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菜鸟的教学,介绍最简单、常用的基本功能,希望能帮助方便零基础的人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个人感觉: ArtCAM是英国Delcam公司CAM数控雕刻软件,对比国产的文泰雕刻的优点就是界面比较明了、易上手。如果你对AutoCAD2004或2008的界面觉得舒适的话,那这个软件你也会很容易上手。以下是在没教程基础上琢磨出来的经验,这只是菜鸟的分享,大神请回避,而要详细、系统地学习建议上网查找或购买相关ArtCAM教程或书籍。
1、ArtCAM版本推荐: 网上比较容易下到的版本为ArtCAM2008版,也有少量的ArtCAM2010版本资源(不过编者未使用过);
ArtCAM2008程序下载: http://www.ed2000.com/ShowFile.asp?FileID=7271
程序安装与破解: 详见下载程序里的教程,没有的话就只能上网百度等。
2、安装完毕,进入ArtCAM界面,界面简要介绍:
A、初始界面:
B、项目界面:
1、在项目界面下,右键"模型"图标—>新的—>模型—>弹出下面设置"新的模型尺寸"框;
2、设置模型的尺寸(根据实际要雕刻的物体预估高度、宽度),单位通常选择毫米。
3、设置分辨率,差不多选择个适中的值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不明显,出发弄浮雕等,不过分辨率较大的话程序也会比较精细且过大。
C、模型界面:
1、矢量: 可导入CAD格式文件(常用);
位图: 可导入图片,是生成浮雕的前提,后面会专门介绍下。
2、刀具路径: (很常用)可以进行刀具路径仿真,以及最重要的刀具路径输出。
3、位图编辑: 编者使用很少,因为绘画的直线不能作为矢量生成刀具路径,因此一般雕
刻图样都是先用CAD等绘图,然后通过上面的"矢量"导入,再进行编辑。
4、矢量工具: 因为无法绘制直线,所以其他功能也较少使用,但可应急: 绘制四边形、
字体等。
5、当前界面属于"助手",矢量(CAD)图都是这一界面布局。
而"刀具路径"即根据矢量编写雕刻程序的界面。
6、这一"实线框"即为矢量(CAD)图布局区域,程序默认以正方形实线框的左下角为雕刻路径起点(这是很重要的关键点哦)。
7、导入的矢量图、位图、以及位图生成的浮雕层都会在这里有显示,可添加或删除图层。
一、矢量图雕刻:
A、导入矢量/CAD图:
1、"矢量"栏——>装载层;
2、选择要导入的矢量格式文件;
PS: 导入文件名与文件路径不能包含中文名,否则会导入失败/报错。
B、调用矢量设置界面:
1、矢量界面: 可查看已加载的矢量图文件;
2、被框选中的矢量线条——>矢量雕刻区内右键——>变换矢量(可调整矢量图样的位置以及缩放等)
C、调整矢量图参数:
1、对比上图,显示/隐藏帮助决定是否显示变换矢量界面的文字说明;
2、建议: 以左下角为起点,X、Y值即为距离该点的相对坐标。
【PS: 之前说明雕刻程序默认以雕刻区左下角端点为坐标原点】
3、"尺寸"与"旋转",这些根据实际应用时的需要来调整;
保持高宽比: 打√时调整宽度或高度时它们会同时等比例调整,因此要注意。
D、删除或增添矢量:
有时我们在CAD绘矢量图时需要参照,所以将多个矢量放在一起,雕刻时需分开或删除,那么我们就可以选中不必要的矢量,将其移走或删除。
刀具路径设置:
E、刀具路径界面介绍:
1、"刀具路径界面"与"刀具路径操作":
A、设置好的刀具路径会在该界面下显示(详见后面的参考图);
B、选中要操作的已设置的刀具路径,点击"刀具路径操作"栏中的修改或复制、合并等图标,可对其进行相应操作。
2、二维、三维刀具路径:
