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不出去,我愿意

嫁不出去,我愿意_第1张图片


一帮老友相聚,话题不知怎么就集中在了相亲上,主题是帮一位三十五六还待字闺中的女友介绍对象,她开出的条件倒也简单,没孩子就行。她的观点是找有孩子男人结婚的女生看上的是钱和势都没有真爱,男人再婚时有恃无恐就是因为年轻女生这样的择偶观造成的。

这种言论立马有人反对并且也是女性,理由是自己就见过女生找了有孩子的离异男人而且非常爱他.....我觉得这样聊有些舍本逐末,忍不住私聊问女友:不找有钱有势有孩子的,那没钱没势没孩子的你要不要?答:真是条件不如我的我肯定也不会要。在我看来这句话才真正开出了择偶条件:有钱或有势,没孩子。

之后我很坦率的对她讲,你之所以择偶难,不是因为年轻女孩子们爱财爱势轻贱,而是你既要求物质条件又注重精神感觉太过厚重,对于男人来说找这样的大龄女青年不如找小妹妹轻松实惠,毕竟成立家庭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稳定关系来完成繁衍,年纪大的女性于生育上本就没什么优势,要求再比较多的话自然不是最佳选择。

她说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而已,我坚持自己的标准。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没错,你坚持自己的标准更没有错,可是你把坚持自己标准所带来的后果归咎于别人的标准错误就不妥了,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心态会逐渐变得偏激,那样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明白我讲的意思,她的逻辑是:能接受有孩子这个条件的女性是因为看上了对方的物质对价,不能接受有孩子这个现实的女性则完全是看上了对方这个人。可是,如果不接受有孩子这点的女性同样要求男性有物质条件才行,那与完全看上这个人、就是情投意合的“真爱”内涵又有哪里相符呢?另外不能有小孩子除了感情因素外是不是也有对长期经济负担的考量,掺杂这种想法做出的拒绝似乎也跟有没有真挚情爱没什么直接联系。

我不大赞成评判别人的择偶标准,比如不找有小孩的离异男性到底对不对、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因为如此我也不赞成站在道德高点上把相反的做法定性为贪财爱势的纯功利型选择。

 能不能接受有小孩,说白了就是心理承受度加经济负荷度的问题,能做到不会影响真心爱孩子的爸爸,做不到也说明不了这个男人不值得付出真爱。没错,是有不少有钱就愿意嫁的姑娘,但不是有钱就愿意嫁的姑娘因为有孩子就不可能真正爱上,那爱的究竟是主体本身还是主体没有衍生物?最关键的是,有年轻女性能接受有小孩的男性就扰乱了别人寻找真爱、偏离了择偶的纯洁性、造成了无底线的“不正当竞争”吗?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有无数选择的自由,但每个人的自由也需要他人的包容和接纳才不会沦为空谈。大龄未嫁的压力可想而知,多少久别重逢、佳节聚会最后演变成逼婚、逼相亲大会,连朋友之间也会有让人难以消受的过度或不当关心,社会上对于“老姑娘”、“剩女”的调侃讽刺以及歧视也根深蒂固,一个大龄未婚女性不但要面对空荡的房子还得艰难的保有一颗坚强的心才能好好生活下去。

其实和什么样的人结婚甚至不结婚都是个人的私事,现阶段也还不至于影响社会的稳定、人类的发展,对他人的选择我们是不是更多的该去接纳和尊重,这本身其实也是对我们自己作为单独个体尊严的维护。

被逼出焦虑感的人会不自觉设置假想敌以维持内心的平衡,大龄不婚被描述成异类的同时,与解决大龄未婚问题相关的跟有孩子离异人士结婚的选择就可能被视为动摇婚姻制度感情根基的破坏性价值取向。

人人都想自保,被议论者亦会反议。同样,低龄结婚、闪电结婚、再婚、城乡结婚、老少婚.....甚至不够和谐婚都可能根据不同需要随时被架出来质疑评判一番,似乎谁都脱不开被搅进这趟浑水里,而始作俑者,也许恰恰就是我们自己?看似偏激的观点背后,其实是一颗脆弱的渴望维护自我的心灵。

暂且抛开男权社会的种种不谈,如果我们能更多宽容更多理解,也许不久的将来女性也可以发自内心自豪的说:“跟别人没有关系,我很棒,我坚持我的选择,嫁不出去,我愿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嫁不出去,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