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

               

        恰逢最喜爱的作家王小波逝世20周年祭,上网看各路名家各个角度解析纪念他。偶然看到此征文活动,随手写下了他写给李银河的书信中最著名的一句“爱你就像爱生命”。细细咀嚼,王小波虽然是一位作家,但在其文字中,无时无刻不闪耀着思考和智慧的光芒。而思考和智慧,与哲理、哲思甚至哲学,都是密不可分,如刀和叉一般,分工合作,以使我们能享受美味。

「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_第1张图片
爱你就像爱生命

        一开始,对于“哲学是什么”这样的命题我是拒绝的。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仿佛生活中出现哲学二字是突兀不正常的,是不合群的表现。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我目前的理解,多数人以不合群为耻,不合群有其致命的危险性。如果我不知道“三生三世”,不知道出轨是娱乐明星的必修课是其自我修养的话,往往在人群中站立不安,一开口就成为话题的终结者,自绝于人民了。但是自然,如果明明心里喜欢,却要装作无动于衷甚至露出厌恶的表情,那就不仅自找烦恼心里苦闷,而且也是犯了矫饰造作之罪了。人有权拒绝虚伪的崇高,自然更有权拒绝虚伪的合群,也就没有必要做出一副虚伪却高调的演员姿态了。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理: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关于宇宙和人生根本的原理。再将其细分。哲:在双方具备的实力中找到平衡;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再将其进一步细分。折:翻转、弯转或屈曲、断。口就不必百度了。用我自己的话说,哲学就是一门思考哲理的学问。以我目前的阶段,那就是学习哲思,学习古今中外的思维思想。将哲思分为四部分:折口田心,也就是闭嘴,在自己内心的田园游荡,口不需言,心窃喜之。我还做不到在田园游荡,因我还未有自己的田园,顶多在别人家的田园里逛了逛,看了看他们的作物和光彩。于是只好先默默耕耘。

        哲学,学习哲思,是一个人,是我一个人不拘于他人,不拘于世界,不拘于时空的喜悦和欢欣鼓舞。正如安·兰德在《一个人》中所说,建设我们的新大陆和新堡垒,既是我的灯塔也是我的旗帜。它就是它自己的心脏,它就是意义,它就是荣耀。当然安·兰德的本意与我所述有区别,我只不过是擅自借用、善意曲解。二十多岁的年纪,带着些许年少时未兑现的轻狂,又不愿被驱赶被过渡到碌碌终日抛弃趣味的麻木困顿中,我想,能顺着一种站得住脚的思想或者想法走下去是好的。不往下走是自我欺瞒中的自我欺骗,就像满身油彩浓妆艳抹,看着乌云已经慢慢覆盖风声四起却怀着一丝明知无望的侥幸,不带雨具就走出门去。如果顺着某种思想走下去是奢望的话,带着它走在路上也是好的。当然偶尔惊慌失措是难以避免,但是独立思考之后,即使无措也并非过错了。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他与他的女朋友很是恩爱。但是随着女方怀孕,恩爱和甜蜜就触到冰冷的铁板了。他慌张,四处借钱找医院,一方面做好打胎的准备,一方面硬着头皮去见家长。问题是不得不解决,但思来想去,爱仍然是爱。结局也无非那么几个选择中的一个,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个能让大家少些非议的选择。这个例子不涉及道德或者原则,只因这是生活。对于我,我想必须多看看多学学。哲人的思想天空,是我的星辰大海。

「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_第2张图片
繁星

        人生与生活,除了自我和独立,有更多延伸概念。比如亲朋、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在生下来、活下去的过程中,严肃与嬉戏、欢愉与哀伤、困惑与领悟无时无刻莫不存在。个人最爱老庄哲学,尤其是庄子,其风骨和趣味让我着迷。但是如果硬要让我就庄子的境界说出个一二三来,那我是断然做不到的。原因有二:第一自然是因为智慧学识不够;第二是因为说出口的与心里所想有偏离,不能尽然表达不如暂时不言语。

