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内很少自我介绍,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我,最近工作上有一些变动,也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说一说我的情况。
本人非科班北航硕士,转行进入互联网,毕业之时有幸偶得几个
offer,选择了阿里,在阿里一干就是五年。其实从上大学到工作五年里的这段时间,每个阶段的困惑都是不一样的,我试着讲讲这一路来自己遇到的困惑,这些困惑可能都是大家会遇到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本科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大学里面到底学到了什么,真的是想不起来,连课名和授课老师都不记得了,更别说课程内容了。
从现在的年纪再往回看,会觉得大学里面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提前规划毕业后的出路。如果你想出国,早点搞定托福雅思;如果你想保研,好好上课挣学分绩点;如果你想考研,提前了解考研的内容;如果你想找工作,提前去找实习;如果你想继承亿万家产,可以猫在宿舍打游戏
…
千万别等到大四了才来想这些事情,到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是因为没有前人指点,到了大四才开始想出路,发现已经晚了,幸好之前的成绩还不错,有保研资格,于是顺理成章地读了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的课程就更不记得了,但是实验室里的项目还是让自己收获不小,虽然现在也用不到了,但是还是让我打开了眼界。
研究生阶段最正确的决定可能就是开始自学
web编程,开始准备进入互联网行业。
其实大三大四的时候,已经在看编程方面的书籍,但是当时只是看了一些课程用到的知识和一些课外项目用到的知识,比如
matlab、
c++、
MFC等等,但是对互联网行业一无所知。
真正让我了解到企业需求的,是在一次招聘会上。虽然自己保研了,但是闲得没事也去逛了逛学校召开的招聘会,那时候有几家偏互联网的企业要求会
ssh框架,理解
aop编程,虽然听都没听过,但是暗暗记了下来。
然后就是去找相关书籍学习,那段经历我至今还记得。对这个领域一点不懂的我,真的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书入门,大部分书都是偏理论,真正照着书上的步骤操作各种错误,各种问题。后来学校
BT上的一个教学视频挽救了我,那是韩顺平的视频,到现在我都十分感谢他的视频,从那以后,我算是真正入了
web编程的大门。
我一直在说科班和非科班的区别,科班的困惑可能是课程太难学不明白,非科班的困惑是连要学什么都不知道。
找工作
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没有实习,又是非科班出身,竞争力自然
low了不少。而且直到找工作的时候我才明白几件事,实习很重要,
acm比赛经历很重要,算法很重要,项目经历很重要。
实习和
acm比赛经验已经没有办法弥补了,项目经历也有很多不对口的,但是还可以想办法弥补,算法比较好准备,辛苦点多刷题就行了。
找工作时期主要就是刷各种面经,刷各种算法数据结构题,同时自己跟着视频做一些互联网方面的个人项目。说是个人项目,实际上就是各种
demo,只是自己再丰富了一下功能而已。
就这样,拿着几个个人项目包装成简历,我去面试了,也顺利拿下了几个
offer。
找工作面试也是有技巧的,大家经常在网上看到的点我就不说了,这里说几个大家可能忽略的点。第一,尽早去面试,而且刚开始不要去面心怡的公司,因为在这个阶段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去找几个面试练练手,会让你在时间估计、自我介绍、项目介绍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第二,简历很重要,面试官在给你面试之前,先接触的就是你的简历,所以简历一定要字字斟酌,一定要写最能提现自己价值的东西,如果拿不准,本号提供修改简历服务,可以试试。第三、谈
offer要重视,之前没注意这一点,导致我起薪
base就比别人低
2000,后来过了两年才追上,如果你的
base低,后面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每年的涨薪是按照
base的百分比进行的。如果你手头有几个
offer,完全可以谈,把
base薪资拉高,北京的甚至可以谈户口。
刚开始工作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真的很傻很天真,很多东西都不懂。由于本身的基础不扎实,没有过实战经历,再加上还要了解公司的各种平台工具,各种规范制度,刚去公司上班的时候是很辛苦的,并且自己摸索很慢,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人带。
在阿里,每个新入职的人都会有一个师兄,但是不巧,给我分的师兄不是很喜欢说话,很多问题问他,他也说得不详细不清楚,当然也可能是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或者问题太简单。
后来主管给我分了一个小的新项目,让我负责后端,并派了一个
p6前端和
p7后端来支持我。这个项目真是让我迅速成长了,有什么问题实在搞不定就问
p7的大佬,他都会一一为我详细解答,并且他会把过程展现给你,比如他是怎么看日志,怎么快速从日志中定位问题,他是怎么看源码,怎么快速从源码中找到答案。
这个项目开发大概持续了
2个月,经历了这个项目之后,我对公司新项目上线流程,各种研发平台,公司自研的
web框架,线上问题排查,公司网络规划等的理解都有了质的飞跃。
从这个阶段走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让自己突破新手阶段,并且在这个项目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有人带你突破,并且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让自己快速熟悉公司的环境和流程。
很幸运的是,我在试用期就完成了这个突破,已经可以独立开发一个项目了。
成为核心开发
突破了新手阶段,接下来可能就是漫长的技术开发阶段,这时候团队的各种项目,你都会参与进去,并且慢慢变成项目负责人,在这个阶段,我经历了四年多的时间。我不知道这个时间是长还是短,给大家分享一下四年多来的一些体会。
关于技术
在这个漫长的技术开发的阶段,对技术的要求其实很明确,就是要同时提升自己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技术广度,才能够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在进行方案调研和设计的时候,有更多思路。提升技术深度,才能在碰到棘手问题的时候,能够顺利解决,并且沉淀一些中间件或者框架层面的东西。
