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30讲》之痛点,痒点,爽点

      不管你是做一个产品,接触一个产品,还是接触一个人,总得从一个点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讲点。

      痛点,是我们谈论的最多的一个点,你的产品设计一定要解决顾客的痛点,你写的文案也要抓住顾客的痛点。那么什么是痛点呢?

    上网搜了一下,在“什么是痛点”的问题下,排第一的答案是:

    “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这个答案显然是不对的。

      没有被满足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当痛点,或者产品的切入点。为什么?比如下面一些网友的案例:

      一个叫子柳的网友说:

      手机上一天到晚都会收到推销的广告电话,恨不得卸载手机的通话功能,直到我遇上某某号码通。

      一个叫舒大畅的网友说:

      当年的海飞丝广告就很打动我。我第一次拜访岳父岳母,肩上都是头皮屑,让老人一脸嫌弃;面试的时候衣服上都是白点,让面试官皱眉头……这些都是很痛的事情。

    在上述场景中用户决定要用什么产品帮助自己时,他们用的一个词是“怕”。

    所以痛点是恐惧。

    痛点,是做产品的抓手。另外一个做产品的抓手,是爽点。

      什么叫爽点?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 如果这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今天的外卖,你在家用手机下单,吃的就送到你家来了。你在河狸家上下单,美甲师就上门给你做美甲了。 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为什么?因为自我实现其实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人的本性是懒惰的。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这是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痛点和爽点说完了,我们再说说痒点。

    痛点已经成了今天互联网的万金油概念了。但今天满街都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只靠抓一个痛点做产品,其实不容易。近两年,各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他们爆红靠的是痛点吗?显然不是,他们靠的是痒点。

      前几年《来自星星的你》这部韩剧非常火,它讲的是一个女明星和外星人的爱情故事。听上去,这个故事创意也没什么新意,为什么当时那么火呢?

      “痛点控”们总结说:这部戏抓住了女性对英雄和美少年合体的想象,满足了这个痛点。

      但如果单靠痛点是不可能火爆到这种程度,并衍生了很多周边产品,你去翻翻百度贴吧,看到600万条都在讨论这部剧。

      大家都在谈的是,教授(男主角都敏俊)的微表情、教授的眼神、论教授对二千(女主角千颂伊)态度的转变、二千的衣服、二千的妆容与唇膏、二千的配饰……

      这些其实都是痒点。

      痒点是什么?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再来说说网红电商,其实网红为你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我们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比如淘宝第一网红雪梨,她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她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这其实就是一种虚拟自我的体现。

    综上,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机会。

1.痛点:打中顾客恐惧;

2.爽点:即时满足用户需求;

3.痒点:满足用户虚拟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思维30讲》之痛点,痒点,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