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组织学?
【组织学】也称【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组织行为学又有其自身的许多分支,如企业组织行为学、学校组织行为学、医院组织行为学、军队组织行为学等等。目前企业组织行为学研究较多、应用较广,因此,人们常把组织行为学与企业组织行为学等同看待。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便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内容。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组织行为学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组织行为学推荐参考教材《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教授简介
(安东尼 许 教授)
许·安东尼英国国际管理协会(IMCA)亚太区教育总监。
美国著名的乔治.华盛顿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客座教授
美国俄何拉沃马商业行政管理硕士、理工学士
获许多管理协会及学术团体颁于会员资格,如美国人力资源发展教育学会、美国行动学习国际联合会、英国工程师协会、新加坡管理学院、马来西亚管理学院联合会等。曾任英迪国际教育集团中国CEO,马来西亚第一工学院首席执行官,现任马来西亚人文学院院长。在教育界和企业训练界拥有20年的专业培训经验,为多间政府机构和企业举办培训课程,包括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柬埔寨、中国、新加坡等,行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及服务业、IT业,受训者包括政府官员、商业组织高级执行员、校长、顾问、企业领导者等。马来西亚、乃至亚洲最杰出的人力资源专家与教育家之一,专业成就包括了许多个领域。中国受益企业达到1000余家,直接受益学员近10000人。
(安东尼教授认真授课)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
本课程采用教师授课、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综合性的方法。通过具体问题的深入剖析和学员与教师之间的广泛沟通,使学员理解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理论、并能应用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华为战略与管理架构组织图)
1)组织中的个体(The Individual in the Organization)
个体行为中的基础
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人格与价值观
知觉与个体决策
基本的动机概念
动机:从概念到应用
情绪和心境
2)组织中的群体(The Group in the Organization)
群体行为的基础
理解工作团队
沟通
领导的基本观点
当代领导问题
权力与政治
冲突与谈判
3)组织系统(The Organization System)
组织结构的基础
组织文化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
这是研究者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经验,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秀企业家和管理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的管理经验在媒体发表后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但由于他们可能缺乏管理理论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其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缺乏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这就需要组织行为学家与他们合作,开展咨询活动,从理论上提高他们的经验,使之科学化,总结后再加以推广。
(安东尼教授为同学们讲解组织学矩阵应用知识)
2.实验法
这是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造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试者产生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按实验地点的性质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现场研究法
现场研究是在现有组织的环境范围之内进行的研究,通常与实际工作者合作共同完成。现场研究所用资料包括观察者记录的组织成员的行为、组织成员填写的问卷、谈话记录或录音、书面文件、各种有关产量和质量的报表等。
现场研究也包括研究者出于研究目的的挂职行为。研究者以某一层次的真正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参与企业的某些实际管理过程,从而在管理一线获得机会超前识别并解决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行为问题。
(同学们认真投入的学习中)
4.案例比较法
案例研究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的详尽分析。案例比较法是将若干案例比较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方法在于认识和描述不同组织结构中的基本相同点。对这些相同点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产生一些能够作为预测未来发展的工具而应用于其他类似的或可比较情景的一般结论。可见,案例比较法有其广泛的实用价值。
五、组织行为学课程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组织中的企业管理主要考虑三个要素: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作为群体存在的人和作为领导而存在的人。
首先,个体素质、气质和特性等因素,是决定组织效能和生产、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努力为个性的发展和塑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气质,又称为脾气,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稳定、典型的心理特点,属于个性的组成部分之一。从生理上讲,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即所表现出的行为,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基础。管理者要根据下属不同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如对神经质型的人(其气质特点表现为情绪体验深刻稳定、观察细致、敏感,但这种人容易疲劳,在生活中表现为孤独和胆怯,在工作中一般缺乏果断和信心),要多运用疏导、暗示、比喻等做法,即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能力,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心理特征。把握好不同个体的这些特质,将最适合的人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一个组织最大的效能,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组织领导人是否具有高水平的标准。
(安东尼教授为每一位同学深入分析讲解课堂作业)
群体是指在组织中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在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相较于个体,群体更是关键性的因素。群体在当今世界,是企事业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群体按其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型群体;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又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但无论是正式和非正式群体,对在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一个群体中,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对人际关系的制约,有四个主要因素:
1.距离的远近实践证明人与人接近的机会多,就容易形成比较密切的关系;
2.交往的频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越高,彼此之间越容易了解,也就容易形成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经验;
3.态度的相似性,人与人之间在共同兴趣和爱好、共同的理解、信念和价值观,会引起彼此之间在感情上的融合,并能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四是需要的互补性;
4.性格不同的人彼此之间如能相互取长补短,满足对方的需要,也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的管理者,要广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要加强同下属的思想交流和密切关系,不要使下属对其产生敬而远之或畏而远之的关系。
(课程接受后好学的同学们还继续请教安东尼教授学习内容)
个体或群体,要想有效完成组织目标,离不开领导的管理,很多时候领导人的好坏或者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组织的成败,在企业中尤其如此。现代领导是指能带领、指引和影响下属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为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的人。这种领导,强调的是领导是一个过程和一种行为,究其核心是一种影响力。并强调领导的社交方式,做自己下属的核心和朋友,身居于其下属之中,凭借其影响力,带领下属去完成组织目标。领导的职能,可分为组织职能和激励职能。
我是张菱香博士,亚欧联盟精萃创始人&环球共生嘉联研究院创办人,公司主要运营法国诺欧商学院DBA在职工商管理博士、法国尼斯大学DBA工商管理博士、法国ISTEC工商管理硕士(www.mba-istec.org)、等项目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招生、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微信:EEU3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