株并蒂莲开的时候,杭州电视台阿六头新闻报导了,但我们看到的并蒂莲相向的花瓣被掰了,又有“解说员”说上午开了,有两学生为了做试验研究花精才掰的。观者都有点遗憾,但还是前后左右地捕捉着镜头,我也不例外。

寻访并蒂莲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华家池的并蒂莲开了不止一株,因为已有并蒂莲蓬兀立水中,面对看似残缺又近似完美的合壁双荷,我有了梦幻般的灵感。同时另外两珠含苞待放的并蒂莲,又给了大家无限的遐想和期望,期望明天的绽放。

        第二次,听说华家池的并蒂莲又开了,冒着倾盆大雨,奔赴池塘。无缘抑或意外,依然是花瓣带雨的半朵并蒂,比之单枝,明黄的双心着实给莲荷增添了几分娇艳。很难想像它之前看似萎靡的花苞。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雨后,迎来了杭城的高温天气,估摸着剩下的并蒂莲也该开了,又去了两趟华家池。知了依然一阵一阵地叫着,烈日也烧灼了少许荷花的瓣边,并蒂莲终究严严地裹着花蕊迟迟未开。鼓鼓地花苞背对着背,一朵向着东方一朵向着西方,仿佛一朵期盼日出一朵等待日落,就这样在池中间挺立着,逃过了池边被掰的劫数,也未露出绽放的真容。我不无遗憾,但也带着遗憾期盼来年有缘。

        依然有“解说员”,好像是故意说给我听似的,与旁人说“那个掰荷花瓣的学生被老师批评了,写了检讨书了!”此刻,其实我已不介意花瓣被掰了。

寻访并蒂莲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寻访并蒂莲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静思夜,独坐窗前,鼻翼间还残留着荷的清香。华家池的荷塘,本是一块试验田,没有十里荷塘接天连碧的田田荷叶景色,却有着半亩瑶池不仗绿叶避日的杆杆荷花傲气;不一样的并蒂莲,应该有着一样的心,盛开的应是背对着背,倒是掰了瓣的显得心贴着心;这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边没有想到和看到的荷了。

寻访并蒂莲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访并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