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画象,“象”的思维是诡辩吗?

读易,就是学习如何解读世间万象。要点在于学会“象”的思维。而“象”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易》的书册之中,更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内。当我们观赏一副绘画、揣摩一尊雕塑、游览一处风景、聆听一曲音乐,我们已经在使用“象”的思维了。这算是一种理性思维吗?当然了。与理性思维相对的是非理性思维,你不会认为我们欣赏艺术品的时候都处于心智失常的状态吧。“象”的思维确实是一种不同于形式逻辑思维的理性思维,也有其独特的逻辑推理。

“象”的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简言之,“象”的思维允许当事人将自己的情感、意志等感性因素融入到推理的全部过程中,而形式逻辑思维则排斥任何感性因素对推理的影响。这也就构成了理性思维的两种不同方式。

形式逻辑的数理基础是集合论,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使概念A与概念B有着清晰地分野,符号表达就是A=A,A≠Ā;若A=I,则Ā=Ī;若A=I,则A≠Ī。总之,形式逻辑的严谨性就体现在概念、事件、推理的严格一致性,从而保证了辩论双方不会偷换混淆概念、转移议题,也就是避免了我们常说的诡辩。

按照形式逻辑的标准,“象”的逻辑基本上等同于诡辩,因为在象的思维中,A=A,A≠A,A=Ā,A=I,A=Ī可以同时共存,同时成立。比如我们说山,既是眼前看得见的山,但也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山,还可以是山所体现的巍峨坚定,也可能是山所体现的阻碍困难;我们说山的时候,脑子里可以想的是“靠山”,也可以是“坚定不移”的品格;这时候“靠山”既可以是一个值得依赖的外在事物,也可以是我们内在的“人格”、“德行”。由此可见,学习“象”的思维,就要暂时先放下以往形式逻辑训练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因为象的推理与形式逻辑推理具有完全不同的先验基础,彼此是有本质差异的思维体系,偏执于任何一端都是掩耳盗铃、自以为是的表现。

那“象”的思维到底是不是诡辩呢?我打一个比方,假设你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每天都心如油煎,在你内心快要崩溃的时候,你向父母提出来想退学,父母当然不希望你前功尽弃,他们如何讲道理才是对你最有帮助的呢?你希望得到的是父母发表一篇论点正确、论据扎实、论证严谨的说教之词呢,还是妈妈默默的拥抱和父亲心平气和的守护,父母可能会和你分享当年他们是如何渡过这个难关的,也可能会举例告诉你“坚持”就是一种“胜利”,也有可能他们什么都没说,只是告诉你,他们爱你,只要你好,他们就好。前者属于运用形式逻辑来论证,后者属于用“象”的思维来移情、共情,重点是哪种做法对你才真的有效,让你信服他们讲的道理,让你重新振作起来,敢于面对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人情事理、感同身受”就是“象”的思维的先验基础。天下人同此心,所以事同此理。“象”的思维可以是诡辩,但也可以是光明大道。“象”所传递的道理是对是错,就看有没有真的感同身受。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有意识地去用“象”的思维读《易》,体会隐藏于卦画、卦象、卦爻辞文字之后的含义。我打的比方,对你的困惑有帮助吗?简言之,象的推理就是打比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易》,画象,“象”的思维是诡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