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那点事儿第一部 30

        说起菜蔬供应,七十年代的时候,并不像有些传说的那样不堪。

        想吃的菜,一般在菜市场都可以看到,或许质量没有那么好,也不是很新鲜,但都可以花钱买到。

        如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柿子椒、菠菜、大蒜、大葱、葱头、圆白菜、菜花、蒜台等供应不算充足,但也不紧缺,价格基本上在2-10分一斤(蒜台价格比较高,圆白菜比较便宜)。

        在东单、西单、西四、崇文门、东四、海淀、和平街、三里河、新街口、五道口、和平里等地都有大型菜市场,供应都很不错,小的菜市场也非常多,当然供应就远不如大型菜市场了。

      我家住在西四附近,所有如果想买一点上好的猪肉猪排骨什么的,都习惯去西单菜市场,那里的选择余地大一些。

        北京传统上有所谓“四大菜市场”之说,我个人以为还是政府重点扶植起来的。

        这四大菜市场,基本上是供应齐全、质量保障、服务也很好,所以一到星期天,大家都会一大早跑到四大菜市场买点什么,回家改善伙食,不少家庭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就这样开始了。

        七十年代中期,特别是1974年以后,北京的市场供应,还是不错的,虽然并不充裕,但也算是要啥有啥,老百姓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很多要票要证才能够买到的东西,只要用量不大,即使没有票证,售货员也不那么死板,一般都好通融。

        北京的菜市场,鸡鸭鱼是不少的,而且不要票证。

        那时候的北京人,不怎么吃鱼,也不大会做鱼。我小学中学班里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是三代以上生活在胡同里的地地道道北京人,喜欢吃鱼的真没几个,一般家里吃鱼的,都认为你是南方那边过来的。

        包括我居住的红大楼大院,北方人也很少吃鱼。

        我父亲是江苏人,非常爱吃鱼,星期天经常带着我到西四十字路口东南角一家不小的国营水产店买鱼吃。

        在那里,带鱼、黄花鱼、墨斗鱼、平鱼等海鲜供应还算充足,还有草鱼、鲤鱼、鲢鱼、胖头鱼,小河虾也有,早上去,品种挺多,但到了下午,好一些的水产品,基本上就卖光了。

        我们一般只去那家商店买鱼,至于其它地方,我就不大清楚了。

        鱼的价格都不贵,一般质量上好的都不会超过0.60元一斤,差一点的0.20元多一点。特别是如今大家喜欢的黄花鱼,好像就是一斤5、6毛钱,就可以买到质量上乘的大黄鱼了。

        不过,真正上好的海鲜、河鲜,节假日才有供应,那时候节假日上的大虾、黄花鱼、带鱼、大平鱼、鲅鱼等,质量是真好,现在都很少见。

        提起螃蟹,不能不说几句。现在大闸蟹被炒的价格冲天,其实这就是皇帝的新衣,大闸蟹真的那么好吃么?

        父亲老家江苏,盛产螃蟹,也就是所谓的大闸蟹,南通的螃蟹遍地都是,价格极为便宜,当地人虽然爱吃这一口,但谁也没觉得咋地。

        我读中小学的时候,班里同学很少有人吃过螃蟹,因为以前的北京老百姓,其实不怎么认螃蟹,有句老话“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言外之意,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不过需要有点胆子才敢吃。

        北京的副食品商店偶尔也有卖的,就是两、三毛多一斤,不难买到。

        说起鱼头,就让人想到鱼头汤。说起来您别不信,我上中学的时候,北京胡同老百姓基本不吃鱼头,有些品种的鱼头确实也没的吃,不过河鱼大部分鱼头都有的吃,可不知道为什么,北京老百姓就是不吃,用鱼头喂猫,是经常可以看见的。

        话说北京十好几年前忽然冒出一道热门菜肴,“鱼头泡饼”。外面的饭馆把大胖头鱼的头部分剁下来,洗干净后过一下油,再用调料炖吧炖吧,熟了以后然后把烫面饼切成小快,泡在香喷喷的鱼头汤一起吃,有滋有味。

      其实七十年代在西四国营水产商店,买胖头鱼就可以只要头不要身子,回家做胖头鱼汤,味道非常鲜美。还是那句话,以前北京人基本不吃鱼头,所以会这种做法的人很少。

        老百姓吃菜应该是没有问题,就是吃肉不多,当时的猪肉凭票限量供应,有点紧张。

        肉倒是不贵,上好的猪肉0.90元一斤。

        但排骨、猪下水要便宜一些,特别是大家喜欢吃的猪肚子什么的,好像也就5、6毛钱一斤,开始需要票证或者副食本,1974、75年以后,基本不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熟肉,我们住的砖塔胡同附近有个西四菜市场,菜市场内有个挺大的熟肉柜台,里面好东西不少,如大家熟悉的猪头肉、肉皮冻、猪脑、猪耳朵、猪舌头、猪肝、猪蹄、猪大肠等和七八种以上京味香肠(蒜肠、小泥肠、小肚等),也不要票证,一般都能够买到。

        不过,家庭条件拮据一点的,可以通过豆制品补充蛋白。

        买豆制品是需要粗粮票的,那时候的豆制品,一定会按照其原料所需的大豆来收取粮票,保证没有暗箱操作。

        我印象中,西四副食品商店有个4、5米宽的豆制品柜台,很多京味豆制品非常好吃。普通豆腐分成两种,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别,而且价格很低,几分钱一块。

        老百姓欢迎,一般一上午,商店的这种南北豆腐基本就可以卖光了。

        话说,我老爸曾经在西四副食商店看到卖大猪头,一高兴,买回来一个,足足有十斤(或许还多),为此全家忙乎了一天,算是搞定。一家人根本吃不了,就左邻右舍一顿乱送,我母亲手艺好,做出的猪头肉也很好吃,邻居也很爱吃。

        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次,吃到自己家做的猪头,时间也应该在1974年或者1975年。

        这次吃猪头肉,是我第一次吃猪脑,俗话说,吃啥补啥。吃了那么多猪脑,最终脑子没有残,谢天谢地。

        我们班有一个马姓少数民族同学,常常和我吹嘘他家不缺牛羊肉。

        那时候老百姓很少吃牛羊肉,一方面供应确实很少,另外一方面,就是那时候的羊肉膻味比较重,不大好吃。

        可能是因为羊肉都是从外地运到北京,折腾来折腾去,不那么新鲜的缘故吧。

        不过以前的牛羊肉都比猪肉便宜,记得羊肉大概是5、6毛一斤,牛肉也差不多,平时主要供应少数民族,汉族节假日才有的买。

        机关食堂,一般是没有羊肉供应的。

        一股好奇心,我造访马姓同学家,“考察”他家羊肉的来源。原来,他的父亲是在汽车公司开大卡车,经常到外地跑长途,每次都可以从张家口一带弄回不少羊肉。

        后来知道,那时候不少有条件的人,一到冬天就跑到张家口一带去淘换羊肉,羊肉放在外面冻得杠杠的,随吃随用,非常方便。

先前那点事儿第一部 30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1970年代一家中型国营菜市场,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柿子椒菠菜大蒜大葱葱头圆白菜菜花蒜台等供应不算充足,但也不紧缺(资料选自互联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前那点事儿第一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