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推出HPC产品前,高性能服务器领域一直是Linux和Unix的天下,作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新加入者,微软HPC研发团队的工程师们可谓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切都要从头干起。
 
2006年推出了Windows Compute Cluster Server 2003,初步获得了肯定;而今年5月刚发布的Windows HPC Server 2008 Beta2版本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6月在TOP490.org公布的世界第31次全球超级计算机五百强排行榜上,位于美国伊利诺大学的超级计算机应用国家中心 (NCSA) 的服务器,浮点运算性能68.48TFlops的成绩登上了排行榜的23名,而他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就是Windows HPC Server 2008 Beta 1。
 
现在,Windows HPC Server 2008已经能够有效管理数千个计算节点,具备高速NetworkDirect RDMA技术、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界面、高效集群管理工具、面向服务器架构的工作调度、HPCBP规范标准集群互连等等;而且与前一个版本相比,08版产品的易用性,稳定性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很短时间内在成百上千台的裸机上部署好Windows HPC Server 2008,并可以运行一些诊断程序方便地测试出现有机器的连通性等。此外,通过Heat Map,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包括头结点在内所有节点的状态,包括他们的CPU和内存使用率等信息,这些特性都取得了很多合作伙伴的好评。
 
来自NCSA的副主管Pennington在反馈中提到:“当我们在把Windows部署在超过一千个节点的机器上时,我们从这些机器是裸机时开始,到他们开始运行LINPACK测试程序仅仅花费了4个小时, WINDOWS HPC SERVER 2008的性能达到了我见过的同类机器中最高效的之一”。
 
除了在性能上的提升,我们也非常注重发展合作伙伴,从合作伙伴的反馈中改善我们的产品,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和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高性能计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普及与应用。
 
在产品不断取得成功的背后,中国研发团队也功不可没。Windows Compute Cluster Server 2003中的界面管理曾经被很多人批评,但是如何使得我们的HPC Server 2008具备强大复杂的功能的同时,又兼具易用等特性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如果在界面上就难倒了用户,则整个产品就不再让人感到舒适了。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不断吸取用户反馈,Windows HPC Server 2008在UI(用户界面)方面做了非常大的改进,包括管理界面,配置向导等都做了很大的改善。例如在网络拓扑结构选择部分,我们将抽象的网络拓扑结构转换为直观网络示意图(图1),这样即不容易出错,也易于用户理解和记忆。
 
此外,前面提到的Windows HPC Server 2008中受到很多客户欢迎的Heat Map功能,能够让管理员实时监控各个节点的状态,如图2中所示,管理员可以看到现在的所有节点中可用的物理内存(Available Physical Memory),硬盘的吞吐量(Disk Throughput)和系统调用数(System Calls),并且这些指标都用图形化的方式直观的表现出来。 
 
 
另外,强大的Reporting功能,也是由我们中国研发团队完成的:集群的管理员可以将一段时间内关于集群上的信息收集起来,并以图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方便管理员对这段时间内集群的状态进行分析,图3中精美的图标就是Reporting功能生成的结果:
 
 
在UI上的巨大改进也获得了很多客户的正面回应,来自英国达斯伯里实验室(Daresbury Laboratory)分布式计算组的计算机科学家Igor Kozin说,“Windows HPC Server 2008的一个很突出的地方是它具备非常可靠的图形化用户界面,而在这方面正式Linux仍然还缺乏的。”利用我们的UI界面,集群管理员能很快上手新环境,大大降低了花在配置上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在UI方面的改进,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我们也支持在PowerShell中用命令行来完成包括管理和提交Job等。对于习惯使用C Shell和Korn Shell的管理员来说,使用PowerShell脚本会相当方便。
我们还增加了对SOA概念的支持,提供了API甚至在Visual Studio中嵌入了Add-In,使得开发人员能方便的利用SOA去部署并行程序。开发人员不用去关心他的程序会部署在哪些节点上运行,我们提供了WCFBroker机制去自动的将程序部署到合适的节点上,简化了开发人员编写并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