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翻看“网易云热评”,看到了一条评论:
“有个小孩子问妈妈,什么才是同性恋?妈妈解释说,男女好像磁铁的两极,大多数是异性相吸,但是有很多同极性的相爱了,他们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才能相拥在一起。”
然而,在中国“同性恋”这个词依然和病划等号。
尽管全球同性恋的数量逐年增加,被认可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多,但在中国,这条路走的仍旧太曲折。据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在数年前统计的仅女同数量就为1000万,而性学大师李银河则认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因为按照社会学里“同性恋占总人口比重3%-4%”来算,中国同性恋数量应该在5000万左右。
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一直讳莫如深。
我们采访了几位出柜或者未出柜的90后,和他们聊聊他们的故事。
胖郭:“爱若是选错一个人,心要承受何种痛”
其实直言不讳的说,我也喜欢过女生,当然,我是女的,而且是90后。
她大抵是我这一生遇见的最好的女子,她是我的老师,大了我整整14岁,没错,我是女的,她也是。
从她拉着凳子坐在我面前开始,从她说她的卷子找不到了要和我看一个开始,从她将答案递给我开始,她的名字就已经与我的一生牢牢捆绑。我开始千方百计地了解她、追求她、为她做遍所有的事,这样开放的年代,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必要掖着藏着。
就在我以为“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也坚信“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海会归来”的时候,才发现在跋山涉水时、在渡海越岭时,她早已失散,再不复还。
不得不说,我的思想和她的完全不同。
我是90后,她是80后,我想要的是自由,她想要的是束缚。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和她之间的代沟如此之大。于是我发现,我的思想中想的是独立,她的是依赖。我想去闯,走出这座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她只愿意老老实实的吃国饷。
还记得我对她说的,萤火虫只有20余天的寿命,夏末初秋以后,依然只剩残骸葬于枯草,一切的渴望、恋慕,一切光明的、美满的结局都要付出代价,或许这代价正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但人生没有对与错。
然而因为想法不同,我们分手了。毕竟,即使她离了婚我也什么都给不了。因为我们90后就像一匹野马,向着自由奋力奔跑。
但是从那之后我再没爱过谁,以至于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还很是伤情。如果你们看到了我的故事希望你们可以替我对她说:“愿你岁岁安好,即使生生不见。”
不愿透露姓名的翔宝:“人生三大错觉:手机在振动有人在叫我 他喜欢我”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男生是5岁的时候,在幼儿园发现自己更喜欢和男生接触,而且超越了对普通小伙伴的感情。然而当时的他很害怕,因为如果被别人发现一定会受到不同人的嘲笑甚至排挤。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5岁的他当时是在1998年,我们将历史的时针往回拨19年,19年前的中国家家还没有计算机,而那时候的马化腾才刚刚想做QQ,所以大家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是处于落后的。也是这样一个环境,让他直到高中才有了第一任“男朋友”。
高中的他已经17岁,已经是2010年。12年的改革开放,使“同性恋”群体更容易被接受,因为90后长大了。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思想和更先进的教育。而更多的90后变弯的原因和处于高压环境下工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拿“互联网”举例子,北京、深圳、广州、上海,85%的工作岗位是90后的,长时间的高压、熬夜,以及奋斗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让他们更“潇洒”,还句话说就是“活在当下”。他们比70、80后的人想得更开,想得更简单,所以在这个信息发达的年代,他们会选择直视自己的性取向,进而“出柜”。
“为什么会对同性产生兴趣?”
1993年美国基因学家狄恩-汉默(Dean Hamer)对某些同性男士的母系亲属做了研究,并比对了其中有同性恋倾向的男性亲属的X染色体。
随后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男同性恋者有1个“同性恋基因”,他们的X染色体尖端上都有一块小相同的区域,而这很有可能就是让他们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关键。X染色体上是由母亲传下来,当时震惊世界,至今争议不休;20年后,一项最新的大规模研究不但证实哈默之说,还发现了第二个同性恋基因。
哈默研究好几对男同性恋兄弟的DNA而得到结论;其惊人之处,在于提出科学证据,指同性恋不是1个人要不要的选择题,是天生“性”向。
同性恋者”我天生如此”的辩解得到佐证。
“同”性恋从根本上说都是“异”性恋。因为“性”不再仅指性别,而是性格,或性心理。一个有着女性性心理的男人去和女人恋爱,那才叫真正的“同性”恋。而实际上,没有人能忍受相同性心理的情爱。性别只是伪装。
“活跃在人群中的90同性恋们,十年后你会和他结婚吗”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也很纠结,但是如果遇到了对的人,我想我会。为此我特意问了几个90后朋友,问问他们会不会。
@豆子:
不会。最大的理由就是:我绝不会为了父母延续香火的希望,或是周围亲戚朋友的目光,而毁掉一个女孩子一辈子的幸福。
不管最后我会活成什么样,也绝不能牺牲别人的人生,来完成自己苟且的目的。自己的人生已经够艰难了,就别再残害别人的人生了。
她可以嫁给一个爱他的丈夫,生一个或更多可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我有什么资格去破坏这一切呢?
@某个直男:
取决于他们二十岁的时候是不是足够拼命努力。
有些连自己都还靠着父母养活的人,我觉得没话语权是应该的,性取向也好,其他也好,你活该被操控,因为脱离了父母保护你连好好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而对于那些经济和精神都独立了的人,我想说的是,人生的任何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后果,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由你自己承担,你可以把选择权交给别人,但别人是不会帮你承担后果的。同性婚姻或许不被父母允许,可是最后痛苦后悔都是你自己的事。毕竟,懦弱也是有代价的。
@已经热恋3个月的小gay:
会结婚,只会和汉子结婚。
去加拿大结婚,继续国内工作生活。
把双方很多事情交织到一起,增大沉没成本。
毕竟我是一个认为契约重于情感的人。
但是我觉得注孤生的我找不到愿意陪我这样的人。
“愿世界能以温柔相待”
我一直都觉得“反对同性恋”是个悖论。因为更多给出这个悖论的是那些70、80后。
就好比能对一棵树说,“我反对这棵树的存在吗”吗?或者对地球说,“我反对地球的存在”吗?本身存在的事物,你无法反对。
“尊重但是反对”是什么意思?本质含义不过就是,“我拿你们没办法,但我不需要把你们放在眼里,我不在乎你们,只要你们别跟我有交集就好”。
对一个活生生的,没有对你做出任何伤害的群体你这么做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在地铁上,对一个陌生人说,我反对你的存在。荒谬且无知。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扯这种其实这毫无意义的话,反对就是反对,这种反对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反对本身和尊重就是相反的,就像我们反对封建思想和尊重封建思想,两者本身就对立矛盾,只不过这些人他潜意识知道反对同性是不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的,却又没有勇气站在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所以才试图给自己披上一层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皮,看上去很美好,三观特别正,但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虚伪。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性取向的权利,作为一名90后,我们能够说出自己的内在需求、真实想法跟感受,这就是比70、80都要优秀的地方。并不是时代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创造了时代。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同性恋,也没有异性恋,有的只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