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拿到91届奥斯卡最佳男配、最佳影片、最佳原创3个奖项。还获得金球奖什么的。
可之前,导演彼得.法拉利低谷徘徊10年,他的《电影43》被评为34届金酸梅最差导演奖。
惨到不能再惨。
选一个十年不鸣的导演,难道算准他会一鸣惊人。是个谜。
这部豆瓣8.9的电影,并不像典型的喜剧,没来由地夸张和搞笑。
顺着公路驰骋。掠过风光如画的连绵山林,美国南部种族歧视的一段往事被打开。
咳咳。感冒啦?……是想说怕剧透的请止步。
1.
1956年,愿意接纳黑人表演的,在美国南方城镇少之又少。
但阿拉巴马的伯明翰抵不住黑人歌手、爵士钢琴家纳特.金.科尔的炙手可热,邀请他去市政厅演出。
这是第一个被邀上台的黑人。
演出开始遭到了攻击。
一帮人冲上去不许科尔演奏白人音乐,并把他拖下台暴打。
纽约比南方开化很多。
谢利博士是黑人,每天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钢琴,已经拥有顶级富豪的生活。
可得知了科尔事件后,他坐立不安。六年了,不平之气一直在胸中乱窜。
当一件事被揭示,再赋予它内核意义,仿造科幻作家刘慈欣说的,那么会带来宗教般的感觉。
这种宗教般的感觉,催生了谢博士无所畏惧的勇气。
他不能作壁上观。他要为南方黑人同胞获得与白人平等的权利地位做点什么。
他能干什么?
他是钢琴艺术家,做不出暴力相向的事情。
所以,他要去……演出。
1962年,谢博士放弃在纽约多于南方的3倍收入,效仿科尔,南下8周。
唱片公司没法打消他们的赚钱机器谢博士的突发奇想。
推荐了据说是很会协调关系的白人托尼做司机和保镖,护卫谢博士潇洒走一回并顺利返回。
托尼是白人,意大利移民,退伍后十几年不是在清洁公司开垃圾车,就是在夜总会做打手。
在纽约,谢博士和托尼是不可能有交集的,而他们一起上路会怎样?
想想都知道。
2.
一上路,谢博士就对托尼粗俗不堪的举止诸多意见。
他不断提醒托尼专心开车。
不要在车内吸烟,不要在车内吃汉堡,不要乱扔东西。
不要去参与混混的街边赌博。
把便利店门口捡来的石子放回去。
而托尼觉得谢博士像个事逼。到处看他不惯,唠里唠叨这不对那不好。
可真到节骨眼上他又束手无策,没半点行动力。
二人磕磕绊绊,剪不断理还乱,争吵不休。
不过,渐渐地,谢博士了解到罩在托尼简单粗暴外表之下的,是一颗善良和负责任的心。
看在钱的份儿上,托尼对谢博士的吹毛求疵不大在意,甚至在车上也逗他吃一块全家桶鸡胸脯。
每周125美元耶。
一大家子等米下锅的负担。托尼有心干好这活儿,不想再和人比拼吃汉堡拿奖金去交水电气费。
是在汉诺威吧。演出前,托尼看到台上一架扔满了纸屑垃圾的杂牌钢琴。
他提示要按合同换一台施坦威,对方毫不理睬。托尼一拳就沟通完毕。甲方立即照办。
在肯塔基,托尼假意摸枪,在群殴中解救了喝醉的谢博士。
谢博士被警察铐在基督教青年协会的水管子上。
托尼掏出够买两件高级西装的钞票,领出了正受侮辱的谢博士。
托尼深谙底层规则,受人钱财替人消灾。
可谢博士不但不感激托尼,还指责他:他们用错误方式对待我,你却用贿赂奖励他们。
对那帮不准黑人使用室内卫生间的无耻白人,谢博士却与之寒暄有说有笑。好像要专门表现自己的良好教养。
托尼对此嗤之以鼻,如果不让我上厕所,我会在演出大厅就地解决。
刁难接踵而至,谢博士除了郁闷,就是任人摆布。过后,又指责托尼不该用拳头和金钱解决问题。
某夜大雨倾盆,托尼开车走错路,警察骂托尼是半个黑人。
托尼想都没想,立即砸破了那警察的鼻梁。二人被抓进当地警署。
眼看要错过伯明翰的演出。谢博士打电话给自己的律师。律师找到美国司法部长博比.肯尼迪,二人才被解禁。
在没有被启蒙的地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相对而言,拳头、金钱和权势好像特别奏效。
这一点,托尼走到哪里都秒懂。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要因地制宜。啰啰嗦嗦讲道理,不如奉行实用主义。
3.
