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过风筝吗?

      我生于1981年,自我记事起,在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里我总能听到阿富汗、塔利班、车臣基地组织、战争、难民等字眼。听爸爸说:“阿富汗很穷,常年战乱,那里的人很可怜,生活依靠的是国际红十字会救助。”对于阿富汗我了解甚少,在电视里最常见的画面是:女人常年裹着一袭黑色的长袍;儿童衣衫褴褛,都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很瘦,眼神里透露着无奈和期盼。那是一张张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

        昨天我开始读《追风筝的人》,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憾、感动、心酸、遗憾、温暖。作者以细腻平淡的写法,娓娓道来一段人性的救赎,语言平实而力透纸背,真挚而不造作,仿佛一位老朋友向你诉说他曾经的故事。本书作者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的那么残酷,却毫不哗众取宠。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文章刚开始是以倒叙的方式来描写的。在美国的阿米尔接到了朋友拉辛汉的电话,拉辛汉请阿米尔回去探望他。阿米尔回想起了他曾经的罪行,回想起了他儿时的玩伴、他的仆人哈桑,回想起了哈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由此拉开了序幕,阿米尔的赎罪之旅也由此开始。

        关于书中的内容我不想过多描述,我只想写写我自己看完之后的感受。外国文学我看的不多,因为我经常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得,而且有的书我总感觉看不懂(可能我的文化水平确实比较低)。但这本书从开始就深深得吸引了我。我个人认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称上经典,并不是作者的名气有多么响亮,也不是因为作者写的内容有多么高深莫测,更不是引用了多少名人名言;而是写出的作品能让不同生活背景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看得懂,还能引起阅读者一定的感触。在看书期间我几次落泪,陷入一种悲伤而又无奈的情绪。我就找闺蜜聊天,想通过聊天把这种情况驱赶走。聊了一会儿之后,我又接着看书,结果情绪又被书带走了,这可能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我第一次落泪是读到哈桑遭受阿塞夫凌辱,哈桑那种无奈和凄楚:黑的血,白的雪;而阿米尔因为自己的自私和懦弱,竟然没有出手相救。第二次落泪是阿米尔为了逃避自己的罪行,对哈桑父子莫须有的裁赃陷害。而哈桑父子从始至终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就那么安静的走了:一个箱子,一条毯子。第三次落泪是读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自杀那一段。这几段的阅读让我有一种揪心的疼痛,疼的是哈桑父子遭受诬陷后的“接受”和选择;疼的是少年的索拉博经历了苦难和非人般的折磨之后,在即将看到光明的时候,又被无情的推入了黑暗,他只有无奈的选择自杀。书中也有让人觉得阳光温暖的地方: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一起恶作剧、一起读书、一起去看电影;阿米尔和哈桑一起围着火炉听阿里讲故事;索拉雅答应阿米尔求婚等等这些温暖的瞬间。书中还有对人性阴暗面的描写,不管对哪个角色抑或场景的描写,作者都刻画的很细致入微,能让读者有一种画面感。忠诚和背叛,善良和残暴,信任和欺骗,种族的歧视在书中都有深刻的诠释。这本书里还描写了战争,因为战争,人们饥寒交迫,食不果腹,为了生存想尽一切办法。书中有一个情节我记得特别情楚:一个中年男人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换取食物,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肢,他的腿被炮弹炸飞了。即使在战争是期,这些穆斯林信徒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信仰带给人们生存的力量,虔诚的信徒每天坚持向着麦加的方向朝拜。我不是个爱喊大口号的人,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特别想说一句:呼唤世界和平,永远没有战争。

        看到书的结尾,我的心平静了,阿米尔和索拉博共同放起了风筝,欢笑奔跑,索拉博也终于能像正常的小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奔跑,摆脱了饥饿和战争,也许索拉博精彩的人生序幕也从此拉开了。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了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追到风筝,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拉辛汉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在拯救索拉博的过种中,阿米尔也蜕变成了一个正直勇敢能够担当的男人。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你,追到了你的风筝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追过风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