黑色框选从上到下分别为:
区域清除: 将选中矢量中的整个区域清除;
沿矢量加工: 常用于直线等,加工路径沿该矢量切削(无刀补);
三维切除: (常用)沿矢量的内轮廓或外轮廓切削(带刀补)。
3、刀具路径设置: (以三维切除为例)
框选矢量图中的全部小正方形,对其进行三维切除操作(钻空)。
F、三维切除刀具路径设置:
1、根据需要选择沿矢量内侧或外侧切削;
2、表面/结束Z轴值,影响雕刻加工深度,编者一般雕刻5mm亚克力板,所以结束Z轴值定位-5,余量根据加工精度而定(即多次切削)。
3、加工安全Z高度: 即加工过程抬刀或返回原点时的安全高度。
4、轮廓加工刀具: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刀具,没有则选择临近的对其进行编辑。
5、刀具直径影响刀具的刀补,而下切步距与主轴转速(包括进给速率等)要根据加工的材料而定,一般木板较脆,加工速率可以较高(下切步距大、转速可较低、进给速率高);而亚克力板一般较硬(而硬度更大的金属材质没雕刻过),加工速率也就要适当地降低(一般下切步距定位2.5mm,分多次,主轴转速建议20000以上,而较低时比如:18000),那么当进给速率高时容易断刀。
PS: 主轴转速、进给速率等也可以在操作数控机床的系统(即执行输出刀具文件的软件)处指定,即缺省不使用加工程序的转速、进给速度等,而在执行程序软件处自定义设置。
6、切削方向一般建议顺铣,除非根据加工特殊要求而变;
建议给加工刀具路径命名,有默认命名不过不明显,不便于后期重复利用;
(PS: 同时命名的修改也能起到复制刀具路径的作用).
重要: 参数、属性设置完后要点击"现在"才会生成刀具路径,否则无效。
G、刀具路径保存:
1、编辑完刀具路径,可看到出现相应的刀具路径的痕迹,在这也可以显示或隐藏;
2、保存或仿真刀具路径,在此不对仿真做介绍,不过一般建议仿真看下效果为好,可以提前避免某些错漏;
3、导出、排序刀具路径: 记住要排序,因为当对刀具路径修改过之后这里的顺序将会发生改变,因此要避免加工顺序错乱;
【PS: 可将加工路径分成多个文件,也可打包成整体,不过如果有使用到不同直接参数的刀具的加工路径是不能存储在同一个代码程序中。】
4、导出加工程序文件: 因为编者使用的是百信数控-6090雕刻机,操作文件是: T1M6开头、M30结尾的.nc格式文件,所以挑选此格式输出加工文件,不过需要后面输出添加.nc格式或修改".tap"为".nc"后缀名。
H、保存及实际应用:
1、刀具程序保存:
建议: 小编是习惯将整个根据情况按步骤分开,并对其进行完整命名: 排序号-加工刀具直接+加工步骤名.nc(因个人需要修改为指定格式文件)。
PS: 如果有跟我相同,但输出总会有.tap后缀出现的,那么可以改为.nc结尾后以记事本形式打开下,系统以后会默认接受此格式文件。
2、项目/模型保存:
1、保存模型与另存为,加工复杂时还是要多注意,免得前功尽弃。
2、关闭模型与关闭项目: 关闭模型是回到项目界面(项目模型多时建议在该界面给模型
命名),而关闭项目就是回到初始界面。【关闭XX前建议都先备份下】
贴几张样图、成品图,不喜勿喷啊,O(∩_∩)O~
未完待续,浮雕篇详见: http://blog.csdn.net/zms2100/article/details/23579919
PS: 编者水平有限,如果出现纰漏、错误,欢迎留言提出/批评,谢谢。
————版权所有(虽然没啥版权,O(∩_∩)O~)
转载请保留原文作者: 生命缘迹 ;
原文网址: http://blog.csdn.net/zms2100/article/details/2357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