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

向所有对我不吝指教,以及未来将要帮到我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2017年8月21号          星期一          晴转多云

今天是我开通打赏令的第60天。打开我的文章,拉到底部,在打赏栏里有一个打赏令:欢迎您给本文挑错,言之有理,即可获得打赏,2元/处!(专栏文章除外!)为啥要设置这样一个打赏令呢?

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一直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的优劣,80%在思想深度,20%在语言表达准确性,但是20%往往决定着80%。语言表达的毛病,自己很难发现,即便多写一百篇一千篇,也不过是原地打转而已,好文章一定是反复修改得来的。没有曹老爷子的“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哪有《红楼梦》的流传千古?

有人给我的文章挑毛病,绝对是我成长最快的方式之一。因为文章每一处毛病,都意味着自己一个知识点的缺失。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章能被阅读,已是幸事,还能期望多少人花心思帮我指出不足呢?况且挑毛病本来就是一个费心血、耗脑力的活儿。我想起蒲松龄“以粥换故事”的典故,是否可以效仿之,以金钱换知识?

实施之初,大伙儿关注度不高。慢慢地就开始有热心读者精读文章了,然后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起初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篇文章往往有十几处毛病,要打赏出去二三十块钱,我常常担心自己会破产。文章写完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就扔出去了,总要反复修改几遍才敢点击发布,修改的目的很纯粹——省钱。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章被人“挑剔”,我发现自己欠缺的实在太多了。很多毛病,都是闻所未闻的。有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误用,有逻辑常识性错误,有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还有文章结构、思想立意等诸多方面的不足。真是不脱光衣服,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痦子啊!

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印象非常深的一个案例是,我在散文《菜地屠虫:多情刀客无情刀》里面加入了古体诗和现代诗。关于诗体、曲牌名、词牌名和标题之间应该用什么符号,我既没有概念也没有意识,每次都用一个黑句点隔起来。

一次一位陌生读者指出来,应该用间隔号,修改后,两首诗歌结构瞬间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我才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打赏了人家4块钱。我觉得这点钱有些“送鹅毛”的意思,哪怕一个标点,也是自己知识结构的盲区,能得到修补,岂是多少钱能够衡量的?

竹桃苑的小伙伴儿们尤其热心肠,每发出一篇文章,就好像把一只小绵羊扔进了狼堆里,一通撕咬,小毛病基本全没了。像虬田、牧阳的后厨、鸣凤在竹、亦恬,都是基本功扎实的作者,能发现文章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对我帮助非常大。

有一些大家都拿不准的地方,我们就请亦恬向她的中文系老师求救,如此一来,再难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地挑出毛病,难免有人会失手,但没关系,我的态度同样是先感恩,再讨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文章的研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挑剔”文章的过程,和揣摩古体诗词平仄的过程极为类似。初期学写古体诗词,常对平仄嗤之以鼻,觉得古人就是矫情,内容为王嘛,何必囿于平仄!等自己真正琢磨出来既有内容又合乎平仄的诗词,读起来的那种美感,是之前任何作品都难以企及的。

同样,一篇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如果文字、结构同样完美,无论自己还是读者,读起来都是享受。犹如一位蕙质兰心、年轻貌美的姑娘,人见人爱。

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天点开了几篇两个月之前写的文章,一读才发现,自己的提升幅度的的确确非常大,欣喜不已!花两元请大家挑错儿,真的很值!这个打赏令,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以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向所有对我不吝指教,以及未来将要帮到我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元挑错儿到底值不值?)