从纽约出发,到匹兹堡,到汉诺威,到锡达拉皮兹,到肯塔基,再到罗利。
越往南,种族歧视无一不体现在细碎的事情上,搅得谢博士好伤心。
谢博士3岁跟母亲学琴,走遍佛罗里达教区。天分被人发掘,资助他去深造。
谢博士成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第一个黑人学生。他在那里学习了勃拉姆斯、贝多芬、肖邦和李斯特。
除了皮肤黑,谢博士内瓤全被改造成细腻敏感养尊处优不谙世事,并有些矫揉造作的上层精英作派。
骨子里,他早已和黑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也因此,谢博士对不公礼遇和刁难,极度不适。
欢迎晚宴没有了解他的饮食习惯,把他当一般黑人看,特意为他上了家庭炸鸡。
他谢绝参与巷口博彩,他的同胞不吝狠狠挖苦,来一盘会脏了你管家的西装?
在南方,他就是一个老黑。
什么钢琴家艺术家,人家不懂,也没人买账。地位还不如他的司机托尼。
他不能和白人一起就餐,不能住同一间旅店,不能用同一个卫生间。
看见梅肯橱窗里陈列的西装,谢博士觉得不错,店主却拒绝黑人试穿。
谢博士远远看着被晒得焦头烂额的黑奴在田里锄地。黑奴们也拄着锄头与他对视。奇怪这哥们不是司机,而那个白人是?
谢博士早已脱胎换骨,属于另一个阶层,他转身拉开车门绝尘而去。
但内心对黑人被侮辱、被歧视、被欺压,又无处说理的境遇感同身受。
他来时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还是备受煎熬,郁闷苦恼。
纽约白人虽然还残留歧视思想。包括托尼,他就把黑人喝过水的杯子扔进了垃圾桶。
但比南方进步多了,白人已经接纳与黑人平起平坐的事实。只要发工资,白人为黑人老板打工也很普遍。
出发前,唱片公司交给托尼一本绿皮书指南。
提醒已经被北方文明滋养出自尊的黑人兄弟重返故乡时,不要忘了遵守老规矩。
书里详细标注了黑人只能进的餐厅和旅店。在那些日落镇,晚上8点后不能外出,否则会被抓捕。
就像偏远地区的乡规民俗,不可轻易违反,否则会被浸猪笼,后果不堪设想云云。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借道彝区,司令员刘伯承身披察尔瓦,和彝族沽鸡首领小叶丹歃血而盟,拱手结为兄弟。
之后,部队穿过彝区历时3天,毫发无伤。之前,从没人敢踏入彝区半步,进去就是有去无回。
这即是入乡随俗,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端着架子无疑就是找不自在作死。
4.
谢博士的不适,是想太多。
终于有一天,他酒后抛弃谦谦君子模样,给托尼吐苦水。
南方黑人同胞并不接受我。我也没法融入他们。
看我弹琴,白人觉得他们高雅。当我走下舞台,又变回老黑。完全感受不到尊重。
想得太多就是没事找事。
有人欣赏钢琴演奏,礼尚往来就好,未必需要依照别人的看法而活。
到南方转转,未必需要去烈日下垦荒,扒在地上玩纸牌,以示自己有同胞感情。
可谢博士钻牛角尖,认为自己不上不下,不着四六,很是闹心。
这就是富裕后,自然而然就想要的东西:尊严。
以为我富了,谁都应该接纳我,尊敬我。
其实不然。
林肯1862年签发《解放黑奴宣言》,到1962年,整整100年了。
但南方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仍然无处不在。谁会轻易把优越等级自动出让?
