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九)

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中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西周初期大规模分封诸侯,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其中主要诸侯国是晋国。

春秋时期,晋国发展强大,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是郡县制的起源地,后来秦将这种制度推广向全国。

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晋国卿族赵、魏、韩三家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

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宋朝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有人言:百年中国看上海,五百年中国看北京,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历史底蕴厚重,文物更是数不胜数。第二季《国家宝藏》的最后一家博物馆就是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人生轨迹:  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

陈列方向:  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地址:太原市汾河西畔滨河西路北段13号

第二季《国家宝藏》山西博物院推选馆藏一: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为1965年-1966年于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数量共有5000余片。

因为该玉片上文字刊载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词,因此称作“盟书”或“载书”。该文字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出现约在西元前550年。

书写于玉石的这些文字不但是中国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字,也因运笔娴熟流畅,字形活泼多变,有其艺术价值。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九)_第1张图片
侯马盟书

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周王室的政权风雨飘摇,名存实亡,各诸侯开始争权夺势,可谓血雨腥风。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常常结为同盟,并立下盟书,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约,并对天立誓,谁也不能违反天命,否则便会受到严惩。《春秋》《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的盟誓活动约200次,足见其盛行。

所谓“侯马盟书”就是赵鞅主盟,赵鞅何许人也?《东郭先生和狼》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东郭先生救助了恶狼,事后它却反目为仇,要吃了东郭先生,最后一位将军及时赶到才杀死了恶狼。故事中那位将军就叫赵鞅。《赵氏孤儿》中“孤儿”之原型正是赵武,而赵鞅就是赵武的孙子。

赵鞅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史记·赵世家》有言:“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侔,即“相等、齐”,意思是赵鞅虽为大夫,但地位与诸侯相当,是晋国赵氏领袖级别的人物。

赵鞅作为晋国的新兴势力代表之一,为扩张宗族势力、维护和巩固自身权势,联络本宗,招降纳叛,召集同宗与投靠他的异姓,反复多次举盟,以聚拢人心。侯马盟书就是与众多本族与异姓举行盟誓的确凿实物证据,它反映了主盟人努力推行新兴的封建制度。盟誓成为赵鞅壮大赵氏频繁使用的必要手段,他联络团结各种力量为己所用,不断与同情者举行盟誓。在暴力高压下,参盟者一个个胆战心惊,向神明起誓,以表忠心。如果有违反盟誓者,就要全族诛灭。从这一点看,侯马盟书的背后是统治阶级政权的体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历史不会因为谁而停下发展的脚步。

与此同时,赵鞅为了拉拢人心,巩固同盟之间的关系,也通过采取经济赏赐等手段,大大激励同盟者的斗志,从而消灭了范氏、中行氏,形成赵、魏、韩、知伯四卿并立的局面。

后来,他又联盟魏、韩、知伯,孤立了范、中行二卿。晋定公十九年(公元前493年),晋郑铁丘之战爆发,赵鞅奋勇杀敌,取得决定性胜利,范、中行二氏从此衰落下去。

之后三年内,赵鞅攻朝歌,战潞城,击百泉,又转战邯郸,伐卫国,围中牟,最后征伐鲜虞,消灭了范、中行二卿。于是,赵简子的领地从晋阳扩大到邯郸等地。这是晋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晋国由六卿掌权转变为四卿掌权,后来知伯、韩、魏三家联合围攻赵襄子(赵简子的儿子),曾引汾水灌晋阳城。在这次战役中,知伯被灭。

赵鞅的一生,对春秋战国的历史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他的继位,让原本飘摇的赵氏家族焕发新的生机。儿子赵襄子正是在继承其父改革的基础上,争取民心,任用贤臣,虚心纳谏,终于同韩、魏一起灭掉贪得无厌、刚愎自用的知伯,才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

如此说来,正是赵鞅为赵氏立国奠定了基础,奠定了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争霸格局;而侯马盟书,就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第二季《国家宝藏》山西博物院推选馆藏二: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

金代戏曲文物。1959年出土。墓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据墓葬买地券砖文字记载,为金大安二年(1210)董坚墓。墓为砖砌仿木构建筑。墓室后壁上部,有砖制舞台一座。舞台上排列着5个彩绘砖俑,均作表演状,面部有化妆。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九)_第2张图片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均是山西人。

王国维在《戏曲考源》开篇就指出:"戏曲一体,崛起于金元之间",明确指出戏曲起源于金元杂剧。在金中都时期,金院本作为古代戏曲文化达到空前鼎盛,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奠定了基石。

董氏墓戏俑的出土,为研究金院本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当时,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听戏看戏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而现在,随着休闲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于戏曲的了解是比较陌生的,就我而言,以前看到京剧之类的戏曲节目,一般以看不懂、听不惯的理由换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济南宽厚里的大戏台现场听了一出戏后,竟觉得有滋有味,即使戏台在外,也不觉得寒冷。这一次意外的看戏经历让我觉得,其实戏曲离自己并不遥远,演员们表演的故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再现。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再亲眼看一出戏,亲耳听一出戏,亲身体会戏曲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

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九)_第3张图片
左起角色:引戏、副末、装孤、末泥、副净

第二季《国家宝藏》山西博物院推选馆藏三:木板漆画

北魏时期的漆画,板面髹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画风近顾恺之。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

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木板漆画

古代中国的漆工艺,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前。那个时候的古人已经认识到了漆的功用和价值,就懂得割树取漆了。古人讲的“滴漆入土,千年不腐”就是说漆的防腐性极强。

在古代,漆器一直是贵族使用的贵重物品。西汉《盐铁论》说“一杯用百人之力”。做一个漆杯,就要用百人之力,可见漆器由于工艺复杂,成本之高昂。东晋以后,由于瓷器的高速发展,漆器受到抑制而急剧衰退,漆器制品也越来越少见。因此,出土于司马金龙墓的漆画屏风,显得尤其珍贵。

司马家族本来是东晋皇族,司马金龙的父亲司马楚之当年为了避免灭族从南逃到北,投靠了北魏王朝。他积极与鲜卑贵族进行联姻,他的儿子司马金龙就有了汉族和鲜卑族两种血液。

木板漆画出现在北魏平城,代表的了南北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和认同,汉化与胡风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正因为此,木板漆画散发的魅力才会经久不衰、光彩照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戊戌年末与《国家宝藏》相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