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开诗歌的坚果: (1)何为诗?

从小到大,诗词歌赋学过不少,可到底什么是诗?诗歌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诗是佳作,什么是劣作?却鲜有人说得清、道得明。读《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惊喜地发现叶先生在书中专门讲解了此问题。读罢感叹,叶先生不愧是诗词大家呀。在如此抽象艰深的问题面前,作者如剖丁解牛般将其层层剖开,古今中外各种栗子信手拈来,一点点为读者释义解惑。能读到这样一位诗词鸿儒的作品,实乃读者之福运。以下是书摘笔记︿( ̄︶ ̄)︿

  • 何为诗
  • 何为情?
  • 何为外物?

何为诗

顾随和叶嘉莹都提到,好的诗歌有一种让人感发的力量。问题是何为感发?且看叶先生如何论述。首先来看看,什么是诗?中学时,常常听到老师讲诗言志,可什么是志,为什么说诗是言志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到诗歌的源头看看。中文诗歌的源头,当属《诗经》。现在我们看到的诗经版本,是西汉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故诗经又称毛诗。《毛诗》的每一首诗开头都有一个序,第一首诗《关雎》序较长,有着总论的打头阵作用,因此也叫《大序》。《毛诗·大序》言:

诗者,志之所以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何为情

既然诗是“情动于中而形言”,可人的情意是怎么活动起来的?是什么东西使它活动起来的?答案要到《礼记》中寻找。

《礼记》中有一篇《乐记》写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即人内心的情意活动是由外物导致的。又要问了:“物”是什么?为什么它能让人“心动”?答案在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诗品》中有提及。钟嵘在《诗品》中讲: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钟嵘认为,能使外物活动起来,引起人内心感到的,是“气”。越说越“邪乎”啊,那么问题又来了,“气”是什么东东?

这要和古人的宇宙观结合起来。古人以为,宇宙之间有阴阳二气,他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此处配八阵图)比方说,夏天阳气最旺盛,但到了夏至,阳气盛到极点后开始衰落,阴气渐增,秋冬到了,天地寒冷草木凋零。等到冬至,阴气衰到极点,阳气开始增生,天暖气清万物生长。正所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由于四时更迭,大自然的各种景物和草木鸟兽形态各不相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受到感动 。

受到什么样的感动呢?举个栗子,晋代诗人陆机在其《文赋》中曾说:“悲落叶于劲草,喜柔条于芳春。”为什么秋天会引起人悲伤,春天会引起人欢喜?因为春天草木萌发使人联想到生命的美好,秋天草木凋零使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和终结——这就是外物对人心的一种感动。当你的内心感动到无法平静,你就想表达出这份感动,这就是“摇荡性情”,想要“言之”了;至于“形诸舞咏”,同样举个栗子,据说晋朝大将军王敦喝完了酒就吟诵魏武帝的诗,一遍吟一遍用如意敲打珊瑚唾壶,天长日久,竟把唾壶敲出了很多缺口。此即《诗·大序》中所言:“永歌之不足,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何为外物

上面提到外物可动人、感人,一般而言,外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的“物象”,一类是人事界的“事象”。如何理解物象、事象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剖开诗歌的坚果: (1)何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