谢博士无论怎样有钱,但还是个黑人。所以,在这里同样得不到尊重。
如果是托尼,从来没有得到过,就没什么感觉。得到了又被剥夺,才会痛苦万分。
寄希望一次表演能改变什么,结果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差不多整散了架。甚至性取向也被当成把柄逮住。
这一点,托尼门儿清暗黑。告诉谢博士,你这事被泄露出去,还怎么演出。
谢博士更感觉受了伤害,恼羞成怒:这只是一次意外,希望你没有贿赂他们。
托尼不悦:我没别的选择。雇我就是保证你顺理演出,至于采取什么方式,你不用操心。
其实,谢博士早已察觉自己的不成熟和天真,自己那套说理在南方行不通。
就是赌气而已:不需要你为我的职业生涯担心。你是为你自己。怕耽误演出拿不到报酬。
固然是,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托尼跟了一路,对谢博士和实际脱节,不知好歹感到无力。
他实话实说。
你对你的黑人同胞一点也不了解。他们吃什么,怎么讲话,如何生活。你知道吗?
但我了解。因为我住街边,每天要忙着把食物放在家人餐桌上。我的生活比黑人还要黑人。
谢博士不跟托尼争,他就是为消除种族歧视,拯救同胞才南下的。
可他终于发现,原来自己都没把自己打理清楚,还想拯救别人,甚至还需要托尼的保护。
真是可笑。
谢博士早已脱离了生存问题,进入有尊严的层次。托尼需要养家糊口,蹲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层次。
尊严是谢博士的大事,不惜少挣钱也要南下声援科尔,属于精神追求。托尼南下是开车挣钱,属于物质追求,尊严排在其次。
谢博士来到南方,掉到如同托尼的层次。
又联想到在纽约一些表面被尊重,实际还是不尊重的细碎事情。
呵呵,以他的善感多愁,就心事浩茫连广宇,自己折磨自己了。
5.
“尊严”属于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范畴。
文明进步需要社会达到一定的富足程度,需要经济发展打基础,做支撑。
种族歧视,以及等级歧视由来已久,是客观存在,不是一天两天几次表演就能消除的。
不放弃消除种族歧视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逐一解决出现的问题很重要。
换句话说,当向着目标前进的时候,障碍会一个个出现。这是社会、环境条件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的必然现象。
所以,消除障碍也是达到目标要做的事情。
托尼选择“障碍”能够接受的方式,避其锋芒,绕道而行。是有点猥琐,但有效率。
作为谢博士,面对就是了,不消过于敏感。
过于敏感会把个人情绪和目标任务搅在一起。
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天干饿不死手艺人。这次的任务就是演出,演完走人即是。
可谢博士被南方黑人的处境刺激到了,开始很懵,后来白左。硬扛。
他小宇宙爆发,要挑战陈规陋习。
斯文人牛起来,也是很吓人的,百炼钢化绕指柔。
在伯明翰。他不同意像凯尔特人篮球俱乐部的那帮男孩,躲躲藏藏地用餐。
要么在饭店和白人一块吃,要么取消表演。管它有没有400多个破落贵族对高雅三重奏翘首以待。
他坚决不用饭店外厕所,也不接受托尼在路边释放的建议。就要在两场演出的间隙回旅店解决。
让那些酸腐土豪劣绅多等等。让他们知道都生而为人,黑人也是有尊严的。
他就是要获得尊重,坚持用上等人的文明习惯行走南方。
他对托尼说:拳头没法让你获胜。只有尊严。尊严才能让你最终获胜。
托尼对谢博士的话是半信半疑的,但突然觉得碰得满头包的谢博士很有勇气。
对种族歧视的思想行为你不碰我不碰,就是姑息养奸,或该叫助纣为虐。
谢博士喋喋不休地讲道理,就是一种不退让不妥协。
即使他也动用权势,走司法部长的后门,他也没有退让。
那是清醒的动用权势,是不得已的动用权势。
谢博士并没有因为动用了权势,就认为动用权势不垃圾。
谢博士的不退让不妥协,体现了一种消除种族歧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不懈努力。
托尼对谢博士刮目相看,心生敬佩。
其实,谢博士也是跟托尼学的:对魔鬼无需讲理。
看明白事实,整理好自己的思想,就会丢掉幻想,放下情绪,该干嘛干嘛。
6.
旅程让谢博士和托尼接近了现实世界。重新认识了自己,了解了彼此。
谢博士向托尼学会了你不仁我不义。托尼向谢博士学会了给妻子写信。
友谊也顺便发生,他们维持了一生。
是的。
《绿皮书》的灵感源自一段真人真事。
End
图片来自百度,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