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前同事的抱怨:心死莫大于素颜上班,这破公司不值得我浪费化妆品。
底下是一排排的点赞和评论:
化妆才能见人,同事不是人。
不化妆算什么,我每天体恤短裤拖鞋。
撸个妆那么贵~工资都没给我几个钱还要我化妆?
字里行间中,充斥着怨气和辛酸,完美体现了同事们不想上班的美好愿望与被迫上班维持生计之间的矛盾。
这么不开心,干嘛要上班呢?无非是两点,一是不上班没有可供维持生活的收入来源,二是没有不坐班也能拿到高薪的专业技能。
因为能力撑不起欲望,以至于产生无法前行的焦虑心情,也许是为了麻痹自己,你假装很忙碌,却内心痛苦,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热情。
美国作家芭芭拉曾在书中写道:“越是底层的人越消沉,越不在意自己的身材与脸面。”
出色自信的人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形象。当你开始越来越懈怠外表,你也许应该好好想想,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01
你不是不想工作,只是不想上班
周末大学同学聚会,一个在世界500强工作的姑娘聊到她现在的工作状态。
她迷茫地说:我真的不想上班了,我觉得我的工作毫无意义,干得多半都是琐碎无效的事情,根本没有自我成长的空间,晚上睡觉前想想自己又荒废了一天,很害怕再这样下去,我会不会变成一个废柴?
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纷纷附和,一位男生说:每天工作不开心,不愿意做,即使加班并不多,却还是觉得身心俱疲。
处于这种状态的年轻人已经不在少数,无数鸡汤教导我们:要让努力常态化,要努力爱上自己的工作。可是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呢?
在《圆桌派》中,陈丹青说:“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上班”是被动的,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
而“工作”是积极的,有自身目标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可以是一个任务,也可以是学习过程。
简而言之: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上班和工作并不冲突。幸运的话,上班也许会给你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话,你就单纯是在做一笔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
其实大多数人并生讨厌上班,只是害怕浪费青春,我们更想做自己愿意做的“工作”。
02
选择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
我并没有想劝大家“不上班”,我只是想劝大家做“值得”的事。
请看题:隔壁家王大爷家里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每天打卡混日子等着厂里发的3265.38元月薪。二儿子热爱科学,毕业后了份喜欢的工作,每天在实验室忙得不亦乐乎,去年还拿了个奖。三儿子在工作之余学习英语和写作,两年后副业收入已超上班收入,他可以选择做自由职业者或者换高薪工作。
请问哪个是“值得做”的事?明显是2和3,王大爷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是为了自己在“工作”。
之所以要选择“值得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喜欢做”的事情,是因为大多数人无法靠兴趣谋生。但是只要你想“生存”得更好,都必须要选择做“值得做” 的事。
在我们最初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无法预料到后续发展,那要怎么判断一件事是值得做的呢?
李笑来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同学申请国外名校需要考试,他觉得单词很痛苦,学习进展缓慢。后来碰到一位老师家劝他说:你看,虽然要背2万个单词,但奖学金有4万美元。按当时汇率算下来背一个单词差不多值20元,每天强迫自己背200个,晚上睡觉时发现今天就又挣了4000块,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从这个例子中,我总结三点“值得做”的特点,大家做选择时可以参考:
1 相对成本低:背单词是个人行为,不牵扯他人,虽然辛苦,却只是一段时间。
2 短期收益高:背完能考上国外名校的几率大大提升。
3 复利效应:英语水平提高,同时能享受国外顶尖教育资源,受益终生。
在文学著作《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我很赞同:人的一生中关键的选择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之后再做改变就越来越难了。不要浪费珍贵的时间,勇敢选择“值得做”的事。
03
最有效的“工作”必须是有产出的
不要相信速成的鸡汤,做出选择之后,你会经历一条漫长而痛苦的学习之路,只有产出才能检验你的付出是否值得。
那么如何有效搞定工作、学习,让产出最大化呢?最近读了一本新书《有效学习》,里面介绍了一套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很有启发,由于篇幅有限,选三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回忆比重复记忆好
对于学习和工作中必须要记住并理解的新知识,大家都觉得重复记忆很有帮助,其实不如“回忆”更好。
在实验中,让一组同学读一个段落连续4遍,另一组读一遍后练习回忆段落内容3遍。几天以后,研究人员发现练习回忆段落内容的人学习掌握的内容要多出很多。也就是说,试图回忆信息内容而不是反复阅读信息内容的人,展现了更高的技能水平。
事实上,提取记忆的过程即是大脑主动参与的过程,任何有效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大脑主动地参与,而非被动的接受。如果我们的大脑坚持不懈地要掌握某些新技能、会促使我们的脑神经回路发生变化,从而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
而且重要的是,错误可以帮助理解,那些你记错的、回忆不出来的内容正是你深度学习的契机,没人喜欢犯错,你的大脑会提醒自己:这个很重要,一定要记住。
苦苦思索不如即时反馈
罗振宇说,什么是好的学习环境?那些特指能够提供即时反馈的环境才是好的学习环境。其中核心词是“即时反馈”。
我们需要来自外部的检查,这是检验“我到底会不会”最重要的环节,聊起来很多朋友都知道,却不一定真正理解它强大的作用。
在演讲训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叫做“拔刺”。当训练者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下面的听众会把不利于整体演讲质量提高的动作和语言一一挑出来,每一条即一根“刺”,演讲者根据听众们挑出来的“刺”,然后依次改进,等到下次再演讲的时候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然后不停的重复,越到最后,训练者身上的“刺”被“拔”的越来越少,演讲效果也越来越好。整个“拔刺”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即时反馈的过程。
在工作中,领导为什么让我们经常做汇报,就是为了及时了解你是否有“刺”需要拔。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讲给别人听,在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再去强化学习。这样就掌握的更牢固了。
复盘
人学习有三种途径,一种是自书本上学前人的知识,一种是自身边的人身上学其先进,一种是向自己的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向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复盘。有效学习中有一个如何复盘的步骤:
首先,对照初期的目标看结果有没有达到,差距在哪里。
其次,不管有没有达到,把要复盘的项目进行回顾和阶段划分。
第三,针对每个阶段总结得失,对事也对人,找出问题找出原因。
最后,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知识和技能掌握下来,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并不再犯同类错误。
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只有掌握系统化的学习思维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力,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爱值得爱的人,做值得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