        不过虽然不能长篇大论,有个论断我是确定的:哲学是美的,是带有艺术性质的美感,由其衍生出的行为和意境也是美的。周庄梦蝶,自在逍遥,何其逸美;鲲化为鹏,振翅高飞,何其壮美;刘伶醉酒,放任达情,不俊美的脸庞也变得经看了。除了形体形态之美,哲学语言也是美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庄子与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比如萨特说“我不是我所是”,加缪说“我是自己的陌生人”,又是带有异域风情的语言之美。关于语言的交流与碰撞是美的,我还可以举个例子。有一天萨特和加缪在咖啡馆聊天时聊到了人的自由的问题。萨特主张人有绝对自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加缪则认为不管上帝是否存在,人都无法有绝对自由。两人展开辩论,各执一词。加缪想到一招,他说,既然你说人有绝对自由,那么你能不能把我交给德军,检举我是地下抗德分子呢?萨特想了半天,说,不行,无论如何我也不能向德军检举你。当然,这样的美不像烟花那么爆裂绚烂,因此也不会像烟花那样稍纵即逝,其内在蕴含的思考与道理也就流传更广更深了。

「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_第3张图片
相爱相杀
「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_第4张图片
梦蝶

        对于各类哲学流派,我本身是不敢对其进行评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本身的存在,是否有对错标准也是值得商榷的。我更倾向于没有标准。喜爱老庄之道,是向往他们描绘的人与自然之道相融,人欲与天理方向一致,或者干脆像云像风,不需要方向了。其他学说,也是喜欢。任何一种都值得深思。随着时间推移、思考深入,也许我会改变观点,也许不会。这种不确定和怀疑本身也是个过程。在不同的美与美之间观望,吞咽着口水。毕竟仅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诗意的世界。

「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_第5张图片
诗意

        关于哲学之美,我还有一个例子。是玄学流行的魏晋时期的。西晋名士张翰,本在齐王司马冏处做官。那年秋天,张翰思念老家的莼菜羹、鲈鱼脍。于是他立马辞去官职,直奔家乡而去: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朋友劝他:你只图一时的享乐,难道不考虑以后的名声吗?张翰回答: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这是比较完整的在生活中的趣味之美了。

        另外,不成熟得依附于一种思想,我以为容易被打上标签。比如有的人,天天想着减肥,每次就餐前后都要称量体重,忐忑不安,表情多变。久而久之,他们就被简单描述为“减肥者”或者“体重憎恶者”了。不过事分两面。打标签者总归会打,被打标签者喜怒哀乐在其中,也是自己的一重山水。

        另外关于合群,我有一点需要补充。其实在现在,空气里的信息和资讯比氧气浓度还高,你也很难不发一言或者干脆离群索居。我是喜欢合群的,只是某些时候,合群了就意味着失去了自我的时间。而时间,又是极其有限稀缺的资源。缺少时间,容易产生平庸之恶。

        关于这个时代,也有一些补充的地方。快速娱乐似乎是一种趋势。我们很难是娱乐的主角,也不是娱乐的参与者,仅仅是感受者。作为吃瓜群众,好好吃自己的瓜,把口水浪费在瓜上,把吃剩的瓜籽瓜皮扔进垃圾桶。有时候我被问,你看的书有什么用?你以为你了解了那些道理,就能过好这一生了?我笑笑,我也不想让别人以为我有“举世皆浊”之感。当然不是这样。我不仅不敢说“举世皆浊”,甚至是有些自卑。而且同样的,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多过自己的生活。某些时刻会与其他人目的相同,但人与人毕竟有区别。有时候我会解释,能作用到生活固然好,作用不到权当娱乐吧,无用之用未尝不可。对于这种娱乐,我还需要更多。

        标题最后还是被改成了“爱你也像爱生命”。爱这条路,还很长。每个人爱的路不同,也许我走的这条从来没有人走过,但是有时候我能看见从路的那头有人过来。这样,我也就多一份信心,继续前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思征文」爱你也像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