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族情绪被操弄于股掌

当民族情绪被操弄于股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D&Q辱华事件,撤展的撤展,道歉的道歉,事情似乎已经过去了。

一个卖衣服的,激起中华全国共讨之,一方面,是D&G作死,自作孽,不可活;另一方面,是我们太给他们脸了,不过一家服装品牌,设计师脑残,说了几句傻B话,我们却排出这么大阵仗,上起外交部,下至黎庶,集体抵制,全民共讨,我觉得D&G根本不配。

世界上傻B这么多,脑残更无数,每个傻B说一句冒犯中国的话,我们声讨得过来吗,要浪费大家多少关注度呢?

就在群众渐渐散去时,有一个号,叫做“笔稿”的,冒了出来,煽动将熄的火苗,聚扰一众爱国者散落的情绪,成功蹭上了D&G辱华门的最后一波流量。娴熟的手法,凛然的神情,打着民族大义的旗帜,实现流量收割的目的。板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面孔,掩饰狂吸流量的内心窃喜。

这篇名为《DG撤回道歉宣布和中国决裂:感谢这些中国人,给了我们继续辱华的勇气》的文章,拼凑素材,煽动情绪,制造对立,愤慨激昂的表象下,打的却是点击量的小九九。

满坑满谷的人,被笔稿成功撩拨到了G点,像丧尸一样重新围拢过来,呼喊着抵外侮,惩内奸的口号,挥舞着手中的U型锁,寻找可供渲染情绪的目标。

民族情绪就这样被他们当作生意给做了。无本万利,盆满钵溢之余,还要悄悄给你标个傻B的签。

不知怎的,华总能轻易被辱,随便出来一个脑残,说几句傻B话,立刻威力巨大,整个华就被辱了,辱华成本可谓极低,效果却是核武级。

这让一些人窥得商机,操弄辱华议题,拼凑辱华言论,守在义愤填膺前来声讨者的必经之路,引流到自己可以转化成商业价值的自利地盘,满足民族斗士的神圣感之余,再结结实实地捞一把好处。

这帮孙子的算盘打得极精。

当爱国情绪被反复操弄,靠手法就能按摩得高潮迭起时,是一个多么悲哀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民族情绪被操弄于股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