提升这两个度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技术广度很好提升,只要平时有意识地去了解一些新的领域,看一些文章,看一些
demo就能提升。还有就是在做技术方案调研的时候,多看一些方案,实际上能够很快提升技术广度。而技术深度不是这么好提升的,你必须有一个比较合适的项目,这个项目中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
bug,你钻进去,把它解决了,你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深度就提升了。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碰不到深刻的问题,那么即使做很长时间,深度也不一定能提高多少。
关于业务
在公司,要记住一点,让你升职加薪的不是你的技术,而是你负责的业务。老板只关心业务结果,至于你的技术怎样,老板实际上并不是很关心,但是如果技术不够,业务显然也做不好,所以二者之间有一定关系。
工作中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的业务十分熟悉,还要抽时间或者找机会去了解其他同事或者大团队的一些业务,这样在团队合作或者往上晋升的时候会有很大优势。其次就是思考怎样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去解决业务问题,虽然可能由于时间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实际用的是很
low的技术实现的业务逻辑,但是这个思考是不能少的,以后你在晋升或者面试再去讲这个项目的时候,这部分思考绝对会带来很大收益。最后就是,对这个业务领域非常熟悉之后,你自己就能创造一些业务需求了,不过到了这个阶段,你一般就不是技术开发,而是更高的职位了。
关于成长
这个阶段,技术成长不像一开始那么快,如果没有新项目或者新业务,可能就是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工作。
其实工作久了,有时候也会为自己的技术成长感到焦虑,长时间没有技术成长,很容易掉队。于是业余时间也有自己去看一些新技术拓宽一下自己的视野,但是由于没有实践过,总是觉得掌握得比较浅,也不敢拿出去说。
真正的技术成长还是在自己接触新项目或者新业务的时候,这时候势必会接触到一些新的技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技术也就成长了。
其实除了技术以外,其他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写文档的能力,画架构图的能力,做
ppt的能力,项目沟通能力,项目管理和推动能力,项目复盘和总结能力,写邮件写周报的能力,技术分享和演讲的能力等等,这些与技术弱相关的能力,在越往上走的时候反而越来越重要。这块能力需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学习,平时参加会议,看老板周报,听老板讲
ppt,参与项目管理,都能学到不少东西,关键看有没有留意。
关于客户
在阿里,不同的团队差别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觉得阿里是大公司,流程应该相当规范了吧?实际上不是,阿里里面有很多新业务,如果是在一个新业务团队,人手是非常紧张的,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人身兼数职,比如我,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同时还要负责客户答疑、客户回访、客户培训、客户现场部署等工作,就是这些经历,让我接触到了一线客户,也对客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开始我觉得客户花几十万买我们的东西,肯定是看中产品价值吧?实际上还真不一定。其实客户也分几种,不同的客户是不一样的。有些客户买产品纯粹是为了交差,比如说有些企业要实现所谓的上云,就买一个我们的产品,买了之后可能用都不用,只是为了买而买。而有些客户是真的有痛点,要买我们的产品来解决他们的痛点,这时候他们会深入使用,并且能够提出很多合理建议。
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实际上也是往上走很重要的一个能力。
关于面试
在阿里上了五年班,就没想过跳槽?那是不可能的。我几乎每隔两年就会去看一下外面的机会,一个是了解一下自己的竞争力,另外一个了解下市场行情。
千万不要以为你校招进了
BAT,出来以后就可以进任何一家公司了。
我在上一年班之后和三年之后都出去面试过,社招的面试题明显比校招要难一些,广度也广很多。进
BAT有点像进了一所名校,但是真正能力如何,还得看自己。
出去面试一下还是收获很大,知道了市场行情,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应该往什么方向去努力。只是拿到的
offer都不足以让我离开阿里,所以也没有跳槽。
转岗和带团队
在第五年的时候,由于原团队已经没有任何上升空间,所以选择了内部转岗,去了我一直比较向往的达摩院。
达摩院是一个刚成立两年的新部门,里面的机会和挑战很多,变化也比较大,不像之前的团队,已经定型,没有任何空间。而且达摩院对外的影响力各方面都比原来团队大得多,扩张速度也很快,现在入达摩院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
来到新团队后的最大一个变化,就是开始带团队,这实际上又是另外一个挑战。原来的工作即使再怎么难,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搞得定,带团队则完全不一样,你要赋能整个团队,带领他们一起做成一件事情。
除了每周开周会之外,还要去了解每个团队人员所做的事情,对可能有问题的人指出方向,甚至代码层面的支持。
而且你会发现,要让下面的人按照你的要求做事情很难,大部分人能完成要求的
60%就相当不错了。
怎么能让他们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要有成长并保持激情,这实际上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好吧,以上就是鄙人工作五年的一些经历,不知道是否能帮助到大家,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这条路我还在往下走,希望到了八年十年的时候,还能和大家来一次这样的经历分享,那个时候可能又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